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观念”三维目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在教学中将地域文化资源引入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以自主学习、自由抒写、自我超越为特征的作文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大庆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大庆独有的文化资源和企业精神,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作为大庆的高校,以大庆地域文化为依托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也是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塑造高校的特色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将大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提出了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高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指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现有的知识经验,对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教学化”处理,使之更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了重视与实施,但由于理论认识的不到位和操作技术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崭新的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我通过对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学研究发现,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应让他们具备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如何更好地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是学习运用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新的语文课程改革首次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理念,这也是由语文课的性质所决定的;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的热潮.新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必修,选修两部分,在教学目的与教学建议中着重强调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了作者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与理解,并且具体的提出了有效地教学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计划的实施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概念的提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 现。凉山彝族拥有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凉山彝族文化资 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的成分引入语文教学中,拓宽语文的课程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灵活多样化和特色化,增强民族 认同感,最终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美丽的风景以及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特性为当地小学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和研发提供了独特的素材。在“新课标”指导下,充分挖掘凉山优秀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扩充小学语文内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同时通过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在男女出现频次、两性人物形象、两性角色特质等方面存在着对女性忽视、刻板化、扭曲的印象,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取向依然失衡。在此基础上探讨性别取向失衡可能引发的问题,以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认为反思教学能力、策略教学能力、语文资源开发能力、综合评价能力、行动研究能力应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新要素。  相似文献   

11.
学校美育是提高审美、化育心灵的主要途径。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当前学校美育仍然面临重智育轻美育、师资力量薄弱、美育形式单调等问题。重庆市渝中区作为学校美育实验区,对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了一条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地域文化特色和实践推广价值的美育途径,即:坚持时代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校本美育课程理念,打造综合美育课程特色——将课程与活动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学校型"大型艺术活动,突出综合性;注重组织"社会型"大型艺术活动,形成国内外审美互动、艺术家传帮带、生活体验与艺术审美相结合、家校融合、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良好局面;搭建跨界艺术活动平台,在实践劳作、艺术鉴赏、文艺展演中探寻"美"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地中小学校要根据新时代对美育的要求和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来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以"大美育、大课堂、大教学"理念探索创新多样化的美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改方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成绩巨大,但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读和语文教学原有的历史惯性,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主要是"纯工具化"倾向和"非语文"、"泛语文"倾向.本文认为,语文本体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它既牵涉到被理解和运用的语言文字,也牵涉到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人.语文教学必须强调人文精神对语文本体的"渗透",既要反对重走排斥人文的老路,也要反对泛化语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1950年以前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出引领国语、国文课程向大众化、实用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战乱频繁,使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了课程实践史上未能产生效能的一大遗憾。1950年以后,以粉碎"四人帮"为分界岭,此前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主要体现出培养目标政治化、教学过程程式化等特点;此后语文课程理念出现了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逐渐回归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被确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内容目标第一次退出课程标准。香港的语文课程标准建设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但它在教育理念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在解释理论术语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清晰性,在教学设计(案例)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操作性,已经显示出了很高的境界。台湾语文课程标准在传承民族文化的一贯性、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性等方面的建树,也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发展铺垫着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我国语文课程建设的重大创新。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注重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重构课程内容,试图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线性模式,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虽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从相关描述和实践中体现出它作为课程标准、教材形态和教学方法三个不同维度的价值取向,具有情境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受杜威教育哲学、课程统整、项目化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大语文教育、后现代课程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存在着概念模糊、理论笼统、实施茫然等问题,且在实施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一个新概念或一种新的理论,其理论机制和实践路径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新生事物,如何从学理上阐释澄清,从实践中加以验证,将课程理念切实转变为课程实践,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新时代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重在基础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深耕,关注课程研发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在促进语文学习任务群“落地开花”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语文课程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可谓盛况空前,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的输出却没有达到相同的程度。传播发扬中国文化需要我们加强自主性的学术努力,特别是本土化研究,从而为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共享做出贡献。文章试图探讨在课堂中加入本土化语言材料,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英语教学,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真正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英语学习者,为建立促进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对外输出的英语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文化兴国强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们确立了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学本位的教学理念,深入探索将吉林文化引入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教改新路,从而使课程体系得以整体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较好地体现了我校"一线实用,落地生根"的人才培养特色,对于提高吉林省文化软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需重新定位。语文老师应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平等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从当前《大学语文》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认为应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创新,即"单篇欣赏与专题教学相结合"、"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贯通"、"平面化到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将有助于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处境。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建构人本化教材新体系;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加强教材的实践性特征;注重教材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教材新模型。语文教材的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几种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陆于2003年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我国台湾于2004年以“课程纲要”取代“课程标准”,两者的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有同有异。台湾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对大陆高中语文课程建设具有如下启示:课程文件的表述应走向“纲要化”,课程结构的明晰性应进一步提高,课程目标的设计应体现层级性和衔接性,课程内容的规定应注重经典性和内在联系性,教材编写的要求应进一步细化,加强必修课程的基础性,提高语文课程文件的独立性,增强课程文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