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需求特征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以“新闻采写”课程 为例,探讨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理念契合、教学转变与专业基础,并深入分析了基于“能力输出”导向 课程模块化能力模块确立路径和面向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行新闻专业的"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媒体需求并造成就业难的问题,通过对当今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多元需求的探讨和对传统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依托综合型大学的学科优势资源,创新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适应新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化"的特色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论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成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以及综合性新媒体的诞生,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媒体在完善个性化生存的同时实现多媒体传播和兼容,由此导致超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对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当代数字媒介推崇效益、创意和专业的运营理念,昭示了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变化和调整.为了保证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采用突出应用性、强化实战性、重视探索性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为新闻学人才培养积极探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熟练地运用会计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早已成为会计人员的核心技能之一,自然也是各层次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的确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利于学生良好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具体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实验、课程设计三方面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加强学生系统概念和综合分析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验;将课程设计视为对理论课程的补充、综合与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广电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扬长避短,优势整合,广电新闻创新要强调特色,创新形式,实现互动,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从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高校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从就业的视角来分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科高校必须在坚持"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品牌"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设计,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同时,建立以专业为支点的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根据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构建了"3+3"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前"3"是三个主体课程模块,体现按专业群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和分专业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后"3"是三个辅助课程模块,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双证书"的培养要求以及就业导向。经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校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课程教学模式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概念,阐述了"四位一体"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主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开展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的专业训练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和艺术创新领域,近年来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媒介发展的宏观角度探索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艺术"延伸的演化历程。借鉴媒体考古学、媒体演化史和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等人的观点,认为媒介理论和符号学应该是理解和构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钥匙。在此基础上结合逻辑分类与信息视觉化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学科框架与应用领域的模型。同时指出,将语言学、符号学理论引入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明确该学科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已把新闻传播带入多媒体相互叠加且高度融合的多维传播的"超媒体"时代。培养传媒人才的大学摄影教育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改进教学观念,如何改进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战略,是高校摄影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程理念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也被称为“大工程”理念。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我校护理专业本、专科学生进行教学应用。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如进行课程优化、加强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意识和专业能力培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模拟场景教、教学回示、临床教学见习、毕业实习、撰写论文等,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融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产和传播平台,即全媒体。全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等传统形式已经被改造甚至被颠覆,传统新闻教育也因此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应该在重视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媒体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又要适时调整,促使新闻教育向综合化、网络化、移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以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4.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生顶岗实习风险频发,损害了学生权益,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秩序,制约了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和产教深度融合。必须准确把握实习风险及防范现状,确立实习风险管理和重在预防的新理念,通过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五位一体"的防范机制等,切实有效防范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要树立人力资源第一的理念,克服官本位意识,强化服务观念,以人为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媒业改革演变成"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双轨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改革成独立传媒企业的单轨制,这是大势所趋,这是时代所向。传媒单位要真正成为独立企业,急需一批既有新闻专业知识,又兼具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者,即传媒职业经理人,这是传媒走向市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面向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例,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课内与课外、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指导下,搭建一套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平台.该平台以“改革教育理念,明确平台定位,构建平台应处理的关系”为改革主线,以对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为改革思路,整合校内、校外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内实验室与创新研究中心、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文化、社会体制和个人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从业者现今并没有形成牢固一致的专业理念,新闻离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还有较远的距离.和新闻专业主义联系甚密的新闻传媒教育虽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但还没有从新闻从业人员处获得足够的尊严和较高的评价,目前来看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贡献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加强新闻教育中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专业理念的追求,将是新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当前,国内外高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希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合肥工业大学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有效做法,并在改革教学模式、搭建教学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竞赛体系、建立孵化基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适合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是个普遍问题.弥补这一不足惟有进行教学改革.高校校园电视台的设立与运营,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改革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