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并以其亲和力为灾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当前,实施富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和主体意识日益彰显的的客观要求。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情境、教育方法的亲和力,可以寻求到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是增强亲和力的前提。亲和关系可以分为“同质性的亲和关系”和“非同质性亲和关系”,亲和力实质上是一种相互性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本质上就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把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特性的相互性、作为信息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和作为基本实践活动的相互性,推动3个层面相互性的有机叠加,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生态。为此,提升亲和力的核心是破解“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难题、根本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关键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要增强理论的阐释力,增强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又要立足信息文明创构人的生态,在不断丰富和优化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关系、相关关系、实践关系中真正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进而增进理解、促进共识、增强价值认同,发挥良好的领航作用。  相似文献   

3.
师德的核心是"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道出了为师之道的根本。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部分,其对学生的爱集中体现为对学生对一种综合影响力—"亲和力",辅导员亲和力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更容易让学生接近和接受所教育的内容,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辅导员的亲和力,是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4.
师德的核心是"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道出了为师之道的根本.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部分,其对学生的爱集中体现为对学生对一种综合影响力-"亲和力",辅导员亲和力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更容易让学生接近和接受所教育的内容,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辅导员的亲和力,是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新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科学思维方式教育等教育任务,所以提升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怀三个方面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能有效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带来高校教职工思想方式、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其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新变化。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多元文化语境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寻求新的切入点。即: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以制度激励为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驱动力;以情感沟通为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以创新教育活动载体为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思维同构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通过同构式教学方法创新,坚持教育价值取向的思维同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坚持学科整合的资源同构,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坚持教学统一的范式同构,提高教学的接受性,从而凸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染力的思考,从和谐教育关系、拓展教育渠道、着眼接受偏好、发挥"双主体"能动性等四维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同构式方法、渗透式方法、网络式方法、体验式方法等,并分析了其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价值多元等特点,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基层共青团是距离大学生最近的"引路人",要发挥自己在政治、组织、实践方面的优势,找准大学生的工作定位、工作方法。首先,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通过落实全员育人增强思政工作的时效性、亲和力。其次,创新实践育人环节。多种类型的实践寓入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思想品格、社会意识的提升。再次,发展特色品牌校园文化。牢牢把握校园文化的系统性、丰富性、特色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要求和归宿。最后,树立互联网思维,重视网络思政阵地建设。通过以上举措发挥团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文学特点,指出了文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吸引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一是要通过文学的介入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以提高其政治觉悟;三是要运用文学的语言、情感魅力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人是组成历史的首要因素,将党史人物案例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的着力点,高等院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发力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切入点,以及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突破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党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历史虚无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党史教育带来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党史教育方式提出新要求,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人物案例教育路径尚需创新。尊重真实历史、突出思想引领和发掘典型代表三个原则,建立党史人物案例库;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找准党史人物案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契合点;开设一个专题、建好第二课堂和用好一个阵地,实现党史人物案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史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展的具有特色的话语体系,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良好的话语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面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对教育受众特征及变化把握不准,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变化,话语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单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网络文化的差异等问题。在新形势下重温并总结提炼毛泽东同志话语,以此探究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的路径,提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提升的路径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思想";促进话语通俗化、网络化、生活化;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化本身的育人属性以及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有效性与感染力的现实需要,应从文化视城关注和解读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为此,首先要认真研究并设计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渗透方案,使文化渗透有据可依;其次,要深入探讨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文化素质的提升策略,增强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努力营造出适合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实际功效。通过以上实践,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并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于个体之中,非理性因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方式缺乏创新,载体比较单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这就需要在坚持理性因素的主导作用下研究非理性因素的补充作用。因此,要立足需要,提高针对性;注重情感培养,增强亲和力;重视意志铸造,保证方向性;实现信仰构建,坚定方向性。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提升效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微信成为高校师生群体广泛使用的思想交流工具。微信社群对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影响,它丰富了教育载体,开拓了工作新平台,提升了亲和力,增强了便捷性。但是,微信社群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它动摇了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不良信息易引发思想混乱,碎片化信息削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力,微信依赖影响心理认知发展等。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信息能力建设,精选信息并增强微信交流场域吸引力,建立立体式教育网络促进心理认知发展,整合资源完善长效运行机制4个方面提升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培育四有新人的主阵地。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教学力量配合程度、师生交流沟通渠道、课堂效率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应通过构建教育交流平台、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等方式促进思政教育力量的整合,采取定期开展学生调研收集有效信息、引导师生交流和建立交流平台等措施使思政教育具有亲和力,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力的促进。第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实力。这不仅有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而且使我们能够利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作为生动有力的教材对大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构建具有吸引力、强制力、感染力、亲和力、竞争力、应对力和亲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通过审美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观照,以满足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期待,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目的、合规律地渗透于教育对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德育美育两者相得益彰的人文关怀;从现实逻辑来看,是纾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来看,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从实践逻辑来看,是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开展需从“信道”“亲师”“谋术”“境化”四个方面着手,优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内容、加强“以美育人”的队伍建设、更新“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