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简·爱》与圣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平行结构、比喻象征、幻觉的独特表现手法及圣经典故的应用,揭示圣经文体对《简·爱》的影响及其文体方面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不同文化模式间文化和语言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决定了直译和意译共存的可能。通过对祝庆英和李霁野两位翻译家的《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归纳出:当两种语言的词意、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相似时,可用直译法;当这几个方面存在差异时,应使用意译法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相对来说,《简·爱》祝译本较为成功,直译和意译结合得恰到好处,译文流畅;《简·爱》李译本大多采用直译,译文生硬、拗口。  相似文献   

3.
《简·爱》──一只“迷途的羔羊”的天路历程周韵《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对这部小说的宗教倾向问题历来争论不休。1847年,小说刚一发表,就遭到基督教保守派们的严厉攻击。伊利莎白·里格比在《每季评论》上撰文,谴责《简·爱》是...  相似文献   

4.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1 847年问世后轰动文坛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对作者生平简介和小说《简·爱》的故事梗概及设想的几种故事结局 ,评述了夏洛蒂的财富均衡与人格平等的观点 ,及其经济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象征手法在《简·爱》中的运用李玉珏,孙汉云《简·爱》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成名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于1847年10月一发表,便在评论界和读者层引起轰动效应,至作家去世前的短短7年多时间里3次再...  相似文献   

6.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其崭新的爱情价值理念、异乎寻常的爱情经历和强烈的女性意识,打动了不同国度、不同时代读者的心,因而产生了跨世纪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来人们把《简·爱》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点,发现了在《简·爱》这部女性叙事文本中,传统叙事无以到达的彼岸叙述声音与女性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叙述声音的视角,借鉴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简·爱》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在19世纪男性权利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作家争取女性话语权,建构文本中女性话语权威的艰难和她们所做出的努力;虽然她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观念受叙述者的声音限制,但是女性作家们所做的努力使女性赢得了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从“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切入话题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对此人进行专门评说,而是要通过这个写实性而非象征性的人物与罗切斯特、简·爱所建构的三角关系对《简·爱》进行重新解读,力图使分析更加贴近文本底蕴的实际。  相似文献   

9.
运用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 ,比较分析了两部不同时期的女性文学代表作 :《简·爱》和《苏拉》。女性努力挣脱权力话语的束缚而实现自我是它们的共同主题 ,但在反映女主人公的反叛和抗争上 ,两部作品各自又展现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威廉来昂曾经指出 :《简·爱》像一个燃不尽的火把。一百多年来 ,不断释放出绚目的光芒。本文试图对《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重新读解 ,揭示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宗教、婚恋及文学创作等现实 ,使罗切斯特的精神火光照亮 2 1世纪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英国文坛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持像一朵奇葩在灿烂星群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她笔下的那个矮小丑陋的女主人公简·爱以她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震撼人们的心灵,令人留恋赞叹。《简·爱》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夏洛蒂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女作家在小说中尖锐地提出了妇女的地位问题,反映了妇女争取权利的强烈要求,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马克思曾把夏洛蒂和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并列在一起,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些“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的人的反抗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简·爱》女主人公简·爱的反抗精神 ,剖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及女性的处境 ,目的在于借简·爱的反抗精神激励中国女性珍视和保持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的外国文学形象画廊中,要论刻画得最生动美丽、最能撼动人心、使人过目不忘的女性形象,当属安娜·卡列尼娜和简·爱.她们一个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于187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一个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出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的作家之手,但在她们身上却不乏其共性,皆以其独立的人格力量及对爱情的矢志追求,激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其作一浅要分析,揭示出她们永具魅力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简·爱》中月亮与火的描写后 ,分析二者在小说中频繁出现构成了主题象征 ,恰当而又有力地衬托了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简·爱》两个不同的译本——李霁野与祝庆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在词汇内涵意义表达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此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词汇内涵意义的挖掘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凡是看过小说《简·爱》的人,没有不对其主人公简·爱不屈的反抗性格,及其争取男女平等权利的坚强意志,留下深刻的印象。 《简·爱》是一百几十年前夏洛蒂·勃朗特最杰出的作品,富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期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的问世正值英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分裂工人运动 ,表面上采取了某些改革的措施 ,但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没有获得平等权利。作者通过简·爱这个女主人公的斗争经历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 ,也反映了妇女摆脱男子压迫和歧视的强烈时代要求。作者刻画的简·爱是一个外表并不美丽 ,柔弱瘦小 ,没有强烈吸引力的妇女形象。但她有不愿忍受压迫、屈辱和一切卑鄙的正义行为 ;她心底善良敢于思考 ,有独立的人格 ;她敢于表达个人强烈的爱憎…  相似文献   

18.
《简·爱》这部小说的问世距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因其“太多的情节剧式的夸张和不可能的情节”受到历代评论家的批评,但它又以其清新的创造,“生气勃勃的个性”,健康、真挚的热情,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其一席之地。而这种个性的展示,感情的流露,则完全取决于人物的选择和刻画。 《简·爱》中的人物不多:披着宗教外衣的布鲁赫斯特,才智超群的谭波尔小姐,虔诚无比的海伦·拜斯,善良迟钝的费尔法克斯太太,轻薄傲慢的白兰奇小姐,等等。这些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简·爱》与《傲慢与偏见》两部小说加以比较,指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其中包括女权主义在庄园生活中的体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等,同时本文也指出了两部作品创作中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简·爱》女主人公的“三部人格”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学说的视角解析了<简·爱>中两个配角"疯女人"、圣约翰和女主人公简·爱的内在关联.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即"疯女人"、简·爱和上帝(圣约翰)的观点.指出了他们之间的单循环关系本我满足自我--自我求助于超我--超我监督自我去管制本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