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文化是源于欧洲大陆的清教文化,由清教徒移民新大陆时输入北美,并在北美大陆找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异化为美国的白人文化.这种文化在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人主流价值观的渊源都可上溯到北美殖民时代一统天下的清教信仰.  相似文献   

2.
库柏在他的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记录了北美殖民开拓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为后来的美国文学开辟了一个宽广的本土特色领域。从边疆的拓荒史、殖民斗争史和印第安人衰亡史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这一特定时期美国社会发展的史诗性画卷。  相似文献   

3.
在殖民拓荒时期的北美大陆,清教理想主义表现为移民的使命感与开拓精神。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该思想趋向继而表现为乐观进取、追求个性解放的超验主义。20世纪后,爱默生式的乐观情绪和“西行寻梦”的清教理想,因其特有的局限性,逐渐让位于反映生存困惑的思想模式和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4.
美国梦作为一种美国精神备受美国人推崇,然其实质却需要重新审视。美国梦肇始于英裔移民者的北美"拓荒"梦想,而"拓荒"梦则是移民者通过侵占印第安人的家园得以实现,这完全背离了"民主、自由、平等"这一美国立国理想。愈渐膨胀的美国梦已将"拓荒"对象扩展到海外,并采用文化"拓荒"这一软殖民方式进行推广。因此,文化被输入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需要具备兼顾、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美国殖民地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荒野描写是自然文学的起源,是早期清教徒认识和诠释北美荒野的主要文学创作形式。清教思想与荒野描写结合,赋予了北美荒野为欧洲移民所熟悉的基督教意象,确立了对美洲新大陆的地域认同感。同时,富有清教精神的荒野描写促使欧州移民关注对人内心和灵魂的探索,使他们能感悟神的启示,即在蛮荒之地建造上帝之城,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构建本土化的民族文学、文化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提要]弗罗斯特诗歌中有两个极为鲜明的意象,即文明与荒野,它们相互交织且寓意深刻,从深层次上展现了美利坚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弗罗斯特的诗歌肯定了英裔殖民者在北美荒野上建立的文明大国,但同时刻画了在殖民时期和西进运动中以“文明化”和“天职”之名对土著印度安人进行屠戮的罪行。此外,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科技民族和工具理性的外衣逐渐将人异化成了忠于职守的机器人,人的精神世界陷入了荒原。弗罗斯特在多首诗中将人们带回“荒野”,以重拾新英格兰清教徒到北美时的信念,并重新审视美国民族的使命,这充分展现一位民族诗人的道德反思和想象。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文学的发展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文学受殖民因素的影响,初始阶段就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建国后的二百年间,美国文学家将世界文 学的思想精髓与美国本土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美国文学的辉煌,使美国文学处于世界文学的领军地位。20 世纪中叶开始,在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础上,美国文学的输出逐渐演变为“文化殖民”的性质并对世界文 学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研究美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全球化因素及其互动关系,对于我国文学界具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于北美独立革命的忽略与轻视是不公正的 ,因为它所起的历史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它砸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扫除了封建残余 ,促使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进一步民主化 ;它制定了 1787年宪法 ,建立了联邦制度 ,确立了总统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有着深远的世界影响。北美独立革命应与英法革命并重。  相似文献   

9.
在后殖民语境研究下,翻译不仅是文化殖民的工具,同时也是抵制文化殖民的武器。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点,论述了严复的《天演论》通过目的性选择原文文本,选择性介绍原文内容,并运用中国文言,史家笔法和老庄思想诠释原文,以浓厚的译语特色削弱了西方文化高高在上的地位,抵制了强势文化文本潜在的文化同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超验主义思想和清教文化传统为本土化思想特质,着力描写美国本土人物和人文环境,关注美国现实生活,大胆进行艺术创新,传递年轻美利坚民族的人文风貌和精神气质,为建构美国民族文学体系和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今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本土化特征,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赋予中医药文化鲜活的文化意义阐释功能。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表征成为作家笔下的“调和符码”与“对立符码”,以对应美国主流的主导文化符码;另一方面,华裔文学作品的中医药文化表征实践,作为写作手法和写作需求,不仅让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走出了唯文化批评的漩涡,而且促使读者更多关注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医药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
吉尔曼不落窠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思想性、创新性和较少的说教性。它既是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重要文本。又是英语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从女性主义发展的视野对美国有关《黄色壁纸》的重要文学评论作一个初步的梳理,填补了我国在《黄色壁纸》文献研究上的空白,有利于加深我国对该小说美学、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崔浩是北魏初期的汉族政治家,在北魏文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崔浩改定历法、注释儒经、撰写史书、吟诗作文,对北魏鲜卑族的汉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崔浩非常注重吸收各种力量以稳固北魏统治。在人才选拔上,崔浩既重儒学又重才干,既重门第又重能力,显示出较为理智的人才观。尽管崔浩的人才观与北魏皇族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但却代表着五世纪北中国人才战略的正确方向。崔浩之死,是鲜卑贵族向试图汉化的人发出的危险警告,这种正确的人才战略也被搁浅了。崔浩死了,其思想并未泯灭,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完全继承了崔浩的人才战略,北魏吸收了大量才士,北魏王朝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佛罗里达女梭罗”的美国地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以佛罗里达中北部荒野地区为背景和素材。该地区的气象不仅是罗琳斯描写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在其创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四季的交替变化是组织作品架构的重要方法;气象灾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决定人物命运;自然界的各种气象是促进人物成长的重要因素。罗琳斯的气象书写表现了其精湛的创作艺术,同时也体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美籍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中的特蕾萨,既保留了中国人的勤奋、善良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又吸收了西方人坚强独立、勇于追求的开拓精神。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她的身上得到融合,尽管不十分完美,但却令人充满期待。任碧莲试图通过这一人物,表达她对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美国梦”的质疑,唤起人们对于亲情的眷恋和真情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战后冲绳文化的混杂性并非是在本土文化之上对美日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多重文化的矛盾冲突中走向文化重组,进而形成一种混杂的新型文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冲绳民族在历史舞台上也经历了从“迷茫”到“发声”再到“觉醒”的成长蜕变。战后冲绳文化的混杂性于文学书写中再现的不仅是冲绳民族的成长与蜕变,也是冲绳作家在历史流变中对自我身份及民族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是一曲散发着金钱和欲望气息的华丽交响乐。繁华下掩盖着腐朽,用美元堆砌的“美国梦”,成了作为精神支柱的理想和信念。而作为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产儿,菲茨杰拉德和他的作品不仅是整个“二十年代”戏剧性的再现,更是这种美国文化本身的再现。他是在美国二十年代这片精神荒原上,一个伟大的辛勤开拓者。  相似文献   

18.
美国原住民族教育是美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加教育机会、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探析美国原住民族教育的重要报告书与法案,从中了解美国民族教育的政策及其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期望能对我国的民族教育发展事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实用和功利为目的的工具理性价值观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技价值观的主流。在分裂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的景象,而且科学技术领域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以及优秀的科学成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时,注重穷根究源的理论探索以及发掘科学自身的美与价值,呈现出一种为科学而科学以及追求科学自身价值理性的科技价值观。工具理性的科技价值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依然盛行,与价值理性的科技价值观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20.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一名妇女主义、环保主义和精神主义的倡导者。其作品以研究黑人妇女的宗教观和宗教经历为基础,并以"精神的幸存"为主题,但与基督教信仰准则迥然有别。小说《紫颜色》体现出沃克的精神世界是对美国基督教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是对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继承和回归。她的作为"祈祷辞"作品的精神意义不仅在于祈求一个和谐大同的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中的宗教,种族和性别压迫,让世界更加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