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个别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规模化商业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4年保持迅速和稳定增长。同时,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应该产业化、是否应该标识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看,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可以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即转基因作物可以产业化。因此,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学研究应该由实质伦理转向程序伦理,建立一种合理的程序伦理,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行科学与有效决策,并规范管理,使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实质伦理主要是研究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是否应该做,而程序伦理重在研究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该如何做。在当前的境遇下,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学研究应该由实质伦理转向程序伦理,这种转向有其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建立以伦理治理为核心的程序伦理,包括明确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伦理治理的主体,研究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伦理治理的依据,确立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伦理治理的主要内容,建立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伦理治理的商谈伦理机制,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行科学和有效决策,规范管理,使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食品的伦理问题和公共政策作为当代科技伦理与生命伦理学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密切关注。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层面,而在社会学、管理学尤其是哲学/伦理学层面则相对薄弱。毛新志教授的新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与公共政策》从哲学/伦理学层面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转基因作物/食品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方法借鉴。作者从事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与公共政策的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在有关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非议与争论中,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生物安全性、主粮安全性,以及是否强制标识、是否应进行人体实验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后果论、义务论及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等对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进行分析,进而作出是否符合相关伦理理论、伦理原则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历经10年有余。从纵向的发展方向,通过归纳和内容分析法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学术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依据。而通过解构的视角可以得出其理论展开呈现出"生物安全性""产业化取向""具体政策选择"3个阶段性的特征,这3个特征分别成为了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理论研究呈现出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四大学科视域;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理论建构研究,还有待在转基因作物定义的界定、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定位、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发展的战略审视、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公共政策学的思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不可行性论证"5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有利、尊重和公正等伦理原则出发,从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产生恶性杂草、物种单一性的危险三个方面,对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伦理分析,认为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伦理学上是得不到辩护的。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伦理问题备受关注。笔者在分析了产生这些伦理问题的根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伦理原则,以期指导转基因作物的伦理实践,从而保证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应用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有利、尊重和公正等伦理原则出发,从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产生恶性杂草、物种单一性的危险三个方面,对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伦理分析,认为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伦理学上是得不到辩护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面临广泛争议,转基因作物产业已经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技术研发创新与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还存在着原始创新少、产业化推广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围绕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未来我国在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上应进一步加强共性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并积极适度地进行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与转基因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等科学问题以及如何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作为科学家应该向公众、向政策的制定者来传播科学家自身关注和从事的科学问题;应该加强对科学家、公众及大众媒体、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三者关系的认识、交流与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科学家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必须遵守相应的科学伦理规范和相应的科学准则,必须严格自律。科学家要通过推动一系列的研讨和合作,探求相关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增强政府官员和公众对植物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重要性的认识,使全社会的公众来关注今天的植物科学和农业给未来的人类以及我们的地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外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即以伦理准则为中心的职业伦理和面向工程实践的伦理研究,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应当加强对工程实践的伦理研究。阐述了工程伦理的意义及特点,指出了工程伦理学的现实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与学生行政关系的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与学生间关系为行政关系。出于保护学生权益、规范高校管理权及高校与学生关系,高校与学生行政关系应予法治化规范。按权利影响程度,高校管理权应分类规范。影响学生重大权利的高校管理权的法治化路径为,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原则及制度的实体法规范、正当法律程序与听证程序制度的程序法规范、司法审查的诉讼法规范。其他者法治化路径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法规范、公开与参与的程序法规范、内部专业救济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发生的转基因稻米LLRICE601污染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健全的法律制度,使该事件的处理具有完善的制度保证。我国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制度缺乏和执法不严的问题。我国应构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安全评价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救济赔偿制度,实现转基因作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部门管理职能逐渐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过渡,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如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利益冲突及法理与情理冲突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部分公共部门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主要与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价值追求、行政体制自身不足、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诱导及监督约束机制的不足等成因相关,要解决公共部门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难题,需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有效处理伦理制度化和制度伦理化及其相互关系;倡导与践行高薪养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教育;加强公职人员自身伦理信念教育,提出自律要求;建立治理主体多元化参与和程序公开的阳光行政体系,在全方位动态监督与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和激励公共部门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是把基本社会道德规范推广到自然界并把生态平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价值加以重视 。本文分析了这种伦理审视环境法的必要性,论述了环境法与伦理之间的两层关系:从价值层面上,环境法应服从伦理评价和伦理价值取向;在规范层面上,环境法与环境伦理是互补的不同规范。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伦理审视的可能性。最后,文章指出了伦理审视环境法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用什么伦理审视的问题,即伦理模式的选择问题;第二,伦理审视环境法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制度伦理建构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制度伦理化"或"伦理制度化",而应当被理解为对制度自身的伦理属性以及对制度在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的反思、批判与重建。制度伦理构建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它一方面表明制度的伦理基础的现代变革,另一方面表明制度必须在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起着主导性的规范作用。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平等地保障现代个体的自由与权利,而对那些可能损及他人自由与权利的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则是其主要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底线伦理不断受到冲击。梳理近年来底线伦理的研究成果,指出底线伦理在概念、特征、内容、建构以及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德育教育、和谐社会、全球伦理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异同,提出今后国内底线伦理研究应避免虚无化、极端化、狭隘化、唯底线伦理的错误倾向,加强基本问题研究,深化对马克思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的研究,拓宽底线伦理研究的论域,为应对和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伦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诸多社会问题都与现代社会祛除伦理的社会机制有关,而首当其责者正是现代伦理学本身。后现代伦理学指出了现代社会三大祛除伦理的社会机制,作为其指导思想的恰恰是现代伦理学中公认的理性、主体性和世俗性,而这三者本身就是现代伦理学内在矛盾的根本原因。后现代伦理学从伦理现实和伦理学理论两个层面对现代伦理学进行的批判,预示着未来伦理学发展的方法或方向。发展伦理的一些新近成果也为后现代伦理学研究方式的生命力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