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文化养老作为农村养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老年人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增强其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窥探当前农村文化养老兴起背后的缘由,可以发现既有国家政策制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也有老年人出于对自身生活环境适应的需要以及对更高层次生活质量追求等因素的作用;此外,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养老的实践形态主要有自发互助型、资本推动型、政府引领型以及多元协同型等。为更好地推进农村文化养老的学理研究与实践工作,今后应当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养老领域的关注度,丰富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明确农村文化养老的实践导向应当是为老服务,需要更为注重文化养老工作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辽宁省三个市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不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3个人口学因素和居住安排、子女是否孝顺、与邻里的关系、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有诉说心事的人、近两年村里是否组织过老年人活动6个社会支持因素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各级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应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所得的有关数据,剖析了我国农村老年人在物质、精神和文化三大方面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结论并提出了两点关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精神需求对老年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农村老年人作为老龄群体中一大组成部分,他们精神生活是否满足事关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在城乡差异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层次较低,精神生活单调,但他们中绝大多数对目前的精神生活比较满足,这种情况看上去令人满意,其实隐含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农村老年人缺乏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内在动力,这将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阻碍。  相似文献   

5.
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基础上,详细描述了甘肃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境况,结果发现:老年人文化程度很低,丧偶、独居问题突出;经济收入十分有限、来源单一,消费水平极低且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与儿子同住是主要的居住模式,生活照料缺乏;社会支持以家庭为主,生活需求层次较低;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精神文化生活严重匮乏。因此,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弘扬孝文化、调动村委会及村干部的积极性为手段来全面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境况。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严峻,文化生活单调,情感慰藉难以满足。以青岛市137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频数(N)、百分比(%)、平均值(M)、标准差(SD)、相关(r)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对生活较为满意,且生活满意度与孝文化、文化生活态度呈正相关;农村老年人孝文化观念较为传统,文化生活态度积极;农村老年人更多愿参与休闲消遣和社会交往类活动,但文化生活存在需要干预的困境。据此,本研究提出要改善文化养老环境,转变全社会传统的养老观念;子女应尊重和认同老年人,支持其从事文化养老活动;政府应该增加农村文化生活设施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展符合农村老年人特点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对福建省农村老年人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可从社会心理需求、基本生活心理需求和家庭亲情心理需求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心理需求具有年龄效应、性别效应、文化程度效应、婚姻状况和养老方式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由家人照料依然是农村老年人获得照料服务的主流愿望,但也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存有需求意愿,这一比例达22.2%。社会养老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四项。另外,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主要受年龄、慢性病状况、个人年收入、空巢居住和儿子数五个因素的影响。政策启示有: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结合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特征,正确引导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农村综合环境的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亟需破解各种难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教育引导、拓展创建活动载体、丰富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衡量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月收入、亲密朋友个数和子女个数的不同会对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做好基本生活保障、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建立或健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制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对于提高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开展业余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速农村文化建设,应在思想上认识到农村开展业余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以满足农村群众不断提高的对文化生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口的核心问题是生活质量问题,对老年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关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基于杭州市城乡老年人口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幸福感.子女孝顺是影响城市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经济状况、对社区工作满意度、婚姻、性别等也是共同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在城市和农村间存在差异.此外,在城市模型中,自我照料程度、子女个数等个人特征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在农村模型中,经济来源、对权益受侵害后的处理方式等经济和社会保障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总之,城乡老年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不同,城市老年人已侧重于对精神的需求,而农村老年人首先还需要物质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丧偶老年人普遍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以贵州省S乡为例,研究发现:农村丧偶老年人,男性的存活率大大低于女性,女性比男性更长寿;农村老年人因配偶的去世在短期内的死亡率比较高;丧偶老人大多与子女共同生活并在经济上依附于子女.农村丧偶老年人精神生活状况并不乐观,丧失伴侣是首要因素,其次受自身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面临慢性疾病、孤独、抑郁甚至自杀等系列健康问题,国家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旨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以在厦门市开展的实证研究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探讨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等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居家社区养老分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三个因子;老年人健康分为客观生理健康、客观心理健康和主观自评健康三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有配偶及与子女合居,能够促进老年人健康;子女数、经济支持、劳务及照料、感情亲近度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不同;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三个因子对老年人主、客观健康影响有差别。对此,本研究提出拓宽老年人收入来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完善日常照料和医疗服务体系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经济水平较低、传统孝文化缺失等原因,导致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精神赡养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对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了解现状的前提下,加强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武陵民族地区恩施市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不佳,尤其是受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影响,其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在养老服务的需求方面,农村女性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最高,对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次之,对生活照顾服务的需求最低。具体而言,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所有项目需求强度均很高,对精神慰藉服务的棋牌场所及跳舞健身场所等项目的需求强度较大。由此可知,为提高互助养老的服务效能,应加强农村卫生室和活动场所的建设,以保障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服务的实施;开展农村志愿活动服务时体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女性老年人的需求;同时,通过完善农村养老经济保障,改善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促进其养老服务的消费。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精神文化症候"主要体现在农民科学素养、政治参与、法律与道德、宗教信仰、精神文化生活等几个方面,它是由农村社会精神文化变迁引起的,与农村物质、人才的匮乏和农村制度配置的失当紧密相关,是社会变迁过程中不同层面的文化内容的失衡引起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精神文化症候,必须对农村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协调统筹,实现精神文化症候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在家庭养老依然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首要养老方式的情况下,探讨怎样的子女状况最令老年人满意,将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政策的制定。与此同时,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视角,对最为传统和最为保守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生育观的揭示,能为全面认识我国当前农村生育观提供有价值的参照。鉴于此,我们对海南五指山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的黎族农村老年人展开了实地调查,研究了子女数量、性别和质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绝对数量上的"多子多福"和儿子性别偏好均不存在,但有无子女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子女过多或过少都将不利于老年人生活。儿女双全是老年人最喜欢的性别组合,且子女质量对数量更强的替代作用已经促使老年人形成了自愿生育控制意识。研究表明,加强农村家庭建设、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维护农民文化权益.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宁德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文化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文化建设总体升温。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但仍有不足;各种自办文化逐渐兴起。乡贤捐助文化事业热情升高:建立了乡、村两级文化管理人才队伍,但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要着眼当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和特点.从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创斯、队伍建设、资金运作等方面改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状况。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拳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社区》2008,(32):63-63
近日,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六部委共同开展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为把“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引向深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