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人权思想理论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产生于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其提供的人权标准和定论对于多元文化的当今世界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意义。对于什么是"人权"和"人权思想"等基本人权理论问题,不能完全按照西方人权理论的既定框架去认识和定论,应从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中华文化传统以及当代实际相结合,运用中国自己的话语对其进行阐释。应当深入发掘、清楚了解先秦以来中华文化蕴含的"以民为本"思想所固有的人权属性及其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深刻认识其与保障民众生存权、发展权这一基本人权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坚持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的中国特色人权话语的历史厚重感,有力地增强中国人权话语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为核心内容与保障条件。治国理政的中国道路必然以强化国家竞争力、防止国家衰败、促进人权的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善治、强化执政正当性为目标。建构以法治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统摄之下,实现西方法治理论、国家治理理论的积极成果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汇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思想,需要科学性与体系化为之提供坚实基础和坚固支撑。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性,在于其内容的真实来源、观点的现实蕴涵、方法的唯物辩证,这从它奠基于科学理论、应和着时代需求、追随着实践脚步、呼应着现实问题、反映了人民意愿几方面得以体现。治国理政思想的体系化,在于其包括众多观点与论断、涵纳一系列论述和内容,通过明晰目标方向、指明正确道路、确立科学理念、构建战略体系、拓宽实践途径、强化条件保障,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性,赋予治国理政思想以理论自信与真理力量;体系化,体现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魅力与综合效能;科学性与体系化的有机统一,使治国理政思想站在了当今时代思维的制高点上。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习近平在应对各种矛盾冲突时的价值立场与态度,它包含价值目标、价值选择标准、价值实现条件3个部分: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价值目标要求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治国理政价值标准的哲学依据,它要求要将人民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性;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实现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并以“建构完善的制度体制”为保障和条件,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在为人民谋幸福的治国实践中,自觉完成对治国理政经验的理论提升,建构出为国为民的人民情怀观。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观透射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西周的治国理政思想是我国有文字可考以来的治国理政历史源头,对我国当代进行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天命、祭祀与礼仪、少数统治及其维护三方面尝试进行比较,并基于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历史源流分析和文本阐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把握世界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提供了总的方法论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实事求是的实践观、事物联系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观提供了思维方法的总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则贯穿于其治国理政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奠定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整个基石。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视野宽广、指向鲜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新飞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统领,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题主线;遵循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性吸纳世界多样文明有机融合起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视野。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植根于我国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政治文明理念高度契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作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建立在坚实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民本与民主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认识前提,廉政与廉洁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谋求的政治生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是其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论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且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思想和优良传统,并结合时代特征、生态国情和人民愿望做了创造性发展。习近平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博大,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易》为明道之书,以《临》《观》两卦为例探究其治国理政思想。就两卦之象和卦爻辞来看,《周易》治国理政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一、治国安邦,以民为本;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三、顺天应人,诚敬化民;四、允执厥中,贞正行难;五、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六、观民设教,考正得失;七、教思无穷,保民无疆。  相似文献   

12.
国家善治是当今时代治国理政的目标和主题,其民主政治的前提基础、国家善政的核心内容、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国家善治的实现离不开法治保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通过发挥其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为国家善治的实现创造条件;以法治方式实现国家善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它要求以法治思维引领治国理政、以良法之治化解社会矛盾、以综合治理助力法治在实现国家善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与提出凸显了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的高度重视,这一科学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和价值取向。对其进行理论探源,认为其既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并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原理,还继承了历代中共领导人的"人民观",以及对自我实践经历的切实感悟和对当下国情的精准研判。这些都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使这一科学论断不仅符合客观需求,还突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内政方面,就是在遵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原则下,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必须靠可行的制度,简言之,即坚持"一个主题"、"二轮推进"、"三管齐下"、"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新举措,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外交方面,就是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倡导亚洲安全观。长期基层工作实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生成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形态,体现了深厚的哲学素养和深刻的哲学智慧,蕴含着崇高的哲学品格、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远的哲学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视野,梳理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精神历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面向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的重大时代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切中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引领和塑造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阐释了治国理政的"网络观"。其网络观内容丰富、自成系统,不仅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这要求我们以习总书记网络观为指引,做好以下几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重,树立互联网思维;政治导向性与个体发展性并重,建设优质资源;专业与非专业并重,培养高素质队伍;网络舆情监管与道德教化并重,营造"清朗空间";立足国内,兼顾国际,培育网络公共精神,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理念的建构与形成都离不开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便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蕴含着以民为本、重视修身、崇尚和合、清廉从政、辩证统一、革故鼎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面临全新机遇与全新挑战的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有利于促进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能够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价值目标,创造性地开辟了以制度现代化为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的政治现代化新境界;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创造性地开启了现代民主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政治现代化新格局;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特有形式,创造性地拓展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政治现代化新渠道;把加强权力制约、坚决反对腐败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要害部位,创造性地建构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治现代化新格局;把全面从严治党、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创造性地提升了以党的建设现代化带动政治现代化的新自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其中有些学者比较深刻地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某些重要观点,或对这些重要观点作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国外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自然还是初步的,但瑕不掩瑜。国外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毕竟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讨且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助于国外今后继续研究这一课题,并对当今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一些参考价值,甚至对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是一个重要方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深化了全党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习近平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可以概括为:重要意义论、重要地位论、理清根脉论、价值引领论、坚守阵地论、人民中心论、夯实基础论、制度保障论、国家形象论、国际话语论十个基本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