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轮天宫是北魏以平城为首都时期的早期国家级道教建筑,也是此期北天师道的物质标志,是寇谦之新道教成仙理论的具体实施手段之一。由于其耗时长、工程规模巨大,中途遭致毁废。但其所依托的北天师道场则辗转迁徙得以异地保存。其建筑形制渊源仍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制木构高台建筑为主,部分吸收了西域佛教窣堵波建筑形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北魏道士寇谦之的新道教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魏道士寇谦之是新道教的倡行者,是民间道教转化为官方道教的重要人物。寇谦之的著述及《老君音诵诫经》所反映的思想,说明寇谦之秉承早期正一道教诫,新道教以维护张陵教法为特点。寇谦之汲取儒释思想于新科之中,其改革为道教成为国家宗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寇谦之本人生平及其改革天师道使其成熟化、官方化的过程与内容,学界已有详尽的记述。但是,对于寇谦之改革的一些细节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分析。辨析寇谦之改革内容的除去三张伪法的具体所指并不是除去所有的三张旧制,努力探清寇谦之努力划清老子与当时盛传的老子替身李弘之间的界限的意义,以求达到对寇谦之的道教改革的全面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北魏时期的道士寇谦之,以儒家礼教规范道教,主要是从儒家的"礼度"、"唯贤是授"、"中和"、"入世精神"和"男女授受不亲"五个方面援儒入道。寇谦之"援儒入道"的道教改革,实现了道教的发展和安邦治国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道教中的老师国师说是老子善变思想的内容之一,国师院宣称老子得道升天后,随时而出,辅助人间帝王治国理政。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和陆修静领导的的道教改革运动,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老子国师说的宗教意蕴,是促使道教在这个时期由民间向上层,由反抗向合作发生转变的重要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有很多关于张良与道家联系的记载,后来史书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世张良,功成身退";"帝尝问张良何如人,对曰:‘佐高帝,兴汉,功成身退,贤者也’";"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之有《神中录图新经》,浩因师之"。而事实上张良并非深受道家隐逸思想的影响,他是一个"用世之儒"中的智者。  相似文献   

7.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道士,在其归隐茅山的四十余年中,他不仅吸收葛洪、陆修静及寇谦之道教改革之成果,而且立炉炼丹,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道教的炼丹理论。他以上清经为基础,融儒佛道为一体,创立了茅山宗,开宫观道教之先河。  相似文献   

8.
道教在北朝经过寇谦之改革之后,曾一度成为北魏的国教,其后楼观道在陕西兴起,形成新的道派。 道教的发展引起了佛道之间的激烈斗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先后两次发布诏令,禁断佛教,史称“二武 灭佛”。  相似文献   

9.
五斗米道北迁后,三张的传统传教方式被打破,道教的传播体系陷入混乱状态.紧接着佛教迎来了传入中土后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对道教的传播也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为了重振道教,以寇谦之为首的上层道士借鉴佛、儒思想,清整旧天师道的传播体系,将新天师道建立在依附上层政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西汉以后,张良的形象不断发生演变,从佐汉的谋谟之臣变成集天命与神仙于一身的历史偶像。晋宋之际的天师道建构张良与张道陵的血缘关系以契合刘裕的汉室苗裔身份,为刘宋“与道结缘”制造祥瑞,以达成便于传道与影响政治的双重目的。北魏的寇谦之则利用崔浩“自比张良”的行为,制造了一套“符箓受命”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汉代以来张良“授命”说的改造。天师道利用已非历史原型的张良形象,涉入南北朝的政治活动,也塑造了刘宋、北魏政权中长期存在而又沉浮不定的共同文化意识,并推动南北分裂的政权向着共同的文化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1.
中、西传统建筑哲学的差异在于:中国建筑作为礼制的象征,往往通过位序、色序等象征手法来体现或设定人与人的上下、尊卑关系;由于礼制相对固定,建筑形式也相对定型。而西方建筑是理念的派生物,可以按照某种抽象而永恒的理念推理出来,建筑形式与理念类型之间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并且建筑形式随着理念的丰富而不断更新。在建筑美感的追求上,中国建筑及其哲学以“中和”为美,而西方传统建筑及其哲学以“崇高”为美。  相似文献   

12.
论羌族碉楼建筑美感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碉楼建筑是集战争、宗教等为一体的建筑典型代表。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战争防御而达到生存之目的,再经过建筑形式寄托精神希望,两者相辅相成而形成碉楼建筑美感,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黑虎羌碉、桃坪羌碉和木卡羌碉。  相似文献   

13.
工业文明的来临 ,现代建筑在世界各个城市兴起。现代化建筑因“国际化风格”面临着无限困境。随着“后工业社会”与高科技时代的发展 ,后现代建筑对现代建筑进行着超越与反驳 ,但后现代建筑的性质又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可以说后现代理论是强大的 ,而现代建筑的地位是后现代建筑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14.
产品侵权责任即产品责任是由于产品质量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建筑侵权责任是由于建筑质量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亦可称为"建筑质量侵权责任",简称建筑责任;服务侵权责任是由于服务质量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亦可称为"服务质量侵权责任",简称服务责任.产品责任、建筑责任、服务责任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质量侵权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5.
类型学是一种分析建筑的方法,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认识,可以使建筑设计师对特定历史的文化生活与真实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类似于已往而又不同于以往建筑形式的理想建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建筑在房地产业主导下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形成了第一次现代建筑高潮。这一时期历来是 近代建筑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既有的研究局限于对建筑技术、建筑理论等建筑本体要素的研究,而建筑商品 化对建筑发展的巨大驱动作用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通过系统分析房地产业与中国近代建筑演变之间的关系,揭 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筑技术进步和现代建筑风格兴起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试图突破既有的研究范式,为中 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面向未来的景观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景观建筑就是将景观分析融入建筑设计的建筑形式,可分为历史型、纪念型、展示型、游乐型、公共空间型、宗教型、居住型七大类.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其地域特点与人文关怀.中国当代景观建筑存在着一些弊端,而中国传统的景观建筑理念值得借鉴,继承传统而又融入现代元素,才能设计出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未来的景观建筑应是体现人文关怀、结合地域文化、运用生态技术的新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18.
从建筑学和建筑现象学角度解读文庙建筑空间,解构文庙建筑的教化旨趣和教育意蕴,是当前文庙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重新审视文庙建筑空间,会发现文庙空间现象具有以下特征:空间布局,形断意连;空间势态,起伏律动;空间组合,虚实结合;空间装饰,寓意深远。文庙建筑空间不仅仅是建筑和景观的组合体,同时,还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是教化民众、兴学育人的教育场所。文庙空间与人的交流,经由形式层面、意向层面和意义层面而展开,文庙空间的教育意蕴由此而生成。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惠州学院主办了2013"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的建构与创新,特别是对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展现了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徽州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徽派建筑中无论是马头墙、天井、坡屋面等建筑构成元素,还是建筑三雕中的雕饰图纹,都可作为徽州建筑的代表符号。这些久经传承的古徽州建筑式样符号被设计师大量引用、提炼、创新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