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起于唐末五代的辽统辖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于神册五年(920)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始设丰州,军号天德军,治理呼和浩特地区达200多年。丰州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其人户俘自原唐代丰州、天德军等地。丰州官员一般为耶律氏与萧氏,主管当地军政、民政,并多受差遣出使北宋。在辽的治理下,丰州成为辽代军事要地与通衢重镇,其农牧业、矿冶业、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充分发展,开启了金、元丰州繁荣的局面。厘清辽经营丰州的问题,是研究呼和浩特历史文化不可忽视的内容,也具有辽代探究行政区划特点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辽朝疆域的北界,人们多依《辽史·地理志所记“北至胪朐河”,即今克鲁伦河。但是《地理志》的这一纪事,是《辽史》撰者的重大疏误,不足为据。本文依据《辽史》中有关史料,通过辽朝统一北方、开拓疆土,并在胪朐河以北建置州城,派官管辖和设立军事机构等措施,论证了辽朝的北界不是在胪朐河;并探讨了《地理志》之所以把胪朐河误记为辽朝北界的原因。依据《辽史》,本文指出辽朝疆域的北界,是在今贝加尔湖一带。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辽史》记载中 ,常常出现“斡鲁朵”(中原音wo -lu -du①)一词。“斡鲁朵”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为宫殿、阵营 ,是ordu的音译 ,在突厥语中意为宫殿、城郭 ,是orda的音译。② 在汉语中 ,把北方游牧国家君长的居所称为“牙帐” ,这大体上是斡鲁朵的同义词吧。在《辽史》里 ,把斡鲁朵 (以下为了与其它游牧国家的情况相区别 ,辽的ordo称为斡鲁朵 )当作“行宫”、“宫卫”的同义词而使用。③ 斡鲁朵是辽朝的中枢 ,把握其实际情况 ,在理解辽代国家体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辽史》卷 31《营卫志上》有关于辽代斡鲁朵的…  相似文献   

4.
《辽史·地理志》云:“永州…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太宗援石晋主中国,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我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也.’因移木叶山,建庙,春秋告赛,尊为家神.兴军必告之,乃合符传箭于诸部.”《辽史·礼志》亦载:辽太宗“幸幽州大悲阁,迁白衣观音像,建庙木叶山,尊为家神.”这两处记载同为一件事.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天显十一年(936)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石敬瑭自称儿皇帝,并将幽云十六州割与辽朝.辽太宗在这时候,假借托梦方式,将中原佛教信奉的白衣观音尊为契丹皇室家神.此记载给我们研究辽朝初期宗教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一作者于斯编《凡例》对书名尝有明确阐释:“地道静而有恒,故曰方;博而职载,故曰舆。……是书以古今之方舆,衷之于史,即以古今之史,质之于方舆。史其方舆之乡导乎;方舆其史之图籍乎。苟无当于史,史之所载不尽合于方舆者,不敢滥登也。故曰《读史方舆纪要》。”意味它是“以史为主,以志证之”的历史与地理揉合在一起的沿革地理学著作。此书最早的刊本  相似文献   

6.
辽代官制承唐仿宋,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对一些辽代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根据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宫廷日常物用服务类职官、侍奉役使服务类职官、官苑畋游服务类职官以及随驾差遣服务类职官进行考证,以弥补《辽史·百官志》记载的缺漏,并有益于学者对辽代宫廷制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西夏赐姓李氏一事在《宋史》、《辽史》和《金史》中记载不同,《宋史》载两次:唐贞观年间和唐末僖宗年间;而《辽史》、《金史》仅载一次,即唐末僖宗年间。史书对此记载有所出入与史书作者生存年代、王朝修史方式、史官态度以及西夏王朝自身的因素等不无关系。因此,对此加以考证,读史者在阅读史书时讲求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辽史》上的所谓斡鲁朵,在我国古代其它文献中,又写作斡里朵、斡耳朵、兀里朵、窝里朵、窝里陀等等。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曾对斡鲁朵的语义加以考证,指出这个词原来的词根具有“中央”的意思。由此转来,在狭义上意味着君长的住宅,即宫殿;在广义上,则意味着宫城。从《辽史·营卫志》的解释:“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宫曰斡鲁朵”,可以知道,《辽史》中的“宫”、“行宫”就是对斡鲁朵的译写。根据《营卫志》、《百官志》等处记载,辽朝共有十二宫一府,其中九个宫为九个皇帝所置,另有两个宫为操持政抦、权倾一时的应天太后、承天太后所置,还有一个宫为曾经势力盛极的皇太弟耶律隆庆所置。而圣宗时宠遇殊隆的汉人宰相韩德让“拟诸宫例”置一府。可见,这些宮的所有者,若非当时的  相似文献   

