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报编辑主体现代意识生成机制的区域性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主体的现代意识是指符合现时代编辑出版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理念或意识,它是与时俱进的编辑理念,求真务实的品牌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的创新精神的统一。其构成要件为:开放意识、信息意识、前瞻意识、策划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报编辑主体现代意识的生成,是内外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大气候的影响;二是由于该区经济的发展及来自东部地区的现代观念的浸染;三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四是由于编辑主体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编辑劳动实践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通过编辑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包括编辑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权责意识和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3.
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 ,编辑主体意识在编辑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着编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编辑主体意识包括现代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特色意识、超前意识、求异意识和模糊意识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高校学报的生命。高校学报质量的高低与融入编辑主体意识的强弱多少密切相关。编辑的主体意识是指编辑者在编辑活动中的有目的性、创造性、选择性、改造性和批判性。增强并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是全面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兼论编辑的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编辑现代化涵盖两层意思一是编辑手段的现代化,二是编辑主体的现代化.二者互动互进,尤以编辑主体现代化为重.文章认为,增强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是编辑主体现代化的首要选择.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当中对出版物质量所作的一种价值界定,指出版物质量的优化和高档次化.它是编辑主体的创新意识、价值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等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是一种为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窥视和论析了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生成的必然性、内涵特质及实施编辑主体品牌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即主体的超越性、惰性和功能性;确立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内涵,即主体的角色意识、岗位意识和流程意识;提出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特征,即主体的目的性、选择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从编辑主体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揭示了编辑意识的深层内涵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编辑过程的角度,探讨了编辑主体意识的作用,认为主体意识应当是贯穿在整个编辑活动之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编辑应具备主体意识,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好编辑工作方向,同时,主体意识与编辑事业的发展、编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讲主体意识的人多起来了。作家讲“创作主体”,评论家“讲欣尝主体”……那么编辑也该讲“编辑主体”。本文借用这一提法,略陈陋见,就教于编辑同人。 哲学上所谓主体是指赋有意识和意志的人,能够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具有自我意识、具有认识能力的人。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存在的最高级的形式。在心理学上一般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是人对现实的自觉的能动的反映。意识使人能从客观  相似文献   

9.
审读、甄选文稿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编辑审、选文稿和作者撰写文稿都是高级的思想认识活动,但两者是有区别的。首先是研究认识的对象不同。作者要认识的是被研究事物的真实情况及其规律性,即事实认识;而编辑要认识的是文稿的应用价值,即价值认识。其次是两者的认识方式不同。作者以是否符合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客观规律为尺度,力图从认识中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以准确反映事物及其客观规律,探求真理;而编辑的审、选文稿是把文章内容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主要考察文章内容对人和社会的价值。三是认识功能不同。作者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与描述,使人们了解客体的属性和规律性,使人们能按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而编辑通过审、选稿,把符合读者实践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成果推介给读者,使人们的实践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社会主体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论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性。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活力,就看它是否能够不断创新,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高校学报编辑作为本校知识创新成果的宣传者,必须走创新之路,必须注重创新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大多数出版社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编辑主体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应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本文详细论证了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赚钱意识,它主要体现在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促销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编辑意识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始终。把关意识是基本的编辑意识,它是由编辑职能决定的;就从意识的出发点是尊重作品的个性,成熟的编辑都具有这种意识;挽救意识来源于编辑主体的职业道德,挽救稿件有如挽救病人的生命;美化意识是编辑主体对稿件质量高层次的追求,它是在编辑主体审美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编辑评审文稿的活动是整个编辑流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体现编辑角色的关键阶段。编辑的评审文稿能力与认知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三重文化心理结构息息相关。认知意识求真,真的境界是编辑主体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对文稿所达到的主客体统一的甄别;道德意识求善,善则侧重于编辑主体按社会规定性鉴审文稿,进行正确的文化导向;审  相似文献   

14.
论编辑的优化选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选题意识关系到图书的质量是否符合出版的前提。优化选题是衡量编辑工作的重要标准。图书质量、符合读者需要、超前意识、具有高效益是选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空间"意识是指引编辑实践创新的重要意识,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以"联合策划"这种重要编辑实践创新形式为例,需要揭示编辑实践创新本质有"空间化"内容,它是证明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的深层理论基础;需要指出空间自觉指引编辑实践创新发生的现实条件性,它是说明以空间自觉指引编辑实践创新为什么在当前得以凸显的前提;需要归纳出既具有空间内容又促进了编辑实践创新的"开放"意识、"跨界"意识、"重构"意识等。要实现编辑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必须在不同的学术生产空间进行跨界;必须在新的编辑空间中对学术生产主体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遵循美的规律的同时创造着符合人们审美意识的精神产品,另一方面伴随人们审美观的不断变化,对编辑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编辑之间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也会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审美是编辑主体追求美和表现美的意识的反映。这种编辑主体的美的意识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它蕴含于编辑的内心深处,影响和制约着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观点、内容、形式的肯定与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编辑活动自身存在着潜隐性、依附性,人们对于编辑及编辑活动的认识往往流于肤浅和片面,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也因此处于沉睡之中,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而对编辑主体性的研究则有助于人们深入、全面地认识编辑及编辑活动;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编辑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编辑人员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是编辑主体在学报编辑出版活动中始终以提高学报的质量为中心,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为目标的一种自觉精神。它的主要内涵包括创新意识、策划意识、特色意识和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9.
编辑实践活动的一般性质是由实践活动的对象所决定的。编辑实践活动对象的制约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编辑客体的内容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 ,编辑客体的文字表达和内在逻辑结构也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编辑主体是社会的精神产品的完成者 ,编辑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编辑的审稿活动 ,编辑的审稿本质上是对一个特殊认识对象的再认识和再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选题策划的成果是否能在实践中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则需要根据所进行的活动进行评价。文学期刊的编辑应当起到参与策划和具体实践的作用。文学期刊的编辑必经具备与作家交朋友的勇气和市场开拓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