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陵及奉陵邑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境内,包括祖陵及祖州城、庆陵及庆州城,为辽代帝陵。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田村实造与小林行雄合著的《庆陵》,是一部内容丰富、门类繁多的综合性学术报告,涉及考古学、美术学、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宗教学、文献学、语言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等学科。我们在翻译和注释《庆陵》的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拟定了一些原则,兹简要说明如次:一、原著译名为《庆陵:位于东蒙古的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的相关考古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庆陵》原著”),我们根据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负责人的相关建议,将书名改为《庆陵:内蒙古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的考古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庆陵》中文译注本”)。  相似文献   

3.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1,(4):F0003-F0003
辽上京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其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博物馆外形以著名的辽祖州石室为原形,正厅8根汉白玉柱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雕刻辽代佛教妙音鸟。  相似文献   

4.
辽上京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其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博物馆外形以著名的辽祖州石室为原形,正厅8根汉白玉柱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雕刻辽代佛教妙音鸟。直径2米的馆徽以该馆镇馆之宝——契丹银币为原型制造,银币上面刻有"天朝万岁"四个契丹大字。博物馆整体建筑风格既传承了辽文化的神韵和精华,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  相似文献   

5.
辽代9帝的5座陵寝中,除乾陵、显陵2陵因考古工作不足、陵寝建制不齐备外,从祖陵、怀陵和庆陵的陵址卜选原则、陵寝朝向、陵园结构与建筑布局、地宫形制及崇尚厚葬的丧葬习俗来看,辽代自"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政策出台后,陵寝制度建设也经历了从借鉴学习、逐渐发展到有所创新的完善过程。辽代丧葬文化在对中原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坚守着游牧民族的诸多特点,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盱眙县城北的淮河之滨,有座淹没在水下300年之久,如今又重见天日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这座朱元璋祖父、曾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也是目前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帝王陵墓。 明祖陵原有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城墙有三道,分“外罗土城”、“中砖城”、“内皇城”,城内有正殿,殿后有甬道直通陵寝。此外还有祠祭署、陵房、殿、亭、阁、署房、宫私宅地一千余间。漫步陵园,神道上21对大型石刻象生相对而立,气度恢宏、蔚为壮观,当为明祖陵精华之所在。虽沉没在水下300多年,沧桑更替,可石象花纹依然  相似文献   

7.
位于辽代五京之首的,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上京遗址,是在本世纪初发现的,经由法国人牟里实地考察后确认。辽上京遗址(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1华里处)遂成定论,为中外学者所公认。辽上京遗址的发现,是辽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使辽史研究中一些疑如烟云的问题,开始明朗化,并有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对上京周围的辽遗址及建筑址的发现、研究提供了极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辽代真寂之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二十公里后召庙。真寂之寺修建在桃石山的山体东南面陡壁之上。其地共发现洞窟三个,其中中窟规模较大,面阔6.5米,进深5米,  相似文献   

9.
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饶州是辽代为安置渤海国移民而设立的一个州.不但具有辽代一般州城的基本特点,而且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这体现在饶州的城镇布局以及发达的冶铁业等各个方面,本文对饶州城址的特点与功能进行归纳与总结,能够以点带面,对促进辽代中小型城址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朝立国垂二百年,先后传了九帝,除世宗、景宗和天祚帝而外,其余六帝死后都葬在属于契丹本土的赤峰北部。长期以来,由于地望的偏僻和观念上的偏见,学界对辽陵的情况很少关注,除了十分有限的几篇考古调查报告,几乎不见有专文研究。发掘和清理北方民族在祖国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不可忽略辽陵这一重要内容。故本文拟就赤峰境内的辽陵状况作一概述,以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明显陵     
《可乐》2008,(10):2-2
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明代帝陵,也是明代一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帝陵。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  相似文献   

12.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的桥山,相传它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园。黄帝陵的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陵被列为全国古墓葬第1号,人称"天下第一陵"。  相似文献   