9.
“四时捺钵”是契丹辽朝的一种特殊制度。为保障契丹皇帝等人捺钵活动的正常进行,设置“随驾”禁卫安保、“随驾”物资供给以及“随驾”仪鸾典礼等诸类职官势在必行。此类职官《辽史·百官志》等文献缺载,仅见诸出土石刻文字资料。钩沉并利用石刻文字资料对部分捺钵“随驾”职官进行索引探微,既可弥补《辽史》记事之缺漏,亦能填补捺钵制度研究之空白。  相似文献   

10.
碑刻资料透漏出一些有关辽代法律方面的信息,为我们研究辽代法律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碑刻所见辽代法律形式。碑刻所现辽代法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刑名,罪名,科举考试,六条问事,土地法令,户籍管理,买卖与借贷关系,家庭,婚姻,继承等方面。碑刻所记辽代司法机构与司法官员,可以补《辽史·百官志》之遗阙。碑刻所载辽代诉讼与审判情况,为研究辽代法律实施与执行提供了重要佐证。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结合研究,得出辽代法律具有沿用唐宋,传承习惯;一国两制,南北二元;刑罚残酷,一罪数刑;民族歧视,同罪异论;注重执行,整饬吏治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契丹铸币上限,《辽史·食货志》载:“鼓铸之法,先代撒拉的为夷离堇,以土产多铜,始造钱币。太祖其子,袭而用之,遂致富强,以开帝业。”五十年前,郑家相作《辽钱考》,据当时所见钱币实物资料,维护《辽史》关于契丹铸钱始于建国之前的说法。同时代人袁寒云等也持相同意见。①但由于元朝官修辽史素有成书草率,考订  相似文献   

12.
辽代的部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族的成立《辽史》卷三十三《营卫志下》部族条所载作为太祖二十部 (称为国舅帐的拔里、乙室己二部除外 ,实际为十八部 )、圣宗三十四部各部的内容 ,当然是辽代游牧人户的编制。那么 ,辽代的部族 ,从脱离所谓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集团部族的本来意义 ,转化为专制国家的行政上、军事上的部族之区别 ,津田博士早已在《辽制度的两重体系》(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 第五 )中论述了。因而 ,圣宗三十四部固然是太祖十八部的大半 ,也与按照辽室意图人为编成有关。不用说 ,在这些部中 ,倒如乙室、品部等 ,是在所谓契丹八部称呼的条件下自…  相似文献   

13.
辽承天太后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中的杰出代表.《辽史》说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又“习知军事”.这是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历史人物,她的一生为辽的繁荣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辽承天太后生平辽承天太后,名肖绰,小字燕燕.统和元年(983),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关于承天太后的生年和享年,《辽史》中没有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契丹国母肖氏卒,年五十七”.《契丹国志》和《东都事略》都记载承天太后年五十七.《辽史》记载,“统和二十七年,辛卯”,承天太后“崩于行宫”.  相似文献   

