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爱玲小说中存在着矛盾的两极.一方面她对家具、服饰、室内陈设等物质世界的描绘,极尽富瞻华丽,另一方面她对人类的诸多情感如亲情、爱情等的描写又进行解构和变形,对文明进步等话语进行揶揄与嘲讽,使其小说充满幻灭和虚无感,由此形成了她小说中矛盾而颇富张力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她的人生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及文学追求,使她能够在才女如林的明清女诗人中占得重要一席,亦可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女性文学活动提供个案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3.
柯岩是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在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散文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坚毅的信念、纯真的童心、圣洁的心灵、美好的追求和诗意的哲理.她的儿童诗创作充满童真、童趣和童韵;她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对下一代的无限关爱,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她的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哲理性和感召性等独特品性;她的散文蕴涵和散发着深层的诗意与诗魂,她用自己的人生理想影响着年轻一代.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小说中存在着矛盾的两极。一方面她对家具,服饰,室内陈设等物质世界的描绘,极尽富赡华丽,另一方面她对人类的诸多情感如亲情,爱情等的描写又进行解构和变形,对文明进步等话语进行揶揄与嘲讽,使其小说充满幻灭和虚无感,由此形成了她小说中矛盾而颇富张力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爱玛的婚姻和两次情事的解读,论述了爱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爱情观,并认为她所深爱的情人罗道尔弗与赖昂一样都是平庸时代下的庸俗浪漫主义的代表。在爱玛的爱情世界里,不允许有一点平淡,而要时刻充满新鲜感和刺激感。她的悲剧结局为现代社会中一些一味追名逐利和贪图享乐的女性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6.
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她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她爱父母亲人、爱朋友、爱同志,尤爱广大受压迫的女子.她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的特别可贵处在于能自觉地将这种爱与当时革命斗争结合,在严酷的斗争实践中,无私地付出自己全部的爱,由此形成了她的侠义性格.她的侠义精神,其实是她的爱心的集中展示,是大爱无痕,爱满人间.  相似文献   

7.
庐隐是二十年代著名的小说家 ,但她的散文创作贯穿于她整个创作活动的始终 ,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她的散文具有真朴、自然、哀婉、悲切等风格特点 ,充满了人生飘零感和年华匆匆、岁月无情的感叹。一些散文又常能从身边琐事写起 ,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表达忧国忧民的意识 ,体现了作者的真诚、坦白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含中国文字的独特韵味,既有国色天香的华丽之美,又有西风秋霜的萧瑟之悲;既体现着通俗文学的故事性,又融汇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性,直逼人类生存的困境,揭示了人生的悲观主义的本质。双重的边缘身份正是她的小说创作呈现苍凉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诗坛大家,文采斐然,在诗歌上的成就尤高.但其晚年诗歌却深受佛学影响,这与他晚年降清有很大的关系,诗歌中充满了浓郁的悲苦感、空幻感.钱谦益后期诗歌中那种独特的悲伤痛苦的人生体味以及空虚梦幻的切身感受,形成了一种悲凉幽寂的诗歌意境,真实地反映了钱谦益晚年心境的悲苦凄凉.  相似文献   

10.
池利小说一向关注人的情感生活,否定爱情的现实存在.她所展示的现实图景,充满了婚恋的苦涩与无奈,她以成熟和老到的笔力解剖了金钱与爱情的纠葛,以含蓄的方式,述说着平民化的爱情故事,告诉世人应学会适应环境,努力地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具有悲剧意蕴的人物形象,霍小玉的悲剧精神集中体现在她既有强烈的人生忧患感又有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化为具体行动就体现在她对爱情幸福充满着忧虑,为了获得爱情幸福,她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而对社会对人生的清醒认识以及自强自尊自爱的性格特征,是霍小玉悲剧精神产生的根源.此外,作为一个具有悲剧意蕴的人物形象,霍小玉的悲剧命运引起了人们的怜悯之情和崇高之感,悲剧效果是较为强烈的.  相似文献   

12.
王立春是中国新生代儿童诗界一位十分惹人注目的诗人.在创作儿童诗的道路上,她以朴实亲切、轻盈灵动的诗歌语言书写着她独特的童年生命体验和她对童年时代的深情眷顾.与此同时,诗人也用充满深情与怜爱的眼睛关注着当下儿童的童年生态,显示出她对人类童年生命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究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与萧红童年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危机紧密相关.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现实生活的际遇来阐释这个原因,认为艾米莉所遭受的物质世界的贫穷、无助和精神世界的孤独、寂寞使她对物质、情感世界充满了极度的失望感和破灭感,故通过这个富有强烈幻想特征的爱情悲剧加以抒发,并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5.
初识李响,瞬间被她的直率爽朗打动,用她的话说:有缘.不大的办公室内,我们老友般促膝而谈,而随着她的三度落泪,我看到了一个脆弱的充满了悲悯情怀的女人.  相似文献   

16.
埃米莉·狄更森喜欢孤独,其潜意识中充满了记忆和感情,象一口深深的井.她孩童时代所需的慰藉,家庭未能给予,母亲的细心照料未能满足她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功之后,她对世界感到失望并厌倦了它,她总是被胡思乱想所折磨,内心冲突最终变成了危机.所以她最终将自然作为她诗歌的永恒主题,自然成了她唯一可去的地方,在自然中她找到了和谐,她所崇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17.
"飞翔":回归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主题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作品始终弘扬着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以一位黑人青年长大成人的过程为中心,追踪他寻求身份感和家族历史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形象地展示了“飞翔”——回归黑人文化的主题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利.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悲情思想,怀疑是她的悲情思想的根源,而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奠定了她的诗歌的悲情基调。从她诗歌作品中的四类主题——宗教、自然、爱情、死亡来进行特点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她的悲情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19.
至亲     
1997年5月.在我去马来西亚演讲之前,接到当地一个女孩的来信,里面附了一沓资料,细看,是医师的诊断证明:她得了血癌。我很想去听您的演讲,因为要动手术,不能去。女孩子在信里描述了病情,以及她痛苦的生活,还说到她从小就被姐姐欺负,似乎对她姐姐充满怨恨。看看日子,正是她要动手术的前几天,我拨了越洋电话过去.是她自己接的,我问她动什么手术。骨髓移植。她说。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仿佛是一个新生儿,在充满虔诚的期待中成长着,她虽然还未现出预期描述的那样瑰丽无比,但却给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活力,她在成长中不免有些磕磕碰碰,却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