13.
东汉明帝为隔绝南、北匈奴"交通",防止南匈奴贵族极少数人员叛逃漠北,于永平八年(65)在五原郡曼柏县设立度辽将军府及度辽营,度辽将军府驻地在曼柏县城。关于曼柏县城的地理位置,学界歧说纷呈。从军事考古学的角度展开田野考古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对相关区域古城遗址和自然地理形势的实地考察,可以肯定曼柏县故城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黑庆壕村西的黑庆壕古城,度辽将军府位于黑庆壕古城西南部的内城中。  相似文献   

14.
明代前期黄河治理以保漕为中心,实行北堤南分的治河策略,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张秋运河的安全,却使黄河中下游河患由河南转向山东、南直隶境内,淮泗地区受灾,明祖陵、凤阳皇陵、寿春王陵开始受到洪水威胁,护陵政策提上日程。护陵政策作为一项政治方针,要确保“龙脉”不损,“王气”不泄,维护皇权威严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政策贯穿了整个明代中后期。护陵策略的施行使原有治黄方略不得不做出新的调整,治河者从保漕任务转向护陵、保漕兼顾,从而陷入政治、经济两大掣肘,左支右绌,最终导致河患加剧,治河遭遇瓶颈。区域内的百姓常遭水灾,经济凋敝,流民四起,动摇了皇朝的统治根基。明代中后期护陵、保漕方略影响了黄河治理、经济发展以及民生稳定等多个方面,折射出人文政治因素在治河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代祖州城 ,是辽太祖耶律阿宝机的奉陵邑。祖州的遗存石屋 ,其圜堵是契丹语 ,汉译之则为囚室或监狱的意思。它囚禁的不是一般罪犯 ,而是那些犯上作乱的皇室成员。它约筑于保宁年间 ,在此囚禁的第一位皇族成员是宋王喜隐 ,皇太子浚也曾被囚禁在这里。石屋为祭神祀祖之地一说不可信  相似文献   

16.
巴林左旗地区在辽代以前一直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游牧之地,辽建国后,该地区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中心。除了畜牧业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制造业等多种经济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从而使巴林左旗地区在辽代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7月2日,赤峰市郊区当铺地乡大兴隆庄村民潘水在村北昭苏河畔发现一起古铜钱窖藏。市、区文博部门闻讯后派员实地考察,并将大部铜钱收回入藏。 一、窖藏情况 窖藏位于赤峰市北16公里大兴隆庄西北2公里昭苏河东岸边(见附图),东距赤(峰)锡(林浩特)公路(辽、金主要通道)0.7公里。昭苏河,辽时称辋子河,汇于英金河(辽、金时称落马河)后归流老哈河(辽、金时土河)。河东岸为平坦的耕地,窖藏  相似文献   

18.
陵邑是秦汉时期在关中地区帝陵旁建造的专供守陵、护陵和祭祀等需要的特别行政区。西汉关中先后有七座陵邑,其中咸阳原畔即有五座。西汉大兴陵邑之风有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陵邑之设对关中经济、文教、学术和社会风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辽上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上京遗址是辽代五京中最早建立的都城。始建于神册三年(918),距今已有近1100年的历史。是辽圣宗耶律隆绪(971—1031)以前的统治中心。  相似文献   

20.
大禹陵纪游     
步出绍兴稽山门,乘坐乌篷小船在汩汩流水声中约行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大禹陵。 禹陵位于会稽山。陵区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组成。从山麓举目望去,但见周围重峦争翠,飞云出岫,葱葱郁郁的绿树丛中,红墙耀目,飞檐凌空,一派雄奇壮丽景象。 进人巍峨的山门,沿台阶拾级而上,再穿过长长的甬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通石碑,上面刻写着三个朱红大字:“大禹陵”,笔迹遒劲,赫然醒目,此为明代所立的原碑。禹陵的左侧为大禹祠,创建于公元545年,也就是梁大同11年,原为一幢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可惜后来坍废了。今祠为近年重建,祠侧有禹井亭,祠前有碧水一泓,清澈见底,名为“放生池”。石碑前侧有一青石砌建的“鼓乐亭”,是古代祭禹时吹奏鼓乐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