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提出“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命题,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以创造新的网络生态,开创一个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互联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是“同自己时代的现实接触并相互作用”,在立足于哲学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相适应的人的生活样式的基础上,对时代的现实性予以关照。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哲学的目光应该关注“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时代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具体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是要自觉地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国人民的现实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改变自身的理论形态,更是通过所蕴含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开放精神,引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超越、创新而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集中体现和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纲要》的学习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时代产物。文章第一部分指出,为了使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取得必要的理论前提,邓小平首先正确地界说了马克思主义,从三个不同的逻辑层次上分别提出了“完整准确”说、“精髓灵魂”说和“继承发展”说。第二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超越、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互作用的分析,集中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并完备起来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文章第三部分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说明我们在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雄辩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中国革命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就。创新发展、理论先行,“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伟大世纪、伟大时代、伟大变革急需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就必须根植于时代发展的伟大变化,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深刻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南方谈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联系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社会发展动力论、唯物辩证法和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的运用和发展,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设了重要理论基础,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为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立足新时代这一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历史性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做出科学回答和深刻诠释,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关键领域变革与重要实践突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科学世界观与实践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和历史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主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和应对“两个大局”的理论结晶,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  相似文献   

9.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态势的重要判断,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产物,它必然诉求一种从哲学层面上作出的高度总结和理论升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中国现代哲学最突出的变革就体现为各种层面的哲学理论资源最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和整合下,共同观照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实践,观照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促成,并且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探索出时代精神的精华。换言之,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哲学形成过程中的指导性地位,中国现代哲学最突出的部分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实践为依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到具有中国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构建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层面的伟大创造,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范围内最具生命力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蕴含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框架中,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实践论》,以理论与实践即知行关系为中心,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 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以及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等重大哲学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推动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积极推 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学习、发展、践行毛泽东思想实践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理论武装;时代价值 中图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实践论》,以理论与实践即知行关系为中心,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 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以及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等重大哲学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推动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积极推 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学习、发展、践行毛泽东思想实践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理论武装;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社会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中国化传统,借鉴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且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时代,民主政治亦深受数字技术影响,但这种变化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视域。在数字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数字化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引领,从而科学合理地构想中国数字民主政治的应然之境。同时,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正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使民主理想在与具体实践的不断调适中逐步化为现实,实现政治哲学与政治实践的辩证统一。进而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加快构建符合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原创在狭义上指原始创新,而在广义上指自主创新,它是批判与继承、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内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分别满足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实践需要;坚持以实践为中心、坚持民族主体性与坚持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经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原创性的理论,其重大意义在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逐步形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世界,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开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在新时代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相应的,应该从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定义、基础定位,精深观照、跟进、概括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重大变化和重大进展,及时反映、深度反思和积极增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重维度,审视、反思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发展进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土壤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加以创新。科学发展观引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不断化解风险,从容应对挑战,它所恪守的科学哲学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在学习与贯彻中要反复解读与领会的。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及“世界历史”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分别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本体论基础、历史价值论基础和历史方法论基础;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准确地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一科学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以中国化时代化的形态指引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铸就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深刻改变中国,就在于它所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定执着地追求真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立足国情,紧扣时代主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与思想的赓续共荣中不断实现重大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与能量,把“中国化时代化”与“丰富马克思主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实现“两个结合”,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自近代中国被资本主义以“文明”的名义裹挟进现代化进程以来,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现代化便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主体内容。这一内容的历史性展开既是中国现代化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阶历程,又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在场性及其“改变现实世界”的伟大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质的过程。它表征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的历时性事件发展和共时性场景叙事中所体现出的“四个面向”:面向近代中国革命之时代主题的“主义”选择逻辑,面向革命与建设主题转承过程中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面向“人民”这一社会历史主体和创造者的“幸福”关切与践履,面向超越资本文明并开启人类未来美好生活世界无限可能的新文明创造。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四个面向”的理论品质,可为学界回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一个尝试性视角。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特定时间的进入、融合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和日新月异的实践相结合,使之能够应对时代挑战,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发展潮流,成为时代精神之精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驱动,又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内在要求和当今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时代化的实现,是一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系统建设工程,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高速统一与互动中,在关注其当代走向、回答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中,在“坚持”、“发展”、“创新”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