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城市化”研究,应当超越单一的城市视角,发现农村,扩展城市化研究的农村视角。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的农户分化为脱离土地阶层、半工半耕阶层和贫弱阶层,与之相伴随的是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庄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工作生活需求、婚姻挤压和教育竞争等成为推动农民城市化的动力。农民城市化方式是农民家庭有主体性的策略选择,呈现出主动脱离型、动态调整型、被动跟随型等农民城市化的基本类型。农民主体性的“渐进城市化”模式是建立在“半工半耕”家庭生计模式和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实现“人的城市化”战略目标,应当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推动农民进城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返乡权。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流动和分化不断增强。在农民分化结构中,离农户逐渐脱离农业和农村社会完成城镇化进程,而占农户中绝大多数比例的半工半耕农户和纯农户仍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依赖性,小农经济依然是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的经济基础。农民分化促进了小农经济转型发展,中坚农民与老人农业有机结合的乡村社会和农业经营结构,既促进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去内卷化,同时也再造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秩序。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要重视农民分化的社会经济基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增强对进城农民的吸纳能力,同时发挥中坚农民等多元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对农民家庭生计和就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中西部地区农民以家乡县 城为空间场域的就业和城镇化实践的经验调研,从农民家庭生计转型及其分化视角,立足农 民家庭及其主体能动性,考察农民县域城镇化实践对家庭生计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 机制.研究发现,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为离农户创造 了更多就业机会空间,促进了城镇化目标的完成;缺乏产业支撑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没 有为“半工半耕”农户提供稳定和充分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了进城农民就业和家庭消费负 担,并没有改善农民家庭生活完整性;纯农户处于城镇化起步阶段,县域城镇化发展促进其 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及农业收益的增加,但是也增加了家庭经济的消费负担.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发展应立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原则,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之间协调发 展,改善农民生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乡—城”迁移假定农民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假定遮蔽了实践中农民迁移方向的多元性,阶层分化是基本影响因素。以武陵山区龙马乡为例,田野调查发现公共品供给贫困,农民普遍要求迁移。然而实践中农民迁移路径受制于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本和可持续生计来源,不同阶层农民的迁移路径呈现层级性。农民迁移在目的地上表现为从城镇、中间集镇到中心村的地域层级,各迁移路径性质分别是非农化迁移、过渡性迁移和农村内部迁移,这种农民迁移实践可以归纳为“层级迁移”。层级迁移是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民迁移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阶层分化具有我国阶层分化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加剧了农村的社会流动,加之农民市场化意识的增强与职业选择的自由化,使农村呈现出阶层分化的状态。这种分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受复杂民族因素的影响,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尚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性严重制约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形塑"中间大、两头小"的理想阶层结构就需要重视对中间阶层群体的培育,缩小贫富差距,以助于实现农村社会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半工半耕”的区域差异与农民家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并渐趋稳定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家庭主要的经济模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决定了“半耕”的状态,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则决定了“半工”的状态。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区域差异塑造出了强弱有别的、差异化的“半工半耕”形态。“半工半耕”的强度直接影响了农民家庭的资源积累能力,奠定了农民家庭发展的基础。经验视野中的“半工半耕”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意涵,它不仅是理解转型期农民家庭和村庄社会的重要维度,而且也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7.
