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选用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拉动的。因此,今后应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C-D生产函数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西部大开发之前青海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资本匮乏、投入不足,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限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之后,青海省转变为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劳动投入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不升反降,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源在于西部教育落后和人才流失严重以及资本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挤出效应。因此,未来西部大开发政策应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重培育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能力,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设定模型,利用索洛余值增长速度方程,通过Eviews6软件对1978―2011年湖南省经济增长指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截至2011年,在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各贡献要素中,技术进步贡献率占比63.85%,资本贡献率占比15.72%,劳动贡献率占比13.61%;在1978—2011年间,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资本贡献率变化不明显,劳动贡献率则逐年下降。因此,湖南要促进经济增长应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引进,发挥资本的后劲优势;提升各个产业的技术附加值;以及加强各个投入要素之间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测算宁夏科技进步贡献率对促进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0—2018年宁夏全区及18个县(市、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估计结果表明:1990—2018年,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宁夏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分别为35.48%、48.04%和16.48%。由此可见,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科技进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资本投入驱动宁夏经济增长的特征尤为突出。宁夏各县(市、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非常明显,呈现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0~2018年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本文通过非参数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探讨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HP滤波法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投入要素增长趋势及其波动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优化投入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技术研发、人力资本、制度变革等多种方面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提高各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有效使用效率; 3) 提高劳动的有效参与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市1985年以来资本存量的估算,并对1985-2006年重庆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了重庆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及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发现直辖效应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影响很明显.资本和技术是重庆市经济最主要的增长源,重庆市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相对滞后.建议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优化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提升全要素贡献率,从而促进经济待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1991-2008年相关因素对样本城市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知:长期以来,该市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要素推动型,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09%;而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表明其经济正逐渐向依靠资本和TFP共同推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由此可知,逐步加大TFP的贡献率是集约型城市实现经济高位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运用索洛余值法测量和分析了我国“六五”至“十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应从加大公共教育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入手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对生产函数一般表达式的拆解和分析,认为可从技术水平差异、资金投入水平差异以及劳动投入水平差异以及对导致这些要素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来分析深入推进西部开发中的梯度推移粘性。在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环境、资本市场环境、劳动力方面、经济增长基础、体制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深入推进西部开发中梯度推移粘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认为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后的关键问题是理性看待地区差距拉大、转变西部经济发展方式和切实加强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计量验证的方法,对银川市1979~1998年20年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银川仍处于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主的发展阶段,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很低。不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应根据贡献率来调整劳动力的分布,从而提高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经济增长受到传统资本、劳动和林地面积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之外,林业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广义林业科技进步细分为狭义林业科技进步,采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林业相关面板统计数据,运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结合索洛余值法,测算中国狭义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连续9年,狭义林业科技进步、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林业从业人员、林地面积、林业人力资本累积效应及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因素对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5.34%、61.47%、2.79%、10.77%、9.14%、0.49%。基于上述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国林业科技贡献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栽培模式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陕西、甘肃3省2009~2011年连续3年调研资料和固定样地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用C -D生产函数对两种栽培模式的建园成本、投入成本结构、产出结构、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以及科技贡献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亩)的优果(1、2级优果)率比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提高35%,可变资本投入虽然比较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高,但劳动投入节约31.27%,净收益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86倍,投入产出比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5倍,科学技术贡献率达到63.38%。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具有节约劳动投入与土地资源的显著优势,但资本投入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的瓶颈,配套技术协同发展是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资源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各种资源投入的数量和比例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决定性影响。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青岛市经济增长的资源因素影响模型,并运用1990‐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分析劳动力资源、外资资源、内资资源、进口资源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青岛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研究发现:资本资源中的内资是目前青岛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其次是人力资本,而全要素生产率、外资和进口资源的贡献率较低,青岛市仍是资本拉动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合理利用资本资源和国外资源。  相似文献   

14.
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除非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能以更快速度增长,否则短期内很难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二是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对农民增收有直接作用,还会通过劳动力转移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人力资本、农业财政投入及市场化对农民增收均有显著贡献,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和市场化更有利于东部地区农民增收。自然灾害减少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对东、西部地区影响不大。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三大区域较为一致。三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直接作用拉大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尽管经由劳动力转移的间接作用缩小了该差距,但不足以改变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和人口素质的关联性 ,增强对人力资本开发和人口素质提高至关重要性的认识。文章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的现象入手 ,分析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以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开发、人口素质提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从政府宏观政策的角度 ,提出了开发人力资本、提高人口素质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世界经济长波运动所引致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动,推动了西方资本扩张方式的调整。西方科学则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为这一调整过程编织了利益规则,以技术-经济范式演化为动力机制的国际分工体系则为实践该利益规则指明了行动方向。同时,科学范式和科学观的演变奠定了利益规则变迁的思想基础,资本扩张手段的演进则秩序化了其利益规则,产业与金融国际化则铺就了其实践路径,以保障西方资本利益按中心-外围秩序在全球进行梯度分布,维持和延续“不平等”交换。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具有经济基础知识化、产业结构信息化、社会劳动智能化、资产投资无形化、生产方式个性化、经济发展持续化等六大特征 ,全面分析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多维影响 ,进而指出了知识经济是科技文明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