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媒体史叙事视角下的电视媒体“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功能主义视角看,一种特定文化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电视媒体的"娱乐化"趋势,作为媒体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征也必然如此。文章从媒体史叙事的不同角度把握"娱乐化"以及"限娱"的合理性,指出电视媒体"娱乐化"并不仅仅是"娱乐化"节目的过多,更是"非娱乐化"节目弱势表现的突出反映。只有从监管与引导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加快、加强媒体问责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为电视媒体"非娱乐化"节目生存提供政策优惠与扶持,才能改变电视媒体娱乐化节目"相对强势"、非娱乐化节目"绝对弱势"的局面,以促进电视媒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视基层生产制度经历了由"科组制"发展到"栏目制片人制"再发展到"独立制片人制"与"栏目制片人制"并存的过程.就现实情况而言,"栏目制片人制"仍然是电视基层生产的主体制度.要优化"栏目制片人制",就必须从电视台如何"放权",栏目该怎样"用权"这两方面入手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3.
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创新理论,以一个新的视角和模式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电视产业制度的改革历程。通过对宏观管理制度、采编制度和经营分配制度的分析,说明制度平衡条件与成本差异催生了我国电视产业制度的演变,同时展望了我国电视产业制度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4.
"节庆"是电视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视觉资源,是社会转型期深具中国特色的电视景观。电视节庆是节庆仪式与电视仪式的双向借位,中国的电视节庆可有传统节庆、政策节庆、主题节庆这三大主要类型,分别体现着重"礼"、重"典"、重"庆"的传播表征,并指向不同的认同建构及其共同体想象。电视节庆类型化生存的意义建构、类型递嬗与效力考察,是老龄化的电视及其媒介实践中的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中国电视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指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合理配置是中国电视文化现代化的逻辑内核.以此为基础,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性的、动态的"中国电视文化现代化"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特点出发,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中电视摄像、电视照明、电视音响等教学难点,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以资源建设为基础、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学评价为保障"的教学改革思路,创建了"网络自学-课堂教学-仿真训练-实践操作"教学模式,完善了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证明,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是本课程的正确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受到国家、市场、社会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但同时也受到它们的制约。市场化运作为传媒机构的长足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壮大了其实力,提升了传媒自主性,但也恰恰失落了媒体对"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目标。研究发现,电视媒体受到政府、社会、市场三重因素的共同规制,话语生产实践过程存在传播资源配给不均衡和传播视野偏差两大问题,忽视消费水平较低的农村受众,使他们难以享受到传播福音,导致电视对农传播长期处于边缘性地位。故提出要建构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立足于"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传媒制度,转变"对农"与"涉农"的传播理念,突破既有体制的束缚和壁垒,以传媒公共性为价值规范,成就公共性传媒的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8.
加快电视媒体在国家事业体制下的产业化建设,变计划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变等待为争取,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明确产权概念,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同时,产业化还意味着要在电视传媒领域发展企业化经营主体,从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等方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学习一切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从市场的需求中创新电视媒体的管理机制,谋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理论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鸿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目前存在受众率低、广告收入低、人力资源结构与层次失衡等问题。从竞争范围分析,基层电视媒体竞争主要是局部的竞争;从竞争市场分析,基层电视媒体几乎无市场可言;从竞争产品分析,基层电视媒体主要是模仿;从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看,有特色的基层电视媒体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认为"一般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必须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特色基层电视媒体"要通过强化品牌定位、市场定位、受众定位,加强品牌与受众的关系,并强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推动下,新媒体群迅速发展壮大,电视批评生态因为受众对新媒体的参与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意识使批评价值体系在冲突与共融中建立;新媒体的繁衍使电视批评出现层次上的分野和群落化特征明显;粉丝既是电视批评的参与者,也是电视业界"以市场为导向"价值观下的追逐者;电视批评网络化导致了社会语境的变迁与话语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将电视置于全球化和网络新媒介环境中,通过介绍科技媒介新生态下变化了的电视时势和相关概念,中国网络视频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中国电视市场发生的主要变化,分析了以广电总局政策为代表的政府规制行为及其所反映的技术发展、受众需求与媒体反应等,考察了中国电视在媒介制度制约和网络文化影响下,以新渠道和新方式开展的传播行为,认为中国视频传播面临诸多制度性困境,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12.
