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由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能够在经济竞争中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是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式。以青岛、烟台、威海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已经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行相关的扶持政策,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可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本地区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在一个三区域经济地理模型框架中分析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主要结论是:如果国内的边疆与内地两个区域是对称的,那么与外部经济的一体化越是紧密,越有利于国内制造业活动的集中。在国内的边疆与内地是不对称的情况下,与外国的贸易自由化会提升边疆地区对企业的相对区位吸引力,把国内制造业企业吸引到边疆来;如果外国经济是专门化农业,而国内经济有相同数量的农业和制造业,贸易自由化后边疆的区位吸引力增加;如果外国经济中制造业的劳动力份额比国内大,贸易自由化后边疆的集聚力减弱;如果国内经济的制造业份额小,此时制造业集聚于内地,而当本国经济制造业部门占优势时,边疆的集聚力将增强。文章结合中国边疆地区的禀赋结构与发展特征,认为沿边开发开放政策的着力点应在于提高边疆地区的集聚力。为此,要加强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把边疆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国际重要通道枢纽;要全面深化改革,消除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体制和机制障碍,降低交易成本;要加强边疆地区的金融发展,实现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人民币化,建设沿边金融中心,通过金融的集聚作用提升边疆地区的向心力;要加强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平台建设,通过边境口岸、边境自由贸易区等,释放开放带来的边疆地区的外部市场潜力;实施投资补贴,鼓励国内制造业企业在边疆地区设厂,提高边疆地区的制造业份额,循环累进,实现区域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增加,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各国重视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融开放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区域内各国货币流通与货币互换,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和在自由贸易区的主导作用,对推动区域货币一体化,建立单一货币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加强汇率协调运作机制,实现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合作与协调,是货币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工作目标;建立区域金融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使自由贸易区的货币合作向着制度化、综合化、纵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对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是长株潭“两型”示范区建设的关键路径,这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2001-2010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面板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与金融效率两个指标测量金融发展水平,对该地区产业集群与金融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金融发展对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正向且显著的促进作用。结合“两型”社会实验区的背景,提出应注重培育和发展“两型”产业集群,从提升金融总量、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等方面促进集群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地区的城镇化与金融发展水平,不仅具有内在的互动发展机制,而且还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可以在金融一体化、效率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而得到促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制度创新对推进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长三角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阻滞因素存在于行政体制、央行大区分行体制、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社会信用环境等几个方面.对此,要理顺政府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探索设立由政府主导的长三角金融发展与合作委员会;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与创新;大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建立长三角区域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7.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旨,“稳增长、上台阶、促开放、保生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稳增长视域下“荷兰病”的绿色金融缓解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在省际层面存在“荷兰病”视角下的资源诅咒现象,绿色金融发展对“荷兰病”具有缓解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促进制造业发展是绿色金融缓解“荷兰病”效应的主要路径。基于此,中国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绿色金融在缓解“荷兰病”效应中的作用:一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防止资源产业过度繁荣导致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发生。二是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为资源节约型制造业发展提供充沛的金融资源支持。三是重视区域异质性,实现绿色金融规模发展与适度发展的有机结合。四是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功能,切断“荷兰病”效应的发生机制及“荷兰病”对资源诅咒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跨区域的资金投入效应、资源配置甄别效应、成长跨越效应和产业创新发展效应出发,探讨金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和机制。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金融资源跨区域推动产业发展现状、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层级化发展现状以及金融跨区域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后,提出以金融中心建设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苏州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金融需求结构变化的特点,可以看出,苏州城乡一体化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压抑。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覆盖一体化区域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金融创新不足构成金融效率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通过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发展理念创新,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才能实现金融深化,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与发展本国金融业、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同时,带动中国—东盟之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对东盟投资不足的内因主要有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银行业对企业提供的境外投融资服务还远远不够等。而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欠缺也制约投资的增长:首先,东盟各国对于开放本国金融业的态度十分谨慎;其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自由结算制度有待完善;最后,东盟各国之间的货币金融政策协调不够。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业集群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的基础,而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本文认为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政策主要在于: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金融枢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大力推进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金融与经济同步发展、加快以河南为主体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借用分析法,对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劣势进行了战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整合和扩展银行业、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业、不断优化金融环境等促进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企业成长理论探讨 ——基于企业比较优势的整合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主要有战略管理理论、竞争优势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比较优势有五大要素,即内部优势、绝对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区位优势和行业优势。企业比较优势整合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比较优势是企业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基础,在竞争中合作是创造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主要策略,进行企业内部优势和外部优势整合是实现企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已经论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金融如何作用于经济的机理分析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本文从投融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阐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揭示投融资活动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波特对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始终都致力于将集群竞争优势与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提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与各国、各地区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产生共鸣,从而使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具有了鲜明的实践基础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升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湘南地区已获批成为我国的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地区要发挥周边区域转移的示范效应,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是关键。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和湘南地区产业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经济梯度转移、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等机遇,进而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引进和培养专技人才、有序采取承接模式、建立统一管理组织、加快一体化的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提升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师文化:理念、特征与建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外来文化和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校本精神,它具有渗透、解读、自觉、开放和建构的文化特征。现代教师文化理念的树立,要从教师文化生态、角色期待、多元文化共生和多话语文化共展的视域来解读。现代教师文化的建构,应以教师的文化人格为基础,通过创建诚信共生的价值体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改变传统封闭的狭隘文化和引进人文管理的评价机制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8—2017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测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结合静态面板模型和PVAR模型,剖析科技金融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指标对不同地区产业发展能力的影响不同。其中,政府科技投入对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影响最大,企业自有资金对东西部地区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创业风险投资对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影响最为强烈。长期来看,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动态趋势。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1 to 2016,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population-weight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path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e disparities, then decomposes and compares spatial and industrial disparities of economy and financ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eg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e disparities present an inverted U-shaped trend,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disparities in non-agricultural section are key factors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Non-agricultural disparities of economic and finance development in Bohai Rim Economic Circle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 can well account for main parts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degree is higher than economical agglomeration degree in non-agricultural section of eastern region, which causes deviation between economic and finance differen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adaptive financial diffusion from core areas such as Beijing and Shanghai to surrounding areas and channel financial resource of urban area to rural area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fi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