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枫桥夜泊》四个英译本为例,从主位推进模式探讨中国古诗翻译,认为在古诗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应当关注诗词所呈现的主位推进模式及其体现出的语篇效果,应尽量顺应原诗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2.
语篇与翻译的研究和相互作用逐渐成为译学中的焦点问题。语篇类型是篇章语言学的核心要点,对等式是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Reiss提出了对翻译中的语篇类型的研究。翻译的语言学研究一直在翻译理论中占主导地位,为了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各主要语言学理论都运用于翻译研究。其中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是最有影响力的语篇分析模式。而语篇类型影响翻译策略,这一概念已被广泛认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对原语语篇的体裁和语域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影响翻译过程中各个变量的作用。在此通过分析体裁、语域、互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所构成的体系,进一步解释语篇层面翻译对等的重要性,克服文化等因素的干扰,力求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礼德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为众多翻译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他们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 ,取得了较大成果。休斯通过译文和原文的语域分析以确定译作评估模式 ,区别了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贝克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包括语篇和语用方面的对等 ;哈迪姆和梅森将符号层的语篇模式融入其翻译研究 ,实现了语篇翻译研究的符号学转向 ,代表了更广泛广阔的语篇翻译观。个案分析显示 ,语篇翻译模式操作性强 ,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批评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当然 ,这一理论也存在不足 ,需要完善 ,若能将语篇翻译的内部系统与更广阔的外部系统如政治、文化语境等结合起来 ,它必将展示更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从情景组合论角度出发,对古诗,尤其是古诗意境的英译进行分析,指出在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适当发挥"有限的创造性",通过增补、置换或删减小情景等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再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翻译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英译语言精炼的汉语古诗,更需要结合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及文 化语境三个方面的知识仔细解读原文,才能用译入语努力再现译出语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6.
由于交际双方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语言构成的语篇或文本因语义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有严格意义的对等,翻译和翻译的方法只能是动态的,因此"对等"也只能是动态的。关联理论是译者和译语接受者阐释语篇时的依据。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篇翻译的动态对等模式可为翻译过程中话语与语境假设不相冲突时进行系统切换,两者冲突时进行调变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活动中,对等是所有翻译方法的目的。等值是一个难于操作又很难取得一致意见的概念,中外翻译理论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此有过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篇分析应用于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而其强调的经验功能及文化语境也为分析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个译文与原文的不对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等性是翻译质量的一个根本方面,翻译质量评估中应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考虑对等。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源语篇(ST)和目的语篇(TT)之间的对应,考虑源语篇作者的意图,同时产出的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相比于信息性语篇的翻译,文学翻译涉及多个因素,包含基于译者概念预设和文化预设的阐释,故应主要以原文与译文的语用及功能上的对等来评估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9.
翻译即是以译文语篇呈现原文语篇.连贯性是语篇的根本特性之一,所以译文语篇应具有对等的连贯性.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以语篇为翻译单位的翻译实践中,从文化角度出发,借助语篇分析的连贯理论,探讨译文对译文读者是否连贯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san提出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归纳出意境诗的语类结构潜势,旨在有效描写该语类的结构特点.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认为,主要语篇(必要成分)是语类的核心语义成分,是确定语类归属的唯一标准.在对意境诗的语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物境诗的主要语篇是美,情境诗的主要语篇是情,理境诗的主要语篇是理,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意境诗的语类差异.主要语篇作为语义表达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体,当它直接映射语类特点时,语类和语域之间是一致的;相反就是非一致的,即马丁所称语境隐喻或虚假语类.  相似文献   

11.
从文献上看,许多中国学者对中国古诗的英译文研究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被用来分析诗歌以及诗歌的英译文,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功能分析法.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一诗的几种英译文作了语篇功能分析,主要分析了各种英译文的衔接系统.其目的是:(1)通过语言学分析来解释汉英翻译中存在的某些现象,比如"对等"、"相似"以及"三美";(2)透过分析帮助我们揭示译文和原文以及各种译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与汉英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人是线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中国人是综合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这种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反映在语篇上则表现为篇章结构、语篇的黏合手段和语篇的文体色彩等方面的不同.为使译入语读者得到近似于源语读者对于原文的那种审美心理感受,我们要大胆摒弃传统的忠实于原文风格、忠实于原文内容的翻译原则,积极采用语篇重构的翻译策略,以实现翻译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3.
主位推进理论是研究语篇翻译的有效工具。以《时间简史》第十二章翻译为语料,从段落和句群两个层次探讨主位推进模式在英汉科普语篇翻译中的应用,指出了在科普翻译实践中,译者在生成语篇时,可以通过保留或部分调整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以求实现与原作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4.
及物性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比较古诗《春夜喜雨》原文及其三个译本的语篇特点,从而得出翻译时最大程度上与原诗的过程类型达成对等,可以更好地传达其内容与思想,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篇方式是意义的主要表现手法,语篇方式语言单位的切分和互文性研究,即同一语篇方式形式对等的语言单位和语义对等的结构单位两种区分,强调局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关系,是语言认知与交际的经济手段,拓宽语篇分析与翻译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 ,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 :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 ;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 ;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语境制约下的语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指的是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被另外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语篇材料所代替.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是语篇,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材料在同一整体语境中意义和功能的一致.本文旨在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来分析语境在语篇翻译中的制约作用,并通过实例来反映语境制约下的语篇翻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理论为基础,从词汇语法层面的语篇元功能出发.通过对一则英文会讯和它的两篇汉译文的主述位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翻译实用型语篇时主住选择的不同对源文与译文在构建经验意义时的对等程度的影响,同时证实了英汉实用型语篇的纲要式结构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对等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含蓄隽永、高度凝练,意境丰富精深,是我国的文化珍品。这就使得古诗英译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对等,更要跨越时间和空间造成的文化障碍,在目的语中再现原作的文化精神和美感。  相似文献   

20.
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被很多学者推崇为评判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以及翻译的最终目标。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翻译实践中,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医翻译中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往往难以兼顾这一问题。“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翻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词、语句、语篇翻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