农民阶层分化引发农民在利益诉求、社会心态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对农村干群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阶层分化导致相对剥夺感的滋生,加剧了底层农民对干部的信任危机;利益诉求多样化与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的矛盾,增加了干群矛盾甚至冲突的可能;阶层固化引发的社会问题,造成了农民对干部心理的疏离。面对农民阶层分化给干群关系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要采取健全各阶层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培育和扩大农村中间阶层、加强对农村各阶层的利益整合、加大对底层农民的扶持力度等策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农业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明确农业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农民在此过程中分化成为了城镇定居农民、半工半耕农民、中坚农民和小农户四大群体。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和农民分化的基本结果,提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政策取向:未来应当以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基本内容,同时注重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和农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所有制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无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尝试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做出一些分析,试图为农村的政治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速当代农民群体分化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整体分化的诱因和特征的分析 ,提出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 ,应及时、科学地研究农民分化的特征 ,全面正确认识农村和农民 ;应高度重视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社会各阶层影响的宏观调节机制 ;正确处理农民阶层分化中的利益关系 ,科学制定和调整有关农民的政策 ,加速农民阶层的分化 ,这是事关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法和归纳法,梳理国内学者研究城镇房价收入比和城镇居民基于住房的分层后,可发现国内学者从农村房价收入比和从住房角度研究农民分化很少。计算农村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和高收入5个收入组的房价收入比,估算5个组别家庭现实中自建房需要的大略时间,然后将农村高收入组别家庭收入与城镇的中等收入组别家庭收入做比较,可判断高收入组别家庭在城镇购房的可行性。基于农村适婚年龄和低收入户的建房时间比较可判别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自建房的可行性。基于上述判别,将农民分成主要家庭成员在城镇购房居住阶层、在农村建新房居住阶层、放弃在农村建新房居住阶层3个群体。得出结论:农村人口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收入的分化;3个阶层的选择体现出农村中以"小"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优质资源单向由农村流向城镇,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农村和全国整体经济的长久发展;放弃建房人口在住房分化中向上通道基本闭塞。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是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而合理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有助于这一转变。以乡村行业人数统计为基础,参照国外职业分层标准,依据享有经济权力、社会资本的差异把转型期农民分为8个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农村社会处于分化的初级阶段,各阶层仍未真正脱离农村,阶层边界不固定,行业分化和区域分化不平衡,阶层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对转型期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有利于执政党对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认知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
承包地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的保障,但农民始终面临将土地兑换成现金的巨大诱惑与冲动.即使是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民的土地,大量失地的农民若无法被城镇有效吸纳,仍然滞留于农村,就将演化成一个庞大的"贫农"阶层.由于土地流转而带来的新的社会分化将可能产生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引发农村社会阶层甚至阶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农业规模化转型与农地土地加速流转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与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通过泉村的案例调查发现,农民对农业规模化转型表现出不适应,呈现出规模化经营与小农经营的张力,在这过程中农民既没有完全离乡也不愿放弃土地依附,而是被迫卷入到资本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当中。频繁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出现明显的阶层分化,上层农民与下层农民出现了空间与心理上的区隔,这种区隔也加大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张力。面对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首先,需要构建组织化的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民的组织化。其次,要发展服务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最后,面对传统村庄共同体的解构,需要再造新的村庄共同体,弥合农村社会的分化与失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为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的职业结构、经济收入和利益关系结构的分化,农民阶级内部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云南农民的阶层分化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呈现出若干过渡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对媒介控制和使用权利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的阶层及其对媒介的控制和使用情况可划分为三类 :拥有媒介的控制权 ,引领媒介发展潮流 ,决定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势阶层 ;拥有媒介的使用条件与使用能力 ,具有主动的媒介接近意识 ,善于利用媒介满足自己需要的中间阶层 ;缺乏使用媒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的弱势阶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代中国,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引起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显著变动,阶级阶层分化和群体化、社会流动加快、各阶级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不断加深的趋势日益凸显。这种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既表现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本面,又对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党在执政基础问题上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协调阶级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的社会基础;创新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促进阶级阶层的有序流动;构建有利于党的执政基础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虽然不可避免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分化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利的。主要体现在:利益分化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利益分化打破原有利益格局,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利益分化推动阶级阶层的合理化和阶级阶层内部整合;利益分化促进社会民主和社会规范建设以及有利于及早发现矛盾并把其消灭于萌芽之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深刻历史变革,农民分化愈演愈烈。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农民分化的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的农民分化主要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来实现的,就转移模式而言,比较公认的有三种,即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和复合转移模式。农民分化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宏观层面的经济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和完善的制度对农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而微观层面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农民分化的影响颇受争议。最后指出了农民分化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妇女就业的微观过程,从家庭整体性视角解读其就业模式及其劳动力配置的一般性意涵,立足武汉远郊村妇女劳工队的实践经验,发现嵌入非正规就业市场中的农村留守妇女践行半工半家的就业模式,表现为家庭事务优先,兼顾个人非农收入.这一就业模式是由非正规就业的在地化、灵活性与互助性形塑的,其根本上取决于妇女家庭角色分工及其家庭发展需求.半工半家作为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配置的新模式,是半工半耕结构的延伸,推动家庭现代化转型与城乡关系有机互动.基于此,需重新审视女性非正规就业问题,其不仅形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以维系社会稳定,同时作为新的家庭再生产模式成为城乡互动的弹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