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决定论的思想由来已久,它有三种基本类型:机械历史决定论,唯心历史决定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在这些决定论思想中,唯有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科学的,他扬弃了外推的直线思维和内生的循环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来把握人类历史,因而发现了人与历史基子人的生产实践而相互生成的性质。这就意味着一种全新历史现的孕育诞生,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且其中已经内含着主体选择的因素,是历史规律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历史环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历史环境"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又为东方社会提出了一条与西欧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历史环境"理论是"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依据;"历史环境"决定论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环境理论的提出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批判理性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卡尔·波普尔,其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他的历史决定论上。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驳斥,即他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从总体上讲是站不住脚的。但他的这些错误思想在世界上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人们中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同。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首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本身存在严重问题有关;其次与他批判的特点有关——用貌似纯科学的方法作纯学术的批判;三是其批判锋芒所指虽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但主要是指17—18世纪历史决定论,特别是指被教条化、庸俗化和曲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更深层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在实践中运用辩证逻辑概括出来的,而波普尔的批判主要运用的是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这样的逻辑和方法是人们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之上的历史决定论。它不是机械的,而是辩证的。它既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也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点,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批判地看待各种历史非决定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1914年曾说过:“半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被误解、被歪曲使一部分具有批判精神的青年从怀疑这种被曲解的马克思主义转而怀疑马克思本人,继而批判马克思.卡尔·波普尔(Karl·Po pper)正是这样在1919年“变成了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写作与出版,使他把自狄尔泰、李凯尔特、克罗齐、斯宾格勒以来否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历史思想,并在此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形成了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与构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重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会使我们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树立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心。同时,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有力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7.
自唯物史观诞生以来便受到各方面的责难和批判,很多学者都把唯物史观误解成经济决定论,同时另些学者便对这种误解进行了还击,以期还唯物史观的本真面貌。然而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却缺乏从知识论维度考察唯物史观被误解成经济决定论的根源。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从知识论维度——基础和主导之维对唯物史观进行正本清源式再解读,以这条致思理路对其进行新的阐释,发掘其本真的丰富内涵。正确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的关系,必须要以对唯物史观丰富内涵的正确理解为其理论前提,在理论上破解唯物史观为何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对于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上说,搞清楚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实践与历史的真正关系,有赖于对“历史”在唯物史观中的含义的澄清,而历史概念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由于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密切联系,人们也自然地把黑格尔的时间观移植到马克思哲学之中,而忽视了在这方面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巨大差别。当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时,人们纷纷指责他把马克思主义引向了反历史主义,却没有看到他的理论所蕴含的异质时间和理论历史的积极寓意。事实上,正是通过阿尔都塞,我们才意识到马克思哲学中的历史是建立在异质时间和同质时间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理论历史和经验历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形成、基础和内容的研究,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仅仅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一个部分,不能将其理解为社会学、政治学或历史学等理论,因而,在对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孤立地使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去一味地赞美"全球化",而应该以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为指导着力研究其世界历史意义。这样,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对于现存社会基础的批判,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社会的表象上对于"全球化"进行描述性和概括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科学和历史交流如绩,铸就唯物史观之“轩辕”。当马克思概括唯物史观中的科学结论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历史对象来处理;当马克思建构人类社会的历史观念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科学对象来把握。科学和历史是马克思架构唯物史观的两条主线,然而,二者在旧的形而上学那里并不相容。知性思维的成果是科学,科学所能得到的确定性结论是永恒的,处在时间之外,根本拒绝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历史,因其在时间中展开,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禁忌。传统形而上学只能发现科学,而不能发现历史——历史是人的生存本身。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真理观,这种真理已经不再是形而上学抽象概念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体的现实在历史中的展开。因而,唯物史观成了科学和历史相统一的人类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