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企业家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商人。目前绍兴的企业中,集聚了大量的新生代企业家,这些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约40%左右是在现代教育和传统经营双重影响下逐渐成熟的老商人的第二代,俗称富二代;约40%左右系本地成长起来的自主创业者;还有20%来自外地,即从异地市场转学过来的外地创业者。他们是目前绍兴众多企业中的领军人物或核心人物。本文通过对绍兴新生代企业家的问卷调查,以新生代企业家个人视角为基点,对绍兴的新生代企业家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绍兴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的意义,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新生代企业家个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代的着装,恰似一面镜子映照着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五、六十年代的“列宁装”、“中山服”,“文革”时期流行的“军便服”,明显地受着那个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一片蓝,一片灰,到一片绿,谁都不好区别于他人,使人的个性萎缩、隐匿,消失于整齐划一的生活模式之中。改革开放,把中国人民的生活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获得温饱后的中国人,尤其是领风气之先的青年人,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不再拘泥于服装的单调一律,推进着爱美求新、五彩缤纷的服装新潮流。 如今,青年人着装的最大变化,是不太愿意和别人穿同一款式同一色彩的服装,而要按自己的爱好、气质和职业选择衣着,对服装的款式、面料、色泽有了更多的要求。服装的功能,在他们的心目中已从挡风御寒,蔽体遮羞逐渐转向展现自我,体现个性。被禁锢多年的爱美之心,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的繁荣,观念的更新,在青年中大放光彩。西服套装、牛仔T恤、夹克衫、运动服、文化衫、休闲装,多姿多彩,姑娘们的服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难怪一位来自欧州的新闻记者惊叹:“中国人变得更漂亮了!”在他的第一篇报导中写道:“过去那种不论男女老少,不分个人爱好,一衣多季的现象已经悄然变化……中国不再只有流行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许多中国人在一片出国热中出国“淘金”,其中不少人来到匈牙利。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匈牙利的中国人已达一万多。他们来自国内的各行各业,既有医生、教授和演员,也有城里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多瑙河畔,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要实现“自我价值”,执着地圆自己心中的梦。 挣的每一个福林都饱蘸泪水和血汗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生活着众多以“练摊儿”为生的中国人。起初,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无法忽略的一个发展阶段就是“红顶企业”阶段,这个阶段因为时代的特殊性也磨练了企业家们在经营企业当中的“红顶”意识。对于这种“红顶”的矛盾思想在获取与脱离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任一个阶段以及任一个企业与政府的摩擦中显得患得患失。于是,怎样才能把这个红顶子做到“可大可小”并且为自己服务好也就成为困扰企业家们最大的问题。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5.
汪金友 《中华魂》2017,(8):35-35
最近,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了一次留学生民间调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通过投票,评选出了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受访的外国青年们纷纷表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他们最想带回祖国的生活方式。(5月14日《法制晚报》)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绍兴企业遭受到了重大冲击.危机之后,未平稳的经济环境又使得绍企无法在危机后全力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几年里绍兴企业将陆续地开始进行企业家的换代.预计在未来十年里,绍兴新生代企业家将取代老一代企业家成为绍兴的商业主流,并代表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对于绍兴新生代企业家的继承将会被重点关注.从传承越商精神的越商新生代企业家如何发展出发,通过对绍兴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的问卷调查,分析绍兴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培养和继承企业后遇到的压力,并为政府培养新生代企业家胜任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的未来,是青年。"两个健康"的希望,在青年企业家。进入新时代,青年中涌现出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作为的青年企业家,他们以勇立潮头、敢闯敢试、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崭露头角。11月2日下午,作为2019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的专场活动之一,新生代"两个健康"论坛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6位青年企业家结合自身在接班、创业过程中的经历,分享观点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年人执着于抓住机遇,实现“Great American dream”(伟大的美国梦)--“我是我自己的老板”。在当今美国人眼里,“20多岁的人什么都敢做:从创建自己的梦幻王国到管理成功的公司企业。”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美国企业总数中,11%是25岁以下的青年人创办的。仅1997年新开张的就有130万家,遍布名行各业,其中不乏只有老板一人的小小公司。著名的美国Berkley出版集团推出了新书《一代有限公司》,书中列举了美国青年企业家所从事的100种最好的职业,举例如下:●寻根服务公司(G…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就业市场是有形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入有形的市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社会上总有一部分青年人虽然看到了有形的市场——单位,但是就是进不去。才市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玻璃幕墙”现象。那么,青年人就业发生困难,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最近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宣教中心主任赵建德先生,请他谈谈青年人就业市场中的最新观念.解一解青年人心中对就业的困惑。从而顿开青年人就业的不解心思。  相似文献   

