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辑录者按:戴复古(1168—约1248),字式之,号石屏,南宋时黄岩县人(其家乡南塘今属浙江省温岭市).宋代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生前作诗2000多首,先后有《石屏小集》、《石屏续集》和《石屏后集》等问世.但其诗至元代已有散佚.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庐州府同知马金与戴复古裔孙戴镛据家藏本和手抄本,亲加校,新编了一部《石屏诗集》,收有戴复古诗894首,词25首.这是现存戴氏诗集的一个重要版本.此外,较为重要的还有纪人叹前来群贤六十家小集》的《石屏续集》(汲古风景来炒本)和浙江古月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以弘治…  相似文献   

2.
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籍贯是台州黄岩 (其故里南塘今属温岭市 ) ,对此学术界早有定论。本文以大量真实可信的史料和《石屏诗集》文本为依据 ,对江西修水流传的“戴复古籍贯在修水”的说法及其论据逐一进行了辩驳 ,并分析了出现这一错误说法的原因 ,强调提出 :对于地方文献及民间传闻 ,要采取客观的科学态度 ,力求去伪存真 ,不能仅凭一隅 ,妄下断语。  相似文献   

3.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浙江黄岩县人.生于乾道三年(1167).父名戴敏,号东皋,以布衣终身.戴复古曾随林景思、徐渊子游.又拜陆游学诗法.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在仕途上没有找到出路,干谒王侯贵族也没有寻下一官半职,漫游了大半个中国、《万历黄岩县志》载其向陆游学诗法后,“又走东吴、浙西、襄汉、北淮、南粤,凡乔岳、巨浸、灵洞、珍苑、空迥奇特之观,荒怪古僻之踪,靡不登历”.他漫游二十多年才归家隐居以至身卒.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南宋江湖派代表诗人戴复古的石屏诗编选者与序跋作者生平简历以及戴复古与他们的交游进行了考述 ,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南宋诗坛的状况和特点 ,认识戴复古这一江湖诗人形象及其诗作的价值 ,深入开展南宋后期诗风的研究 ,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复古家世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南宋诗人,其出生地在今浙江省温岭县新河区塘下乡。曾向陆游学诗,诗风豪放,是“江湖诗派”里的名家。他的诗被同时代的真德秀评为“高处不减孟浩然”,诗篇在当时就被选入《千家诗》中。他的词被《四库全书提要》称为“豪情壮采,不减苏轼”,直至现在,每个宋诗宋词选本里总少不了他。不过遗憾的是选本上的作者介绍总是很少的几句话,而对于他的卒年,总还是带着问号。  相似文献   

6.
《诗家鼎脔》一书,历来认为是宋佚名或元佚名编选,惟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载此书编者为戴复古。此说虽不知所据,然据戴复古生平经历及与《诗家鼎脔》所选九十余位诗人之交游唱和之事实,可以作为《持静斋书目》之旁证,判定为戴复古无疑。《诗家鼎脔》可视为江湖诗派之微型选本,更是戴复古个人好友的诗歌选集。  相似文献   

7.
严羽和戴复古订交的时间在绍定五年 (12 32 )而非嘉定十四年 (12 2 1) ;严羽避乱返乡时间在绍定四年而非元年 ;严羽的《平寇颂》写于端平元年 (12 34 )五月之后而非绍定三年间 ;戴复古布衣一生 ,并未任过邵武军学教授  相似文献   

8.
对《新发现的戴复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证》的几点辨正张继定拜读《宁波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上《新发现的戴复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证》一文(以下简称《考证》),不无收益。该文首次在刊物上披露了1993年在温岭市发现的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所撰的《宋故淑妇太孺人毛...  相似文献   

9.
世传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据研究,这首词最早见于明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之《精忠录》,后又见于最近发现的天顺二年(1459)立于汤阴岳庙的《满江红》词碑。这就以铁的证据,否定了王越伪作说,以及此词最早见于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岳墳词碑说。明中叶以后,除阶编《岳集》,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以及后人增补《桯史》附录,也都收入这首词。为下文论述方便,兹将其全文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词宋无专集,仅文集附十八首。后《双照楼续辑宋金元百家词目》有《半山老人词》一卷。经清末朱古微、今唐圭璋先生广为搜辑,见于《全宋词》共二十九首(其中《清平乐》[留春不住]宋有人以其艳语非荆公所作)。王安石处于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晚欧阳修十七岁,长苏轼十六岁。  相似文献   

11.
平生忧乐关天下,经略边疆赋壮词。别有深情流露处,眉间心上耐寻思。 (论范仲淹词)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并非专业词人。他出将入相,功业显著,偶尔填词,但所作甚少,传世者仅寥寥数首(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在范仲淹“传记”中说:“仲淹词传作甚少,《疆村丛书》所刻《范文正公诗余》,只得六首,而《忆王孙》一首为李重元作,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史稿·文苑(一)》中记载:“性德善诗,尤长倚声。遍涉南唐、北宋诸家,穷极要眇。所著饮水、侧帽二集,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修订本)》收纳兰性德现存的词348首,其中涉及边塞题材的有69首,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可见,在历代词人中,大量创作边塞词的,首推纳兰性德。张草纫先生的《纳兰词笺注(修订  相似文献   