娱乐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但在多样化和大众化的娱乐时代,电视娱乐节目无疑是"娱乐"典范。与一般社会娱乐不同,电视娱乐节目是以仪式化的形式,以竞赛、征服为叙事模式,以大众参与互动的方式而成为电视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目形态。电视娱乐节目在借用仪式和特定的叙事模式来传达意识形态的同时,巧妙地将意识形态与娱乐化的元素融合到一起,这样的意识形态策略也为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收视率作为媒介产业化的必然产物,代表的是拥有巨大力量的市场法则,是电视媒体运作管理和节目考评的核心指标。电视艺术审美作为电视艺术的"质"和"魂",是塑造电视节目品质的关键。通过探讨电视艺术审美与收视率的矛盾交互关系,一方面希望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为电视艺术提供必要物质支持和广阔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净化电视文化生态环境,正确地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文化素养,以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一个战略选择.然而,我国电视在频道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能按照电视频道规律来经营管理,仍存在四种问题型频道--"外力型"频道、"两张皮"频道、"克隆"频道、"麻雀"频道.电视市场发育不够成熟;节目生产、运行低水平与专业技术人才欠缺;赢利模式单一可能是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善政与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共识。在公共新闻事业的驱策之下,媒体问政成为"公共善治"的重要代议平台,其中电视问政最具典型性、仪式性、场景性和参与性。南宁电视台《向人民承诺》是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典型代表。电视问政顺应了媒介社会功能的转型:它脱胎于传统客观性新闻,内生于公共新闻,又体现了建设性新闻的诸多特点,从舆论监督功能到民主促进功能再到建设功能,既有所囊括,又有所超越。在注意力分散的智媒时代,以长视频节目形态"在场"的电视问政当前面临着观众离场、平台转场、节目融场的困境与挑战。在未来发展上,电视问政应向网络问政学习并与之融会,在新闻建设性等方面作出调整,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拓展意见表达的空间;在公共生活的对话与协商中,促进公众参与,拓宽民主广度,以充分实现其作为"公共善治"代议平台、政民互动渠道、政府协商途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电视民生新闻自从其在中国电视界发端起,就是广受业界及理论界关注的对象.在前期的轰动性传播效益及热点理论关注度后.电视民生新闻已遭遇理论指向、实践价值、社会传播效益等方面的发展瓶颈问题.克服现存的"失住"、"失范"、"失责"问题,寻找恰当的与当下社会的"和谐共生"方式,或许是电视民生新闻摆脱"相对成熟"华丽外衣,走向真正成熟的应有路径.  相似文献   

17.
"真实电视"之所以成为"真实电视",赤裸裸的展示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主要的收视兴奋点甚至来自人性的弱点、阴暗面的揭露)是其核心理念,而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价值观相去甚远,"真实"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抑或根本就是打着真实的幌子,给观众提供的仍然是一个通过剪辑、加工和选择的虚拟世界?要让观众在电视机前欣赏与分享别人人性中的丑恶,以看到别人受伤害为乐,这无疑是与讲求诚信、宽容、合作、和平共处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主流意识形态是相违背的,也不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打着真实的幌子,攫取巨大的商业利益才是"真实电视"的真实面目."真实电视"要在中国生存和发展,怎样在收视率与伦理性、娱乐性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一种文化的平衡,这是国内电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视策划要做"正确的"事,不要"正确地"做事,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是电视叙事的能力,电视叙事就是讲故事.它存在两个核心的问题,即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讲"好故事"的关键是寻找核心句子,"讲好"故事的关键是发现基本语法.  相似文献   

19.
"绿色收视率"概念的提出及其受到广泛关注,反映了社会对当前电视媒介片面追求收视率引发的节目"文化空壳"现象的忧虑。"绿色收视率"理想的实现至少面临三方面的挑战:收视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数值难以准确科学把握;高素质的电视经理人才匮乏;电视媒体的成长环境与市场机制存在"硬性"冲突。有针对性地寻找突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电视图像艺术,归属于设计美学范畴。"Design"已成为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重要术语,它在文艺作品中指构思、底稿、结构、情节等意义。在设计美学中,它需要将艺术审美因素与技术制作的功能因素密切结合起来,电视美术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在于掌握电视设备的功能,艺术在于把握电视图像艺术的形式。笔者就此论述视觉与设计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