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与嫖客的关系从古典时期的从属关系变为金钱关系,这使得妓女经济开始独立,并且获得相对自由的空间。传统的"才子"在近代上海妓院已经不能成为妓女们的理想对象,反而被她们任意宰割、戏弄;同时,散漫使钱的商人,也未必能受到妓女们的真心对待。妓院男女关系的新变化使得到妓院"寻欢作乐"的男性迫不得已要发生改变,因而,海派狭邪小说构建了全新的男性魅力体系——"功架"。  相似文献   

2.
近代上海的"洋场化"使得妓女成为受都市化、商业化影响最深,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女性群体。女性主角的变化使得古典青楼小说所设立的"女卑男强"、"才子佳人"的男女关系模式被打破,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俨然已成男性狎客之"梦魇"。  相似文献   

3.
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的"谪仙"结构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清溢美型狭邪小说中,以“罪谪—历炼—回归”为特征的“谪仙”结构有着较为鲜明的呈示。文章结合特定的历史语境,从文学创作的发生、青楼文学的书写传统以及小说创作主旨三个方面对“谪仙”结构与溢美型狭邪小说的“联姻”进行思考,借助于“谪仙”结构这一特定视角,揭示晚清狭邪小说与前代文学之间的承继关系,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目,以期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溢美型狭邪小说的内在特质,并对作家的心路历程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4.
近代上海狭邪小说与都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是现代城市转型的典型代表。都市的崛起直接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广受欢迎的“都市狭邪小说”表现出新型知识分子对都市公共生活以及个人空间、世俗常态的体认,也表现出近代上海人在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多种矛盾共同作用下矛盾复杂的社会心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型,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呈现出一种“类消费”“类后现代”的社会形态。基于此一背景,“新都市小说”应运而生。新都市小说不是空中楼阁,它是20世纪以来已有的城市文学的一个合理发展。新都市文学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它同传媒、出版、网络、影视等有着不解的源渊。新都市小说在叙写城市日常经验、呈现城市生活方式、表达都市想像方面为当代小说提供了新质。但部分小说对于“欲望”的一味俯就,缺乏积极的精神建构,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戴中洁 《南都学坛》2008,28(1):63-65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取得了巨大文学成就的吴语小说,具有极大的解读空间。若将叙事结构分析和文本解读结合起来,则可避免误读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小说对叙事结构的选择,在显性层面上体现了对《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优秀古典小说叙事艺术的继承;在隐性层面上,则反映出作者对海上花国这一主题的世界观层次的理解。作者并非以揭发狭邪之恶、警醒人心为目的,而是出于人道主义,怀着对妓女这一特殊女性群体的深切同情,完成了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7.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狭邪小说”代表作,作者韩邦庆以平淡自然的风格结束了《红楼梦》对狭邪小说的影响,首次采用报刊作为小说的传播方式,现代都市小说亦从此初具雏形。然而,《海上花列传》并未突破清末的“改良”思潮,表现出极具当时时代特色的瞻前顾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期,中国文坛出现了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又一次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对峙共存的文学格局,使城市和乡村成为新世纪小说中两个性质完全不同又互渗并举的想像空间。本文主要剖析新世纪小说中的三种城乡想像方法:土地表征下的乡村生存悖论、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的排拒与挤压以及欲望重压下的城市生存镜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期,中国文坛出现了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又一次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对峙共存的文学格局,使城市和乡村成为新世纪小说中两个性质完全不同又互渗并举的想像空间。本文主要剖析新世纪小说中的三种城乡想像方法:土地表征下的乡村生存悖论、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的排拒与挤压以及欲望重压下的城市生存镜像。  相似文献   

