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思想对心理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无为”及“柔”的思想对心理治疗,包括对认知疗法的本土化有不少启示,其中,“无为”解释为“不刻意为之”比较合理。老子道学的主旨是“尊道而贵德”,它可以作为心理治疗师的道德操守及其在心理治疗中引导来访者的原则。老子“以偏纠偏”的思想可以引出“实者牵制,虚者取代”的心理治疗原则,使来访者恢复平衡和谐的心态。总之,将老子的智慧引入心理治疗,将促进心理治疗的本土化,使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老子思想广博深邃,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其"虚无"思想、"无为"思想、"不争"思想对心理咨询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虚无"思想表明心灵若处于空明寂寥的状态,则可以接受和拥抱一切感受和体验。咨询师只有虚化于己才能将来访者涵容于心中而无所障碍,来访者只有打破心灵的窠臼才能处于自性任然的状态。"无为"思想传达出轻柔的干预则会达致"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咨询师只有不去人为干预生命的自我发展进程,才能引导来访者进入自我洞见和知晓。"不争"思想暗示咨询师只有"不居功",来访者才会"是以不去"。当来访者的真知灼见浮现之时,即为咨询师功遂身退之时。  相似文献   

3.
心理治疗有三个共同因素即:治疗者、来访者和治疗过程。针对这三个方面可展现老子的心理治疗思想:老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是对治疗者的最高要求;自我内求思想是来访者的治疗目标;无为自化思想是治疗过程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4.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对老子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越发使人感到对老子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深化研究的基本前提.而出土的最新资料,又使人们毋庸怀疑,"无为"、"无以为"、"无不为"都是<老子>本身的概念,它们构成一个自然链."无为"是起点,它揭示了<老子>哲学的真谛;"无以为"是中间环节,说明了选择"无为"的缘由;"无不为"是终点,是前两个链接自然运作的客观效应.本文认为,这是理解老子思想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魏源从今文经学经世致用的原则出发,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诠解,并视<老子>为"救世之书".他又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对老子的社会政治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自然无为"、"无欲为体,无为为用"、"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小国寡民"等思想作出了新的诠解,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救世情怀,实现了对老子思想的超越,也开启了近代道家思想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高度评价老子思想,其思想中有与老子相近的观点,如"禁欲"和"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认为这与老子的"无为"相通,并以老子"柔弱胜刚强"佐证。他看到统治阶级的奢侈享受,和老子一样反对统治阶层扰民。但是,将二者比较后可以发现,托尔斯泰在接受老子思想的同时进行了带有浓厚博爱色彩的变通。老子"无为"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策,托尔斯泰的"无为"则带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等管理观念和原则,笔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种强烈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入世哲学;道家主张的顺其自然的无为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科学的自动化管理思想十分贴近;老子的管理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述特别是其管理思想的论述,就其主旨而言,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为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源头,学者多认为是在于老子,甚至在于孔子。要考察无为思想的起源,还有赖于对"无为"一词的语义界定。"无为"一词主要包含与"有为"相对待之义、天道自然行为之义和绝对不作为之义三类,亦可用作行为禁忌语。以此为导向,可以发现,无为思想可最早追溯到上古先民在原始文明下敬畏、依赖和顺从自然的心理及行为,随着政治文明的深入,又最容易在王朝没落或王朝更替之际滋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周文王、吕尚、管仲等人在制止暴政乱政,实现无为而治方面多有思考,其后老子把"无为"视作宇宙、社会、人生的普遍原则,孔子又从德政和礼治来重新诠释无为而治,深刻影响了后世道、儒、法诸家,无为思想至此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9.
本文肯定了《老子》提倡的“无为”政治原则.在对《老子》中直言“无为”的十章作逐一分析,说明了“无为”本意的基础上,得出四个结论并分别予以阐述:“无为”原则是对事物发展普遍法则之近似正确或科学的反映;“无为”原则中内涵着客观法则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立统一的观点,没有消极保守的性质;“无为”原则中“愚民”的实质是“使民风淳朴,“无为”原则是一个廉政的原则;不能简单认定“无为”思想中有倒退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贯穿<老子>一书中的"无为"思想,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从<老子>所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命题来分析,无论从哲学上、政治上或是待人处世方面,"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是现象,"有为"是本质.因而,老子的"无为"实质上是积极的"有为",只是不正面去进取,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其最终都是为了"无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