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养老保险是台湾地区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其基本内容包括劳工保险、公教人员保险、军人保险、"国民年金"制度等诸多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不乏问题。对台湾地区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大陆地区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包括就业能力、财产收入能力和社会支持能力三个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能力模型,利用阜新市煤炭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调查的有关数据,全面评估了阜新市煤炭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障缴费能力。研究表明,煤炭企业下岗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处于极低的水平,需要建立煤炭行业困难职工社会保险补偿机制、社会保险费"以工代缴"机制和煤炭企业青年下岗职工正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日本年金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金空洞化、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等是日本年金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日本在2004年对年金制度从抑制保险费增加、养老金的交纳方式、间接纳税方式、个人年金的实施、国民年金保险强制收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年金改革的目标:即恢复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信任,维持经济活力,构筑高龄化社会年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着与日本年金制度同样的问题,日本的年金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很少,而实际上他们入保的意愿很强烈.他们在选择投保模式方面分歧较大,而且有一种进退维谷的双重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有关法制缺位;保险意识不强;个人缴费过高;政府财政压力较大;保障水平较低.对此,政府应对失地农民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多层面的辅助社保制度,最关键的是建立健全社保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项社会政策,一般包括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险,享有社会保险既是劳动者的基...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台刊《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5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相比较的特色为:具补充性及排他性;具浓厚的社会福利性质,社会保险色彩较淡薄;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者被保险人的比率极高;退职者医疗制度融入国民健康保险;与老人保健接轨;与看护保险制度并行。在权限分配上,国民健康保险事务,原则上为国家事务,且由国家及地方共同执行,不过亦有地方自治团体的自治事务。至于费用负担方面,主要由国民健康保险费(或保险税)、国库及被保险人自付额共同支应。日本国民健康保险法制上权限划分与费用负担@蔡秀卿…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考察了南京市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的运作机制:对养老保险参保单位实行优惠费率制 医疗保险从大病保险和大病互助抓起 失业保险待遇与城镇职工同步提高 工伤保险从建筑业着手实行实名制 生育保险实行无差别缴费与待遇给付,并在分析现行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和固态化管理模式、逐步提高缴费水平和保险待遇、不断优化管理服务等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水平与功效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英国、美国和日本分别是福利国家型、自保公助型和东亚福利模式的典型代表。在寻求公平与效率平衡的改革主线下,三国都由最开始单独建立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到与其他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相融合,并建立由公共基础养老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养老金构成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尽管在资金筹集模式、筹集主体、缴费比例、待遇关联标准和替代水平等具体制度设计上有所区别,但三国都实现了政府与个人的责任共担,减轻了财政支出压力并满足了差异化的养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9.
2018 年 4 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以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在计算参保人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享受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利用保险精算模型,测度不同收入水平参保人的养老金替代率。结果显示,个税递延政策在缴费阶段税收优惠额度相对较小;在参保人按照税收优惠缴费限额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养老金替代率较低,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于参保人的保障程度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建议包括:根据参保人收入实施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税收优惠的公平性;同时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力度,扩大政策试点范围,充分发挥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沙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长沙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心理问题严重,选择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不强,养老保险基本处于真空等问题,从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养老保障水平,社会保险意识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征地补偿政策,提高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比例,完善"农转非"政策,创造就业机会,参与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目前我国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39。通过推导出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计算公式测算,发现目前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过小,个人账户在未来会存在收不抵支的风险。新农保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制,一开始就是实账,在收不抵支时,应主要从制度设计和运行上找原因,而不是让国家财政来承担兜底责任。因此,建议适时调整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同时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应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以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建立覆盖法定人群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保障公民未来的老年生活迫在眉睫。目前,中国全民养老参保工作已取得了明显进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有5 700万参保意愿偏低的“未保者”掣肘着基本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此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畅、流动人员与雇佣单位的劳动关系不确定导致前者的养老参保权益难以受到保障等问题,也成为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的障碍,“未保”“少保”“弃保”现象屡见不鲜。针对上述难点,适度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额、宣传基本养老保险的共济性作用以激励社会成员积极参保、建设更加灵活公平的参保机制、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和尽快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对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需要把握全国统筹的内在要求,同时选择阻力较小的统筹方案。在统筹方案选择上,应考虑渐进式方案带来的政策固化风险与调整成本,以统筹实施时点划分不同的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在分析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合理制度参数与给付标准设定等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多途径分担历史债务、建设垂直化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民的参保意愿,以甘肃省S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从农民期望的养老方式,缴费档次,养老金保障作用的发挥以及对政策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对S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除了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民对政府政策的信任度和认知程度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该从政府层面出发,设立有效的缴费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法律法规,调动农民的参保热情,提高农民的参保意愿,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得以持续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金支付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养老保险金是社会养老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但我国养老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各种风险最终都体现在支付风险上。在养老金的各种风险中,支付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养老金支付风险的原因及其防范机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这是我国解决养老金支付风险最根本的方法;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防范支付风险;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弥补养老保险的转轨成本;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加强养老金的征缴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的人口近六成分布在农村,我国亟待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新农保试点已经展开,但在实施中存在对新农保制度缺乏法律支持;定额制筹资机制不合理;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不大;养老金支付水平低;基金保值增值难;监督机制不力等问题。因此,应制定法律层次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实行动态的可调整的缴费机制;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建立支付待遇调整机制;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加大监督力度等法律保障措施,以保证新农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的养老压力加重。长期以来我国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这种"碎片化"的养老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影响到了人民的公平感和社会的稳定。文章基于2008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比较了现阶段我国在不同单位属性就业的人员在养老社会保障待遇公平感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进一步分析养老保障公平感与整体社会公平感的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的公平感优于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是否公平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感,以此说明目前的养老保险"双轨制"不仅没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反而加重了不公平感。  相似文献   

18.
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层次的实施,具有养老保险给付收入再分配性质和功能。文章提出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理论架构,包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功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系数联动;养老保险统筹给付适度水平检验,等等。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理论要素,构成了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理论框架。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收入再分配理论,是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选择、养老保险统筹模式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制定养老保险统筹方案的重要逻辑线路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孙立平的“过程-事件分析”为学术起点,基于国家与农民的视角提出新农保推行的“过程互动模型”,明确其层面、阶段和研究单位,尝试构建一个新农保研究的分析框架,用以观察和分析当下中国乡村正在推行的新农保及其背后蕴藏的国家一农民关系的新变化。研究发现,在新农保的政策制定中,农民的部分权益牺牲在中央-地方的博弈之中。农民的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缺少独立性,但理性化趋势明显。新农保推行过程中国家-农民间的互动彼此形塑,一方面是政府向服务型转型,另一方面是农民自身权益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