13.
一 汪元量是宋末元初一位异军特起的词人。他的词作,直抒胸臆,感伤时事,其艺术手法与风格,能够不囿于当时词坛的风气而独树一帜。但是汪元量许多独具特色的词篇,多年来却没有受到论词者应有的重视。先从词的选本来看,选汪词者甚少。朱彝尊《词综》未选汪元量词,汪森增补《词综》,选汪词九首(在第三十二卷);陈廷焯《词则》的《放歌集》与《别调集》中各选汪词一首;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汪词二首;张璋《历代词萃》选汪词二首;只此而已。此外,近人所编词选中,如朱疆村《宋词三百首》、龙榆生《唐宋名家  相似文献   

14.
复古派是明代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其诗文及理念多受到研究者重视,但对于其与处于共生态中“不振”之明词的关系及其作词和词学观念基本上没有得到关注。通过检索《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复古派成员作词情况,以相关资料进行佐证,发现明代复古派对明词演进既未促进也未阻碍;作词不以流派内部为限定,与当时社会普遍情形相似,词作多随所遇语境而生,词风往往不主一格,专业程度不高。他们的词学观念沿袭诗文理念,在词的起源、词的情感性特征、词的体式辨析等方面表现出与诗文理念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姚燮(1805—1864)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作者,擅诗、词、曲、骈文,又长于绘事。他一生作诗万余首,《复庄诗问》仅收诗三千余,是在友人资助下侵梓的;又有《疏影楼词》,抒发他生活中“愁深欢眇”的怀抱,甚得词曲界的推崇,黄燮清在此词集的序中评称:“梅伯词极跌荡新警,如山鸡舞镜,顾影自怜,能独树一帜”;戏曲方面,创作有《退红衫》等传奇,此外还究心曲学,所著《今乐考证》,是在晚清剧曲之学极度衰颓的情况下,产生于王国维《曲录》之前很有影响的一部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全清词·顺康卷》第15册郑景会词有《浣溪沙》《美人香》《生查子》与第20册所收女词人黄幼藻的三首同调词相同,应是最早收录这三首词的《众香词》的编选者把郑景会这三首词误为黄幼藻所作而选入.因为黄幼藻只有诗集《柳絮编》而没有词作,清初王端淑编选的专选明代女性词的《名媛诗纬初编诗余集二卷》和周铭专选历代闺秀词的《林下词选》(卷六至卷九为明词),都没有选入黄幼藻的词,卓回编选《古今词汇二编》和朱彝尊、王昶编辑《明词综》也没有选录黄幼藻的词.虽然《众香词》的刊刻要比郑景会《柳烟词》早五年,但在《众香词》刊刻之前的十年,郑景会就广泛邀请词坛名流品题其词集,如果他抄袭了这三首词,很容易被词坛名流发现.从这三首词的词题、词序以及内容、语句和意境来看,也符合郑景会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的《全明词》已由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这是词学界企盼已久的一部重要文献。笔者近来研究《支机集》时检阅了该书所收相关词人词作,发现错讹若干,兹列于下:一、蒋守太与曾策属同一人《全明词》第六册第2895、2896页分别收蒋守太词二首、曾策词二首。误,二人实同为一人。蒋守太,字曾策,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系蒋平阶长子。明亡后,蒋平阶与弟子周积贤、沈亿年寓居嘉兴,师弟三人时相唱和,结有《支机集》。时蒋守太随父同寓嘉兴,也同有唱和之词。所存四首词中,即有和父之词二首,其余二词则分别与周积贤、沈亿年唱和。故《…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诗、词、文等都有卓著成就。在词方面,他首创豪放词风,对后人有深远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首创豪放词风的代表作品,历来脍炙人口,为人们所传诵。“四人帮”以所谓“儒法斗争”模式对苏轼及其作品妄加种种罪责;粉碎“四人帮”后,也还有人认为《念奴娇》这首词是“豪放的躯壳里装着虚无主义灵魂”,宣扬了  相似文献   

19.
张璋、黄畲先生编纂的“不遗不滥”,“考订甚勤”,“去取有据”(唐圭璋《序》)的《全唐五代词》为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唐五代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拟就该书所收有关道教的词作,探索作为宗教文学的特殊形式——道教词,在唐五代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和特殊风格。检《全唐五代词》,得有关道教词作约二百首,大致可分为:文士所作《步虚词》;敦  相似文献   

20.
“落魄江湖四十年”,这是南宋江湖诗人戴复古71岁游历至镇江时吟叹的诗句。在这漫长的四十余年江湖生涯中,戴氏先后几次出游?其诗集和南宋以来的文献并无明确的记载。1993年,与戴氏同县籍的当代戴复古研究专家吴茂云先生首提“戴复古江湖出游三次说”,具体论述了他所理解的戴氏三次出游经历和始末。尔后的二三十年,吴先生多次重申“三次说”,并对其初始的具体论述作过某些“补正”。但这一主张和论述(包括后来的修补),由于揣测、想象的成分居多,缺乏扎实可靠的文献依据,难以自圆其说。鉴于“三次说”曾被一些学者所认可和引用,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似有必要予以具体的探讨、商兑和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