10.
海派文学是在中国古代市井文学精神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开埠后的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都市文学,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宽容趋时,勇于创新,反映了都市市民多元的文化需求。在21世纪,我们应该弘扬海派文学精神,创新海派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晚清狭邪小说的出现是前代妓家文学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更与晚清上海特殊的洋场文化有关。上海洋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移民社会特征,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晚清狭邪小说的生成与书写,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洋场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2.
海派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派文学从严格意义看是现代上海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体而生动地演绎着上海在空间结构上传统的“城”与现代的“市”的边缘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边缘性、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商品文化”的边缘性。海派文学的基本性状诸如反叛性、竞争性、松散性、实利性、装饰性等较之上海文学的其它成分,更可以从上海文化精神中寻得大部的一致性。它是一种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都市文学,因而更鲜明地呈现出力图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3.
晚清上海狭邪小说的思想价值与美学价值都不甚高,但如果从社会史料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是在以文学形式自觉不自觉地关注并参与着都市近代化的进程。《海天鸿雪记》亦是用文学见证了变迁,描述了新型的都市风貌,塑造了有鲜明职业意识的都市人,表现了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思想意识的都市化趋向,文本中呈现出的上海有鲜明的近代都市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中一直透出着浓浓的孤独感,通过对穆时英这些新感觉派小说从"物"欲"层面分析、上海的都市文化背景分析和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可以看出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和作家本身独特的人格写照。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上海的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学增添了一笔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都市怀乡”是寓居都市的现代作家们共通的精神质素,从五四乡土作家们的乡土小说创作潮流开始,“都市怀乡”便成为这些“侨寓文学的作者”们创作的最初情感驱动。到了京派作家的笔下,不遗余力书写故乡的美和抒发对故乡的依恋,也可说是这种怀乡情结的极致展现。而由都市文化滋养出的海派作家同样具有乡土情结,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乡村的依恋和回望。结合沈从文、施蛰存两位作家的具体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京派和海派这一创作上的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都市发展中的中与西、内地与沿海的双重异质,带来了中国现代都市文化品格的复杂性,深刻地到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的文化品格,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了中国都市小说,重点探讨了海派文化与上海都市小说 ,京派文化与北平都市小说。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形成期海派小说创作数目丰盈,其创作实绩代言了中国近代小说的基本风貌和整体成就。这批小说以通俗为主调,然而其叙事肌理中亦植入了较芜杂的现代性价值诉求。形成期海派小说规范了现代都市文学生产的基本要素,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性与都市的亲缘关系,确立了新文学批判国民性、城乡对立、都市罪恶等基本主题,以其丰富的读者经验和庞大的读者基础启发了现代文学阶段的文学"大众化"运动,并为"五四"小说提供了较丰富的叙事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东方蝃蝀的短篇小说集《绅士淑女图》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海派文学的重要收获。小说写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中国传统家庭式微的命运及人们的情感百态;现代都市女性在日益崩溃的男性中心社会里物欲和性欲的自由;以及在这种“上下文”中对于现代都市生活已深具审美超越和批判意识的“都市少年”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的“两难”境地。小说堪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海派文学优雅文风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长篇小说《长沙白茉莉》再现了“大革命”失败至1930年间上海作为摩登都市的多重面相。在重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摩登与都会传奇上,消费型的物质文化、“颓加荡”的欲望风习及对“青帮”形象的塑造等开拓了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在对一代怀揣“上海梦”的青年的情爱体验传达上,上海摩登欲望视野下的各式女性挑战传统男女情爱伦理关系,呼应享乐主义性观念的变革等,传达了身陷欲望“围城”的一代青年的人生困境;主人公赵克明历经考验最终拒绝上海摩登而选择革命,以此作为一般意志不坚的革命青年遭遇上海摩登的声光化电之后的超克之道的叙写法极有深意。黄仁宇的历史想象丰富并大大拓展了现代时期海派文学的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20.
“孤岛”与上海沦陷区文学跟东北、华北沦陷区文学至少有三点不同:一、上海是三十年代文学的中心,左翼文学的根据地,进步文学影响深远,亦渗透进沦陷时期的文学创作;二、“八一三”沪战爆发,作家竟写抗战文学,日军攻占上海后,“孤岛”尚未陷落,成为宣传抗战、张扬民族情绪的重要阵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亦被占领,文学虽软性化,但阳刚之气并未销尽,转为不息的潜流。三,上海为海派文学产地,三十年代新感觉派将第一阶段海派文学(鸳蝴派)对传统的依恋转移到对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派于‘媚俗”与“商业化”特点外增加了“现代派艺术”特征,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这为沦陷后的文学准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土壤。在这样的文学——文化背景中,女性文学的生存、发展形态都与东北,华北沦陷区异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