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起,在支撑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煤炭是被世界公认的环境危害性最大的能源。作为煤炭资源供给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构建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并将科技、能源投入归入其中,对2008—2017年的2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使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应用Malmquist对其生态效率进行分解分析,运用Tobit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的城市,生态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生态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得来的,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城镇化率、人均GDP、大中型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进出口总额对生态效率值具有正向影响;科技与教育支出、能源消费总量、环境治理投资则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对资源大规模、高强度、大面积的掠夺性开采,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以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为例,通过对其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及环境的分析,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效、高碳产业低碳化等几方面尝试构建了其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2年国际经济持续下行,以及国外低价煤炭资源的进入,煤炭资源价格下跌,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低迷。本文对煤炭每月进口量建立ARCH模型分析,研究我国进口煤炭资源数量变化规律。研究认为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并且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煤炭进口量增长对建设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4.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耒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已经或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文章以来阳市为例,首先阐述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其次结合耒阳市煤炭资源特点,对耒阳市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来阳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煤炭资源型城市正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区域煤炭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努力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握好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状态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对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谈起,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深刻涵义,重点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最后得到结论—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资源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视域下,采用统计分析、逐步回归、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等计量技术,综合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生产资源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水资源投入、化肥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呈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弹性系数依次为0.719、0.573、0.300,而土地、农药、塑料薄膜、电力、农用机械、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等生产资源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建议通过优化生产资源投入结构、遵循科学适量原则、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提升农业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及生态环保意识以促进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进而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煤炭资源型城市曾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就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盘县特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寻找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0~2018年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本文通过非参数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探讨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HP滤波法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投入要素增长趋势及其波动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优化投入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技术研发、人力资本、制度变革等多种方面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提高各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有效使用效率; 3) 提高劳动的有效参与率。  相似文献   

9.
资源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各种资源投入的数量和比例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决定性影响。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青岛市经济增长的资源因素影响模型,并运用1990‐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分析劳动力资源、外资资源、内资资源、进口资源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青岛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研究发现:资本资源中的内资是目前青岛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其次是人力资本,而全要素生产率、外资和进口资源的贡献率较低,青岛市仍是资本拉动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合理利用资本资源和国外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01年25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针对各个煤炭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水平和区位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从而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2002、2005和2007年京、津、沪、渝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减物质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并有利于实现"减物质化",但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使城市经济对物质资源形成高度依赖。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性服务投入,有助于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实现"减物质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
如何进行产业经济的转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徐州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难题。面对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徐州要立足自身优势和基础,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衔接,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相统一,推动经济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由高碳型增长向低碳化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生产方式对资源的过度耗费,为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分组回归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其生态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与财政收入较高的城市相比,数字经济对财政收入较低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绿色技术创新仅在财政收入较高的城市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对于财政收入较高的城市,应以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而对于财政收入较低的城市,应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重点增加数字化转型投入,进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生产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是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通过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在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就业状况及其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可以归纳出西北地区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这两个方面与就业的关系,同时,在解决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时,应注重经济、生态、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目前,在我国667个城市中,资源型城市118个;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有63个,占整个资源型城市的53%。面对快速工业化进程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全球配置的形势,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百年校庆期间,在我校举办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围绕资源型城市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战略规划与政策、城市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徐州市代市长张敬华、淮北市市长许崇信、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德国奥尔登堡市市长G.Schwandner、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州长助理孙青云、美国能源部代表M.Ackiewicz、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教授张东柯、江苏中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民等分别作了大会演讲。本期学报特将张敬华、许崇信两位市长的演讲稿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评析经济学对经济增长、分工、制度、创新与城市等基本范畴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研究,说明城市在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偏离了斯密-杨格-熊彼特的逻辑主线.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非凸性是以假定生产耐用品的设计知识可以实现指数型增长为基础;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理论实际上是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理论,并由此说明城市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诺斯则批评罗默和卢卡斯模型没有把制度的激励结构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新演化经济学研究能更好地解释城市在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们用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发现中国城市的主要指标同样符合幂比例变化法则.进一步的"反事实假设"则发现,通过优化人口空间结构,我国2019年的GDP可以增加5.55%,专利申请(技术创新)会增加8.2%.  相似文献   

17.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以资源、资金的加大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不再依靠资源资金的过高投入,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管理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实质是资源、资金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而从发展的视角考察城市的经济增长,除了传统研究所注重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外,必须充分考量空间集聚和经济结构转变的因素。在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1994-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差分GMM方法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展开了详细的数据经验分析。特别是,我们明确区分了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集聚与集聚效应,结构转变与结构转变效应。分析结论显示,我国近十几年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的提高以及产业的结构转变,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集聚导致的拥挤等负面影响却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国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与城市层面匹配的数据,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得出财政创新补贴显著驱动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通过手工整理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基于调节效应模型得出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弱化了该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非实质性创新不具有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负向调节作用因企业股权性质、行业差异和所在地区差异而具有异质性。机制研究发现,研发人员数量在财政创新补贴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中存在正向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负向调节作用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后不具有显著作用。鉴于此,应改善政府绩效考核方法,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政绩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微观主体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在总量上加大财政创新补贴力度,重视研发创新人员的核心引领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合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业接续与替代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现状和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科学发展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