10.
面对企业困境,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到底该如何承担责任?裘祖贻的选择“值得”人们反思。11月1日,当“欣弗”问题药受害者的家属们还在厂门口等待厂方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欣弗”的生产厂,安徽华源公司的总经理裘祖贻却在房中选择了自缢,这已经是“欣弗”事件中的第12名死者。从个人的角度看,裘祖贻的“死”的确让中国企业家们认识到了什么叫做责任感,裘祖贻也用这种方式维护了自己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的尊严。但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观察,也许活着比选择自杀有着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天德国社会的中坚是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代人,他们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德国在战后的艰苦年代。可是,出生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德国新生代与他们的父辈就不完全一样了。新生代们一般来讲不关心政治,最突出的表现是德国各个政党后继乏人。因而德国各政党都把吸引年轻人作为本党最重要的组织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德国青年人来讲,电脑、挣钱、旅游,甚  相似文献   

12.
北大这块热土吸引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启迪着无数的有志青年,北大企业家特训班,便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鲜活群体,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们为北大这块热土所吸引,在这里充电,交友,谈合作、找市场……短短5个月的培训使他们爱益非浅,这些有着汩汩锐气的企业骨干,深知信息时代,更新知识结构,开拓思路,进行跨行业的交流与寻找合作是多么重要。记者在北大企业家特训班深入采访期间,时时被他们的一个个创业历程,生动经历所感染,这些四十岁左右的企业骨干,大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同成长起来的,在强手如林的商海面羊,在残酷无情的市场面前,他们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体验过创业的艰辛。“‘人生能有几回博’。在成长和创造的过程是去品味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对此记者采访到的学员们均有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自我意识”问题越来越受到青年的关注,诸如“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等.对此,关心青年的人们议论颇多,结论也不尽同.究竟应该怎么认识青年人普遍关注的“自我意识”问题呢?本文试从“来龙去脉”、“客观评价”和“科学态度”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反思后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11月28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1994年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企业家们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强烈呼声: (一)期望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增强企业的活力。调查表明:分别有80.8%的非合资企业和65.6%的非股份制企业回答“愿意搞中外合资企业”和“打算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而其中比较多的人都是以“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青年人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新问题,研究热现象,对社会和自身的问题敢于提出新见解和解决的新方法.但青年人毕竟知识有限、阅历不深,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对社会和自身的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常常会出现一些片面性.帮助青年克服自身的不足,是每一个关心青年茁壮成长的青年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正是抱着这个宗旨,由我国青前年学界著名学者、被国务院授予对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黄志坚教授作序,刁隆信和孟东方同志主编,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青年热点问题探索》就是他们献给广大青年朋友的礼物.这本书从当代青年热点问题出发,引导青年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加以科学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和“吴浊流文学奖”是两个重要的文学奖。前者一九八四年度小说创作奖获得者是许芗君和侯桢;后者一九八五年度小说正奖和佳作奖分别为吴锦发和林双不、郑俊清所得。他们都是出生于五十年代的年轻作者。这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当代的台湾文坛,青年作家相当活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台湾文界称他们为“新生代”作家。  相似文献   

17.
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个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青年》杂志社记者段跃深入社会生活,广泛采访了从事不同职业的当代青年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心态,特别是对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及伦理道德观念做了深刻的研究。现将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个伦理问题》一文摘录如下,以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成长具有内在契合性,从中国现代化视角下探究青年现象是解决青年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中国现代化角度出发探究青年婚育观念的“理论”与“实际”,通过分析问题的底层逻辑,从青年视角出发提出实际破局的三点政策建议,进一步理解中国现代化背景下青年人具体领域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太多的人认为,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无法跨越的门槛,但也正是从这个担心上,我们看到了大邱庄、华西村的变迁,当然,这两个村庄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作为"官"的一面,从企业家的一面上,我们缺少太明晰的画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在踏进“厦门第一村”的时候,就多了一些不同。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相比较,这个位於福建的“厦门第一村”似乎更偏僻了一些。但是,围绕着这些一代农民英雄式的企业家,却似乎各有千秋。厦门马塘村在1985年的时候还是一个不通路、不通电的偏远的山村。18年後,一个高中生…  相似文献   

20.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导演是继“第五代”之后最为人所关注的一批导演,他们继续了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神话,但是在国内却始终无法摆脱边缘位置而进入主流话语系统。《十七岁的单车》作为“新生代”主将之一的王小帅的近期力作,其本身就是“新生代”们自身成长过程和生存状态的写照,而且从中可以发现“新生代”开始尝试由边缘向中心的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