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犯罪学研究表明,缺陷人格是导致犯罪的重要根源。调查数据表明,农村鳍守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畸形的家庭结构使他们的家庭教育严重扭街;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又严重异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关键环节的缺陷,使留守青少年更易形成缺陷人格,成为潜在的犯罪人。因此,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性回归,是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城市“底层人”以报复社会的方式制造恶性事件呈多发态势,表明城市“底层人”犯罪已经上升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导致城市“底层人”犯罪多发有深层的社会原因,生活艰辛而得不到必要的救助,可能使他们感到绝望与无助;贫富分化、阶层固化使他们感到失落,进而产生心理失衡;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现象突出,可能激发了少数人犯罪的冲动。当前,着眼于宏观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难以发挥有效遏制这类犯罪的功能,而针对城市“底层人”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尚处于空白。在社会政策方面,城市“底层人”中的农民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被遗忘的人”,城市“底层人”进入了脱贫攻坚的“盲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一名言启示我们,要遏制城市“底层人”犯罪,除采取严厉的刑事政策实现正义之外,还要构建针对城市“底层人”的社会支持体系,改变社会失序的状况,改变阶层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外来犯罪青少年进行的问卷调查,从越轨理论出发,分析了他们犯罪的原因。认为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主要是其社会目标与实现这些目标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造成的。在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合理的社会目标的同时,应加快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管理创新,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合法的目标实现手段,这对预防外来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 ,特别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责任归结为青少年的不成熟 ,这是一个极大的偏差。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现出增长趋势,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越来越低龄化,然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很多都与其家庭有着紧密关系。文章试图就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影响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教育青少年,预防青少年犯罪,使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得到更好的改造,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不仅有个人、家庭、学校的因素,更有社会的因素.社会是犯罪学研究的背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增加与转型期社会失范、社会组织松散、管控不力、贫富悬殊、腐败严重、暴力文化泛滥等问题有密切联系.只有找出催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深层原因,才能全面防治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7.
人性的观点及当代心理学研究者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性是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在共同探讨的问题,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致使每门学科都只能研究其一部分本性,都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对人性给予认识和解读。心理学是以人为主题的学科,但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性被分解与割裂,致使心理学面临危机四伏的不统一困境。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只有以人为主题,在对人性全面、深刻的理解上展开研究,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和独特的学科,展示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或它所存在的根据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一部分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未成年人教育已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其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犯罪比率以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影响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使用科学的家教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取得较好的家教结果,使青少年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为防止青少年犯罪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家庭社会资本是决定青少年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家庭结构失调、家长存在不良言行或教育不当等都可导致家庭教育缺陷.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研究探索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关系,是为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分析了社会失范导致的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和失败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实现青少年社会化主体之间的和谐,以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次级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的、加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使以往意义上的社会控制机制弱化,造成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其中之一是青少年犯罪的快速增长。根据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探求了现代社会社区变迁与青少年犯罪增长的相关性以及基于社区的预防功能和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是一种新型社会现象,是由被外出务工父母留在家里的青少年形成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我认知不足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既有教育的缺失,也有社会保障的缺位。因此,预防和减少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惩教结合、多管齐下、多方配合"的方针。通过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现状及其犯罪特点的研究,分析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探寻相应的对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不仅最高,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特征。这里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特点入手,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透彻剖解,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综合治理的重大任务来安排。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重任,如果青少年犯罪任其蔓延,势必影响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研究少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教训,积极地采取教育、挽救、改造的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对于促进“三个根本好转”和建设“两个高度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增多,采取严厉刑罚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已经在我国部分省市开始实施,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社区矫正体系,这也导致矫正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并找出相应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脱离犯罪氛围,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由于其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变化明显,出现种种不平衡与矛盾的心理,这样就常使有的青少年出现情绪变化无常,难以琢磨的情况,常常走向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有偶发性、纠合性、凶狠性、隐蔽性、反复性、腐蚀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对于青少年犯罪我们要以预防为主,主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发挥家庭对他们的初级教育作用来遏止青少年犯罪。对青少年犯罪要进行综合治理,建立严密的社会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18.
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人类获得并完善自身本质寻求标准和意义 ,为人性提升和完善提供方向和支撑。人性不是既成的 ,而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 ,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 ,是去恶扬善的过程。社会塑造为人性的提升提供导向和创设必要的社会人文环境 ,主体选择是对社会塑造的内化、自觉与升华。社会塑造只有同人的觉悟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性完善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是受其犯罪心理支配的,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家庭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关键因素。家庭结构的缺损、家庭环境的恶劣、教养方式的不当等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这些不良因素的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互动的。其中,道德失范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手段必须重构社会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