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侗族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父权家长制度占据支配地位,并因此产生了制约女性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和禁忌。这些规范和禁忌的负面效应,严重弱化了侗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妨碍了侗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制约了侗族地区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所以,摒弃侗族习惯法中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消极因素,对保护侗族女性合法权益,促进侗族地区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侗族传统文化,是指侗族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沉积而成的、比较稳固的、世代相传的、反复出现的、并渗透到侗族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中的一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总和。换言之,是侗族共同体中特有的、稳固的、并由历史沿袭而来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生产、生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的传统现象,统称之为侗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精神调剂、文化传承、社会教育、生态维护、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促进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保护与传承意识淡化,政府引导力度不够,传承保护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内涵连动措施缺失等问题,有必要采取活态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其保护与传承的内生动力,构建侗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高效机制,建构立体的法律保护屏障,建设侗族"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习俗环境中,侗族妇女的性别角色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信仰等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在这种强大的习俗压力下,久而久之侗族妇女形成了符合当地社会规则和价值标准的内敛、含蓄的性别特征。这种性别特征一旦形成后,反过来又会强化已有的民俗文化,使当地的村落社会结构得到新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侗族大歌"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构框架浑然有趣,多声形态绚丽多彩,合唱技艺出神入化。作为植入民间的多声部歌曲,能够完整保存,这与侗族地区特定的歌师、歌头、歌班、歌俗等传统制度的人类学背景有密切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又是侗族传统社区整体"文化场"的记录和再现,是活态流动的存在,作为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而成的音乐文化遗产,它呈现出的非物质性,具有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价值与侗族传统社区人群的存在与发展紧密联系,互动互存,从而形成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独自特点。文章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侗族大歌"传统内部的传承保护机制,分析在社会文化生境不断变迁的今天,如何对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摘要]侗族跨省区聚居的特点决定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必须走三省区合作的道路。集三省区之力,在统一规划、布局的基础上,通过确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精品博物馆、倡导日常生活传承、培养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民间文化活动、民族文化进课堂等诸多形式,促进侗族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侗族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工作形势严峻。黎平县从侗族大歌申遗入手加强传承和保护。主要经验有建立名录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证资金投入,建立试验基地,民族文化进校园,加大民族文化挖掘、抢救、整理力度,通过深入开展民间节庆活动提高保护意识、加强法律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谈侗族传统生态观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侗族的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的传统方法和观念。文章对侗族的这些方法与观念进行了归纳 ,并认为这些方法与观念对侗族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有一定影响。国家在侗族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 (草 )、封山育林等方面 ,除给予一些政策扶持外 ,应当重视侗族传统生态观  相似文献   

9.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丰富的侗族大歌曲库表明,侗族大歌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侗族社会百科全书”。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侗族大歌”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对策进行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10.
侗族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地方性制度。历代以来,阳烂村侗族村民面对山多平地少,可供开辟作稻田的土地资源匮乏的自然背景,文化适应取向主要是依靠对水土资源的多层次、多方式利用,发展出一种精心管护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的社区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虽有多个法律部门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调整 ,但立法还是有一定缺陷。通过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度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 ,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作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企业拖欠债务状况已十分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企业亏损,无力偿债;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制约银行自主经营;产权制度和法制不完善,无法有力保护债权人利益;社会伦理道德的不良影响,诱导债务人拖欠债务等。根据目前情况,应着力建立完善产权制度、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以促使企业债务改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应以机制转换为核心 ,这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动力所在 ,本文结合北京邮电大学后勤改革的实践 ,就管理体制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换 ;明晰产权 ,责权一致 ;引入市场机制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确定人事与分配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以期对正在推进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社会学基于不同的人性预设对制度的内涵作了不同的界定。制度是人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为了调整、规范自身的行为、关系而约定或制定的规则体系。制度的人性基础在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这种人性基础既有其客体性,又有其主体性。在制度的人性基础问题上存在着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错误观点。制度的人性基础的当下意义取决于制度在社会转型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我国的制度现状:构建新的制度体系和破除旧的制度体系的艰巨性。制度基于主体性经历了从"神本"、"物本"到"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两委”关系的摩擦类型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为填补土地集体所有者主体缺位而产生的乡村新型组织形式,推行至今已经20多年,由于法律和制度规定模糊,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两委"关系不顺、运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村委会主任和支部书记争权力大小,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领导班子不合,由于宗族、派性的渗入而导致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管理权力的冲突等三种类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地方探索出"三配套"、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两委合一"、"两票制"等实践模式。这些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理顺村"两委"及其与乡镇政府的权力运行关系。要保证村民自治的规范化运行,除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调整,还要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转变乡镇政府的观念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企业ERP系统实施与应用成功率低的现实,提出了“企业文化不适应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环境的要求,是导致我国许多企业ERP系统应用失败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论文阐述了与ERP系统应用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应具有的特征,并就如何建立与ERP系统应用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追及效力与善意取得均为物权制度设计之必须,两种制度在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历来为各国民法所关注并力求寻找解决的途径。针对该问题,阐述了两种制度冲突平衡机制的构建,分析论证了两种制度冲突平衡机制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与平衡机制有关的疑难问题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在功能发挥上各行其是;两大系统的功能发挥各自存在正向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两系统的功能互补应当是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许多新的与烟草控制相关的国际法原则、规范和制度在国际关系和国际实践中被确立,影响到烟草行业的各个方面.一些新的与烟草控制相关的国际法分支不断涌现,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发展态势.这些分支自成体系,当各分支具体规则发生交叉时,出现不协调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为此,与烟草控制相关的国际法规则的协调化需要尽快完成,但其中的难度极大,有许多曲折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得以建立,证照化趋势开始形成,但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反思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G省社会工作认证制度改革的调查,指出专业社会工作所形成的专业主义的话语霸权,使得很多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基层工作者难以获得相应资格,他们的工作迅速被边缘化。通过分析“专业主义”话语霸权的来源,本文亦指出今后证照化的发展,应该设置社会工作员,发展多样化的认证制度,并给以相应的政策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