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文化语境的教学模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和“适时构建”文化语境进行英语教学;充分挖掘、利用目的语文化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心理建构”目的语文化语境,习得英语语言,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语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使得英语翻译教学具有了跨文化性质.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英语交际能力;文化教学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文化学习成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文化学习包括学习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在学习文化过程中 ,应注重把文化学习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跨文化能力结合起来 ,以获得文化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移情是指尽量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想,去体验,去表达感情。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主体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不能达到有效交际,因此需要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定型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作为交际的初始预测,定型有利于加快交际中的信息加工,简化认知过程。但当前复杂社会背景下多元文化共生的现状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型这一心理认知策略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建立某种定型来概括文化差异,帮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了解;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定型所带来的概括偏差,阻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因此,从文化多元共生的意义出发,重新审视“文化定型”,探析多元文化视角下“文化定型”的“破”与“立”对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有助于增强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保证了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价值观、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常见策略主要有: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广泛开展培养文化知识的各项活动、利用现代网络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大学教师业务水平以及进行教材的相关改革。  相似文献   

7.
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造就全球化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必然选择。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对异文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促使学生重新审度并欣赏自己的文化。无论从职业发展还是个人素质来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跨文化能力培养应该依据新理念孕育新的模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把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对深层的跨文化意识普遍薄弱。指出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文化,这里从价值念、思维方式、文化定势和非语言行为等深层的文化层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育的总体目标不应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养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类课程、口语类课程以及外语教育的方方面面融入文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能力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对本族文化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态度;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跨文化交际技巧。发展文化能力能促进相互理解、交流,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跨文化交际的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对于具体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来说存在本真性问题,而对其他人来说具有共享性特点。对于这些文化属性的准确认识,可以为我们解决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重要差别就在于共享的可能性的差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恰恰在于借助这个文化规律,为人类社会寻求一个超越物质独占、消弭由物质独占造成的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纷争,并成为推进人类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世界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低渗碳酸盐岩油藏是中国石油在海外开发的重要油藏类型,该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复杂,与低渗砂岩油藏 有明显的差异,急需进行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在550 块低渗碳酸盐岩岩芯测试的基础上,提 出了用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可动流体百分数和原油黏度4 个参数作为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评价参数。研 究表明:不同渗透率的低渗碳酸盐岩岩芯,其喉道半径分布差异显著,全直径岩样的气测渗透率和可动流体百分数有 较好的半对数关系;且在相同渗透率条件下,低渗碳酸盐岩岩芯中大部分的喉道半径要比低渗砂岩岩芯小,而可动流 体百分数要大于低渗砂岩油藏的可动流体百分数,这与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特点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渗碳酸 盐岩油藏四元分综合分类系数,建立了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石油海 外一典型低渗碳酸盐岩油藏10 个小层的储层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的理论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很大程度上围绕文化财产的“文化性”和“财产性”展开,由此在文化财产返还问题上导致了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的理论之争。正确理解文化财产返还争议中的理论之争,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必须认识到文化财产“文化性”的一面,承认文化财产与特定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的特殊联系;其次,合法规范的文化财产流转必不可少,关键是如何恰当地界定流转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因而文化区域的划分亦应是具象因素和非具象因素的统一;文化区域的边界有软硬之分,而区域文化性格却没有边界;文化区域是历史形成的,但在历史演进中往往被行政区划分割,而分割后的行政区随着历史积淀往往又形成新的文化区域;区域文化性格在文化区域中形成,但它与以地域为载体并具有外部特征的区域文化不同,它作为内化于心的文化要素,以人为载体可向其他文化区域四处流动。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开放,就出现了一个在层层嵌套、复合交叉、互渗融会、动态演变的文化区域系统中对不同的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出版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基本任务是"传播和积累思想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编辑文化视野的理性认识有助于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形成职业的文化自觉,更好地把握出版利润与出版使命的关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出色地完成出版的文化使命。从现代性、全球性与民族性、文化生态、以人为本四个维度对编辑的文化视野进行考察,并做了理论上的归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海1118名回、汉大中学生文化习性和跨文化适应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回族青年的文化习性获得与跨文化适应力的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大学生比中学生有更强的跨文化适应的意识和更加积极的跨文化适应的态度。回族女性存在强烈的主流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意识;回、汉族青年在“跨文化意识”、“宗教情感”等维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回族青年的文化习性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他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也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及宗旨等重大问题。坚持文化发展以人为本,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是一国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一国国民的精神家园。文化遗产保护理应获得作为一国根本大法的宪法的重视。在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和宪法关系的基础上,梳理各国宪法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规定,并从宪法维度论证文化遗产保护的定位和权利归属。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源的全球化促成了网络文化的诞生,一方面在网络平台上存在着多元文化的价值的冲突,另一方面网络有助于在加剧多元民族文化碰撞和冲突的过程中重建文化的价值体系,因而要加强人的文化教育传承。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这是人们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反思及寻根的结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不同国家"文化自觉"的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的文物,它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意识形态是流动的、变化的和活态的,严格说它不是遗产,也不是过去了的产物,而是还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纪录它,研究它,传承它,发展它,并让它成为当今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基础,以及当今文化创新的资源,成为中国"文化自觉"中的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有关它的保护工作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起点,也可能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