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是突兀出场的,而是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理论逻辑看,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运用;从历史逻辑看,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性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从现实逻辑看,是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内生出来的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多维立体表现形态:第一,本质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中国版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第二,总体形态是“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第三,道路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出来的文明;第四,价值形态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双重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发展进步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是以“中国话语”“中国声音”阐述中国方案的标识性概念,掌握了关于人类文明走向的话语权;从实践上看,新形态的创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变得更强大的中国正在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动力和未来图景等问题,提出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世界文明交往与冲突的必然性等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同发展多样的精神文明相结合,提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新文明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发展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以“共善”凝聚“共识”,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体系,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共存方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注入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源自马克思有关现代化思想基本观点:明确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对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带来问题,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现代化统一模式,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其思想演进历程:内涵演进方面,对现代化的认识从单一到全面不断深化;模式建构方面,明确“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要合理借鉴西方现代化文明成果;路径实施方面,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固本立基、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的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级加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世界现代化发展有三项重要贡献: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现代化增添全新理论形态;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现代化路径探索提供成功发展范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各类文明资源,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要不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文明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跃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和基础。与西方文明相比,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超越西方现代性,具有独特优势、鲜明特色和根本立场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创造的新的历史方位。要彻底摆脱形而上学禁锢,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持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展现出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中的新形态,它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统一的新型概念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溯历史发展的概念,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划分依据,可知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时性考察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相近概念中呈现,在共时性对比前苏联创造的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和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对应概念中生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答现实课题的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维度和中国特色的语境下,它表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概念,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需要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机制中处理好道路与理论、传承与创新、全面性与协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文明发展与不同文明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继承了中华传统“文明观”,批判了现代西方文明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探索经验的积累和提炼,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包括“五大文明”协调的文明形态观,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交往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价值观。它从文明观的维度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文基础,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出一条现代化文明新路。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发展理念,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续写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新版图。中国式现代化建构起中国新现代性,开创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时代转型,既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又重塑了人类文明发展类型和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倡导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全球生命共同体,有力回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文明之问。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以文明多元共生加强文明交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加强文明治理、形塑人类文明格局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中,人类在脱离野蛮时代后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由于时间条件和地理条件不同,人类创造了多样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区别于前现代的文明形态,其发展的内在限度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文明所取代。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对过去人类文明成果的扬弃,更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崭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其独特的生成条件,其发展路向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解决不同阶段而尤其是当前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不断创建、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它代表了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进步一边的新兴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过程还是结果来看,无不都在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向度,根本地区别于那些否弃“以人民为中心”的其他传统文明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对现代化的伦理追求,它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而今天新出现的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新兴人类文明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爆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最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的具体内涵。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与以往旧文明形态的内在关联,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根本区别,从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科学内涵与未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重构、现代化创造人类社会新文明、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思想观点,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由“工业化”拓展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要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发展到全面高度发展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2.
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的交往意蕴应当从历史、现实和理想层面出发。从交往逻辑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有利于准确把握人类共同体的共同价值旨趣,有利于全面理解人类共同体发展的世界历史特征,有利于牢牢掌握人类共同体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始于对原始共同体的超越,保持着对虚假共同体的扬弃,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跨越。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人无法摆脱交往而生产生存。研究并揭示原始共同体中的地域交往意蕴,虚假共同体中的世界交往意蕴,最终探寻人类交往逻辑的理想复归,找到推动共同体发展的逻辑密码,完成真实共同体的建构,实现人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包含着基础理论、现实需求、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展开论述。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核心概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起点和前提,现实的人和物的关系进入了马克思考察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唯物史观,“实践”这一观点获得了其思想中统领和核心的地位,通过实践的视角和方法,在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发挥了连接现实的力量。恩格斯则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具体阐释和方法总结为自然辩证法,通过对人类历史实践的具体考察,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生态哲学尤其关注现实社会及其产生的生态危机,强调将剖析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探寻生态危机所产生的表象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伴随着资本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形成的资本逻辑不断作用于人、社会以及自然界,通过支配和利用不同形式的自然力进而控制和影响自然界。资本首先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并在效用性这一根本原则上对待自然界,造成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其次资本遵循无限增值的定律,自然界的资源被无限地投入资本生产中,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最后资本对活劳动即劳动者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今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矛盾又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为切实有效地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一是实现“生态人”的转变,构建人的新型存在形式,克服资本逻辑对个人的消极影响,通过改变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个人重新回归自身,实现自由发展。二是实施生态文明新举措,改善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采取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与法规,将会切实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生态危机。三是通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生态文明的新发展,面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需要我们从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需要各国各地区认清事实,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是在汲取古老中华文明和世界现代化思想精髓,继承老一辈领导人的现代化思想内核,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民生人本为价值取向,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源泉,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力量的“中国式现代化冶。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不仅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提出了关于人的解放的独特见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状态是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对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资本主义生态现代化之路向是以全球性生态空间修复策略、时间修复策略掺杂生态霸权主义谋划而展现自身的生态叙事合法性的。它所证成的合理性,实质上不过是资本逻辑的生态隐性呈现及非正义剥夺。拒斥“资本丛林”成为新的生态文明创造的基本方向。从实践的生态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价值论出发,以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鹄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创造构筑了一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共同体”逐次展开的新路径。它摒弃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思维模式,建构了作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生态主体性,塑造了以总体性环境正义为特征的伦理样态,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态空间生产的时代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创造的包容性与发展性为其能持续引领全球生态文明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丰富内涵彰显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主体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正义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本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论。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有利于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时代价值,推动全体中国人民整体实现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起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辩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西方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推动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处于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时期的中国,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两山论”以及生态治理现代化思想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延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