14.
碑刻资料透漏出一些有关辽代法律方面的信息,为我们研究辽代法律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碑刻所现辽代法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刑名,罪名,科举考试,六条问事,土地法令,户籍管理,买卖与借贷关系,家庭,婚姻,继承等方面。碑刻所记辽代司法机构与司法官员,可以补《辽史.百官志》之遗阙。碑刻所载辽代诉讼与审判情况,为研究辽代法律实施与执行提供了重要佐证。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结合研究,得出辽代法律具有沿用唐宋,传承习惯;一国两制,南北二元;刑罚残酷,一罪数刑;民族歧视,同罪异论;注重执行,整饬吏治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金代曷懒水及与其相关的曷懒甸、公崄镇等问题,数十年前日本学者及更早一些的朝鲜李朝实学派学者都曾作过详略不同的考证辨析。但是,今人仍时有误指,故作此文进一步辨正。曷懒水之名始见于辽代。《辽史·兴宗纪》载,重熙十五年二月丙寅,“蒲卢毛朵界曷懒河户来附,诏抚之”,四月甲戌“蒲卢毛朵曷懒河百八十户来附”。金代则称这条河为曷懒水。《金史·世纪》、《金史·斜卯阿里传》都曾提到这条河。金在东北所设  相似文献   

16.
高福顺教授新著《教育与辽代社会》一书,以“教育”“辽代社会”两个关键词为主线,在系统探讨辽代教育的基础上,进而讨论教育与辽代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全书除“导论”外,共有七章,外加三篇附录。该书视角新颖、引用广博、完整周密,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撰述,堪称近年来辽史研究最前沿的研究论著。  相似文献   

17.
回回民族(以下简称回回)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考回回一称的历史:回回为国名。宋时即于中亚立国。据《辽史》载:“耶律大石率众西行,所历诸部有畏兀儿城及回回大食部”。 回回一称,实始于辽,当时契丹人对于穆斯林已有此称。《辽史卷三·天祚本纪》谓:当耶律大石西迁之后,即建国于毛维兰纳尔地区和塔拉斯河、楚河流域。这里也就是别于高昌回鹘的葱岭西回鹘。葱岭西回鹘人所信奉的伊斯兰教称为回回教。回回实为回鹘之音转,由此意引申为“回回国”、“回回寺”。  相似文献   

18.
《辽史》记载有8位“善医”官员,其中包含契丹人、汉人和吐谷浑人。辽代“善医”者虽然出身不同,既有皇亲国戚,也有卑微的下层民众,但却都因为其精湛的医术得到统治者的器重。他们或成为专门的医官,或为朝官、部族官、地方官。此外,石刻文献和《契丹国志》也提及有“善医”官员数位。从“善医”者的仕进看,辽代医者的社会地位还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9.
《辽史》成书较晚,撰于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中书右丞相脱脱受命任纂修辽金宋三史都总裁,欧阳玄等人任总裁官。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分撰《辽史》。但这并非首次撰写辽史。在此之前,金朝曾两次纂修《辽史》,但成书而未曾刊行。辽朝也曾设立史官,撰写起居注、日历、实录等,以耶律俨纂修的《皇朝实录》为最,达七十卷。至元纂修《辽史》时,耶律俨的《实录》与金朝陈大任的《辽史》尚存,遂成为重要依据。由于当时元政权将覆,财政又十分困难。没有大力搜集史料,仅用十一个月的时间便修成这部《辽史》,以致《辽史》“内容阙略”,“漏洞百出”,因而历来史家均认为《辽史》成就甚微。然而综观《辽史》除“立表最善”外,对于后妃、烈女的载述成就也很大。其成就虽逊于《史记》,却居于其他正史之上。  相似文献   

20.
苏州,“吴故都,控带楚越,形势风物,自为一都会”。自隋开皇元年废吴郡建称苏州以后,称谓又有几度变更。宋、元代曾易称平江。初名始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18年)建平江节度军,故升为平江府宋平江城即是平江军、平江府及吴县、长洲县等军政机关驻地。元代沿称平江路,属江浙行省。稽核今尚珍存之宋《平江图》碑刻,可知平江府址与现苏城地理位置大致相当。究“平江”称谓之原委未见载述于宋、元史地理志。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元都水监任仁发水利议答称曰:“苏州地势低下,与江水平,故曰平江,故曰泽国。”《苏州府志·水利》(卷九)、《吴县志·水利一》(卷四十二)摭引见同。据此,“平江”一称因水得名(苏州一名则取自城西南之姑苏山)。然而此处的“江”显然不是指古籍中常以“江”为专称的长江,因为苏州自古上承下泄之水道均源出于西南之太湖,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