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方言与老乡认同的区域跨文化心理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乡认同的核心是社会文化认同,而社会文化认同是以语言认同为内核的。方言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因此方言认同与老乡认同是区域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区域心理学视野中,方言是研究区域文化和区域心理差异的核心,它背后载负的更多的是区域文化心理问题。区域心理学视野中的方言与老乡认同问题研究将缩小区域文化心理差异,扩大区域文化心理和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以卡斯特的网络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对央视东莞扫黄报道及其所引发的网络反应进行了文化分析,剖析了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转变和实质。研究发现,与央视通过议程设置,推动合法性社会认同塑造不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中的草根网民群体,却致力于建构抗拒性社会认同,以打破主流媒体所塑造的合法性认同的支配性机制。这种合法性认同与抗拒性认同的对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流媒体与民间社会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前中国社会认同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3.
在对文化认同进行明确界定之后,以文化认同形成规律为基础的三个假设为前提建构了以基本价值观念为内容的文化认同机制假说,进而以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史中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化为例论证与解释该假说。最后,根据文化认同机制假说提出了以人格完善为基本价值内核的文化认同取向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以某种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历史过程。本文从文化视角审视全球化 ,揭示文化全球化的实质 ;追溯中国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面对文化全球化 ,我们应该提升文化自觉 ,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如何消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误区",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极具活力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文化的概念入手,在理论层面阐释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的趋同性,可以得出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的科学结论。这是一个科学的抉择,也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内核,国家与其域内的族群、地域等群体在文化认同中呈现"一体多元"的面貌。分裂势力的认同政治试图在文化层面上消解国家文化认同、挑战国家统一。原生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理论范式均分析了文化认同与认异在分裂主义认同政治中的形成与作用。以此为基础,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隔离不断发展,进一步导向群体对立。在精英势力的政治动员中,最终可能成为分裂主义的基础和动力。所以,加强国家文化认同建设,无疑是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赴韩朝鲜族劳工群体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跨国族群认同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 赴韩国务工的朝鲜族的认同呈现国家认同在加强、民族认同在清晰、跨国族群文化认同在增强的特点.影响国家认同加强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性适应的困难和中国的快速发展,影响民族认同的主要因素是业已形成的群体差异和社会适应的困难,影响跨国族群认同的主要因素是韩国文化辐射力的增强.研究表明,如何应对跨国族群文化认同将会成为跨国民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认同长期以来都是民族心理、社会心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当今民族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认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心理人类学为视角,将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解构为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和民族心理趋同性,并分析这三要素如何影响民族认同的变化。再将这三要素重新建构为民族认同的两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即内隐层面的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以及民族心理趋同性和外显层面的民族行为卷入。根据对民族认同的解构与重构,提出民族认同的实现路径为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同时,以文化-心理一致性理论为依据,认为民族认同也是文化-心理一致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往往容易引起冲突,从而造成员工心理契约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员工心理契约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跨文化组织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有效规范员工行为,降低契约成本,提升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这种跨文化比较包括契约内容、价值认同、价值取向以及违背成本等。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应盲目借鉴国外的管理方式,而是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建立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关键、以发展为保障的心理契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自然环境相近,文化面貌基本相同,文化认同的基础深厚。用区域文化认同来支撑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经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这需要夯实文化基础,推动文化心理重构,建立区域身份认同,凝聚文化特色,加强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研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比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和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最终,通过一种深层结构理论,即一种普适性理论将会把它们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沿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得出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理论。文化心理学主要遵循社会人文科学模式,研究文化与人的活动、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分别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并将通过建构一种更高级的深层结构,沿着对文化整合思考的理论方向进一步发展,最终将文化真正整合入主流心理学中。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时代的大趋势,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推动那个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首先,社会文化心理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动力;其次,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决定那个时代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内容;第三,党的文艺路线永远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指路明灯;第四,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激发当代文化产业的创意火花;第五,动态的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文化产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本文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心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及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人文转向之产物,重视对不同文化群体或个体心理差异的研究,要求把文化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以摆脱西方科学主义倾向心理学因排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理论困境。但是通过对其理论假设的分析发现,文化心理学也潜藏着制约其发展的危机,如果不对这种危机进行清楚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那么文化心理学也将陷入自己预设下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的文学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国华裔文化心理成长的演绎史。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经历了一个由全中化到倾美化,再到中美融合的发展演变过程,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从19世纪中叶的淘金热时期第一批移民大批进入美国,到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的推出,再到20世纪下半叶中美关系的推进,中国的实力及中美之间的交流都对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其文化心理在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趋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一直是主流心理学争论不休的话题,新兴起的文化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各自提出了新的文化观,进一步阐释了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角。进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都对文化提出了独特的解释,都认为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两者在关注的视角、建构观、研究方法及范式和文化范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化身份与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性和根本性特征,对于理解和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傣族著名英雄史诗《兰嘎西贺》对印度经典神话《罗摩衍那》的变异与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展示二者的亲缘关系以及傣族人民进行的民族性加工与创新,探究傣族的文化身份与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与认同的基本概念,同时引入了欧洲文化认同这一成功范例。欧洲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外延是由欧盟内部提出的各项文化报告和政策进行书面确定,包括共同的民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相同的语言起源等。在此基础之上联系我国实际,从欧洲文化认同的成功建立中汲取经验,为解决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认同危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晚唐文人求仕心理与其所处地域密切相关。距离长安越远的文人,其求仕所占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无疑就越大,这自然加重了求仕心理压力。开明的地域政治氛围有助于文人产生积极求仕之心,封闭专制的地域政治氛围常常会压制甚而扼杀文人求仕心理。地域文化因素作用于某一特定地域文人求仕心理最为明显,它直接影响文人求仕心理的生成:文化发达地域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促使文人眼界开阔,易识仕进之途;闭塞的地域环境由于文化信息交流不畅,往往使得文人仕进准备不足,甚而会挫辱其求仕心理。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并不能等同于文人个体经济状况,其对文人求仕心理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