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辑主体意识与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主体来制约和指导的,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编辑主体活动以编辑对象是否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学术期刊的出版要求而进行编辑实践活动。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主体创造是主体意识的能动活动。主体意识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相对成熟、不断发展且日臻完善的结构体。主体意识自身具有能动性和统一性 ,这两种特性在具体的创造活动开始之时 ,已时间在先、逻辑在先地存在于主体意识之中 ,并自发地演绎开来 ,发挥其作用。主体创造的过程 ,表现为主体意识在已有知识和认识成果基础之上 ,在需要的驱使下 ,对其自身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层次、要素所进行的整合。具体表现为对已有认识的综合、对其各组成要素、特性的协调和控制以及对主体自身潜能的发掘。本文通过对主体意识结构、特性及其整合过程的剖析 ,试图揭示主体创造活动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编辑意识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始终。把关意识是基本的编辑意识,它是由编辑职能决定的;就从意识的出发点是尊重作品的个性,成熟的编辑都具有这种意识;挽救意识来源于编辑主体的职业道德,挽救稿件有如挽救病人的生命;美化意识是编辑主体对稿件质量高层次的追求,它是在编辑主体审美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播实施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编辑活动 ,或编书籍 ,或编报刊 ,或编电讯 ,或编广播电视节目 ,或制作网页等。这些编辑活动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编辑主体来看 ,又都是人们活动的一种形态。它们既有其共性 ,也有其特异性。1 编辑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枢纽编辑活动同人的其他活动一样 ,都是在与活动对象的特性相联系和比较中显示出自身特性来的。人的活动能力、意识与活动对象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编辑活动、编辑意识与编辑活动对象也是如此。只有在这种与对方特点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中才能较全面地看到编辑活动的特异性。接受文化传…  相似文献   

5.
从编辑过程的角度,探讨了编辑主体意识的作用,认为主体意识应当是贯穿在整个编辑活动之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编辑应具备主体意识,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好编辑工作方向,同时,主体意识与编辑事业的发展、编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大多数出版社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编辑主体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应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本文详细论证了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赚钱意识,它主要体现在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促销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编辑工作越来越走向复杂化,其对编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推动学报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报编辑就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我提升的意识,应成为当下每一个学报编辑的主动选择。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是编辑强化自我提升意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直接目的。编辑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传播意识有助于提高出版物的传播效果。文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活动中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信息传播意识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由于其自身的学术特性,要求其编辑应具备学者型编辑的意识,最终成为学者型编辑。高校学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报编辑的学者型编辑意识。树立学者型编辑意识,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正确处理编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2)培养编辑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全局观;(3)学习新知识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编辑人员承担了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期刊编辑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论文阐述了期刊安全生产的涵义;提出了编辑人员“安全生产”应树立的三种意识:政治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质量规范意识;探讨了搞好期刊安全生产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并对期刊安全生产与编辑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编辑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切事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期刊要不断地创新,就需要编辑自身也要不断地发展创新。为此,编辑人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主题意识创新和审美意识创新两个方面对自身的意识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编辑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社会文化首先塑造了编辑主体自身 ,编辑劳动也在一定的文化模式、规范中进行。但编辑人员能够发挥其主体自觉性 ,在编辑劳动过程中通过文化的选择、缔构、传播、积累 ,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主体和客体是相对应的范畴,并且各有其自身不同的哲学特征,然而在秘书活动中,主体秘书和客体领导的特征却呈现出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是由于秘书活动对领导活动的依赖性所造成的.加强对秘书活动中秘书和领导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和客观地认识新时期秘书活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 ,编辑主体意识在编辑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着编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编辑主体意识包括现代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特色意识、超前意识、求异意识和模糊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稿都是作者的科研成果.编辑对作者文稿的处理,实际上是对作者科研成果的一种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对作者的科研成果进行能动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正是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体现.为了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充分发挥把关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学报编辑必须具有超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编辑的主体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在从事学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 ,所起的主导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在当今要求学报要有鲜明风格和特色的情况下 ,编辑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 ,即发挥编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学报特色更鲜明、更突出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人必须具有企业主体意识。企业主体意识是企业人对本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特性的自觉认识,主要包括: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由意识等。树立企业主体意识,对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探索和揭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以便进一步认识编辑活动的本质,并且掌握和运用这些基本规律,自觉地作好编辑工作。研究编辑规律,主要应该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编辑活动自身的规律,即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所形成的整个编辑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称之谓编辑的内容规律;二是编辑活动在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9.
由编辑活动的内涵外延谈主客体作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的产生历史悠久,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客体,更是随着大千世界的异常变化,产生、发展着。编辑客体时常会打破常规,将与社会和人们休戚相关的问题,推向正在困惑、迷茫、不知所措的人们。笔者认为根据原有编辑活动的界定指导编辑工作,对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而言多有局限。文章从编辑活动的产生及界定,从编辑活动中主、客体的属性及相互关系,从编辑客体的扩展与编辑主体意识这3个方面作了分析,认为编辑主体编辑客体把握的审时度势是所编之物为社会首肯并起促进社会发展之功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人优越于其他自然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人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是自觉能动的存在物,是认识的主体。人对自身的认识及改造即主体精神或主体意识,是我们这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动力。我们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认识曾经有过曲折,要求一切都服从于某一社会精神,这大大地扼杀了人的主体创造意识,阻滞了社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方位地尊重人、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了广大群众无穷的创造性。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创造意识之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