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科技成果及其转化进行了概述性介绍,对其与可持续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在科技投入、科研与成果转化环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科技成果推广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技术平台缺失,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资金平台不完善,成果转化资金不足;转化中介平台不成熟,推广体系不建全。提出了建立科技平台需从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树立市场化观念、为平台设立优惠的政策几方面入手。探讨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战略重点在于:加强技术平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建立良好的资金平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可靠的人力资源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建设;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成果转化机制、成果转化基金和成果本身存在的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稳定、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加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如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等。旨在为我国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审视和回顾近年来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环境,总结和分析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诸多因素,并结合农业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体会,在理论上客观地评价了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就如何实施转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种成果交易的制度安排。它可以按照交易界面位置不同分成企业自行研究转化、研究机构后续开发、成果转让、企业提前介入研究、研究机构自行研究转化等五大类。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既需要经济支持,也需要法律保障。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职责不明、成果转化资金无保障以及农民对科技成果转化配合不够等诸多问题,应当完善相关立法,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既快又好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 4个主要问题 ,提出着重从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角度促进新世纪农业科技转化的思路。这些机制包括 :开放的农业科研机制 ,信息传递机制 ,利益驱动机制 ,农业风险投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经济要从外延式扩张阶段转变到内涵式持续增长阶段 ,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转化 ,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科技体制、农业系统及政府方面的限制 ,转化率低。为此 ,必须改革科技体制 ,打破条块分割 ;改变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建立政府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 ;健全科技风险投资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化:困境表征与破解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投入的不断加码,当前农业科技贡献率与成果转化率却陷入“双低”困局,并呈现出科技供给旨趣错位、体制机制陈旧固化、协同创新与集成转化水平不佳等“内卷化”特征。对此,在厘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的理论逻辑与发展脉络基础上,提出应在科研选题立项和科技人员考核评聘方面进行科研评价体制重构,在收益分配与风险共担及成果转化激励方面进行内在动力机制重构,在企业主体培育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成果转化主体重构,在农业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整合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体系重构,为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研体制不顺、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特性的制约、农民对科技成果需求不足和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弱化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农业科研体制,提高农民需求和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六项要素解构体系,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新型指标体系,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与实践数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及其环境,从创新、应用和支撑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技术团队、研发成果、生产条件、需求市场、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六大要素及其指标体系,并对重庆市近五年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了测评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近五年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由技术与成果要素组成的创新维度增长幅度最为显著,是当前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厘清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进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相匹配,对于生态功能区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地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相结合,深入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依据ROC曲线检验模型效果和界定最佳预测阈值。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的Youden指数为32.7%,对应的预测阈值为0.41,模型效果较为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规模、承包土地规模、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归属认知、村庄地形、村庄类别、租金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合国际上电水动力学EHD(Electro-Hydrodynamics)强化传热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在电场力作用下流体所受到的各种力及其对单相对流传热、沸腾传热和凝结传热的影响,给出了EHD强化传热的基本方程,并对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EHD强化传热的复杂性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等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从内涵属性和外延要素两方面对科技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及其转化等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其中外延要素的界定和相互关系通过其邻接词集合的交集考察概念间的相容与相斥,并通过对中心词(概念)与邻接词相关度分析,从纵向进一步对科技成果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其结果验证了内涵属性界定。为规范高校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率等指标的统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合国内外EHD强化沸腾换热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电极的形状,位置,材料和极性对EHD强化沸腾换热的影响,并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国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HFC-134a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的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为切入点,归纳阐述了我国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四大特征,通过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将17个二级指标提取的科研院校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投入、科技成果本身的成熟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四大影响因素构建我国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最后针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理念、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支持方面提出提升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福利保障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符合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制度的转型发展大国国情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内涵、内在结构、整体发展思路、原则、具体选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整体落后于实践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实施方案的重现和经验概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问题的研究不足,还需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语义迁移研究文献,将当前的语义迁移研究概括为词汇语义迁移、命题语义迁移及概念迁移三大类,从中归纳出六大类语义迁移证据,并对六大类语义迁移证据作了尝试性解释,从而描绘出目前对语义迁移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语义迁移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污染产业国际转移日益频繁,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依据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基于M&W污染密集型产业分类方法,利用中国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对外贸易、FDI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FDI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环保政策对于防范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是积极有效的。依据研究结果,从环境规制视角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