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构的特定层面深入文化自信的内部结构,还应当使文化自信的构成问题的认知逻辑,实现由结构性向生成性的转变。从文化的生成性视角看,文化发展进程自信、价值取向自信、创新能力自信、冲突解决能力自信和国际比较自信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总体,同时它们作为文化自信的五种不同面相呈现出来。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需要经由主导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价值基础;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经由知识分子文化先觉和文化自信教育,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坚定认同的文化理念,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本民族的文化变迁历程,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根基的关键支撑。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现实载体,音乐文化凭借深刻内涵与价值底蕴在文化自信的树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由广东卫视、广东音乐之声等联合制作的时代记忆音乐节目《流淌的歌声》以音乐文化为基础,深入探寻经典音乐背后的时代故事与文化底蕴,其新颖的音乐表达形式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为坚定文化自信与提升文化凝聚力发挥现实作用。通过分析《流淌的歌声》的创新策略,指出其实践意义,为音乐文化类节目树立文化自信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客观上要求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发展能力、生态保护能力、文化建设能力、政治领导能力及群众组织能力。现阶段农村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还面临“经济基础不够优厚、环保理念不够强烈、文化根基不够优质、政治素养不够过硬、群众基础不够优良”等问题。直面问题,基于经济之维,要切实健全基层激励保障机制;基于生态之维,要努力打造“生态型”干部队伍;基于文化之维,要着力提升干部文化涵养;基于政治之维,要着力提升基层干部善治水平;基于社会之维,要涵养干群鱼水情、同农民一起共聚乡村振兴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语境中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命题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发展思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可围绕以下三重维度: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激活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基因,进而对之批判性继承和反思;二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注重对现实的关照,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三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在吸收外来文化思想精髓和有益养分基础上进行创新。新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加以理解与阐释,对于当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制度自信有着十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逻辑内蕴上,优秀传统文化内含中国共产党制度自信生成的时代视域、空间界域、文明境域三重渊源。在现实交融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诉求,并进而为其制度自信提供着方向引领、精神动力和条件支撑。在未来境地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自信由话语切中现实、由表层转至核心、由自觉走向自强。  相似文献   

6.
人文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是对传统的"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的反思与超越.相较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等新型城市形态,人文城市无论是在学理研究上还是在建设实践上都较为薄弱与滞后.大力推动人文城市建设,在理念内涵上,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文城市的认识,全面把握人文城市理念的批判之维、价值之维、文化之维、动力之维与生活之维;在现实路径上,要严格"城市紫线"管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重视文化规划、提升人文城市建设的文化自觉,要挖掘人文资源、引领人文城市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要注重人文之治、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化自信研究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丰富,但缺乏定量研究方法的辅助。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整体上梳理文化自信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演进路径和研究前沿,对于推动文化自信研究科学发展很有帮助。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文化自信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研究者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跨学科合作研究;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的现实理据、理论渊源、逻辑关系、理论发展、提升路径等方面;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与时俱进,逐步注重新时代环境下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探索。文化自信后续研究,应加强文献数据的定量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开阔研究视角,促进跨学科、多热点的融合研究;拓展研究领域,构建研究的整体性视域。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道路、理论与临床自信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源于中医药辉煌的历史成就与顽强的生命力、源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源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源于中医药文化是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锋、源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要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提高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通过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在中西医文化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们讨论中华文化或文明的历史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的根本问题时,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生命中的“根和种子”,其中有为社会各界所熟知的一大思想共识,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个论断涉及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何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构建、“大一统”何以成为中国之时势和生生之机等等历史之思、现实之考。今天我们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不仅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自身固有局限、西方文化渗透以及网络亚文化等挑战。通过把握文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立足文化发展,重视实践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定社会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从哲学、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等维度全面审视文化自信,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和实践的文化观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哲学基础;国内外文化软实力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理论指导.我们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强盛.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有其生成的历史依据和现实需要,它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是对中华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存状况的深刻把握。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直接来源和坚实基础,更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滋养。坚定文化自信,汲取红色文化力量,推动红色文物"亮出来"、红色资源"活起来"和红色文化"融进去",用鲜活的红色文化筑牢文化自信之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备条件。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实现动力和持守定力,是乡村文化繁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条件,也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应然选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与协调推进,美丽乡村实践推进,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客观依据和重要条件。遵循文化自信生成规律,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是,推动实现传统乡土文化的“两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全方位打造文化自信的良好生态,以更强的实力和更好的发展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厚植文化自信的底气。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重点对象。“青马工程”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路径,在培育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思维,深化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重视群体实际,精准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式;运用认知理论,建构文化自信培育的进程,从而推动青年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对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引领作用。基于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基本要求与实践驱动分析,文章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并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探讨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价值,为高校加强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范畴和创新发展,是人民共同期盼之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价值追求,是对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与“艰苦奋斗”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物”融合发展的应然之义。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富足丰裕、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人的精神境界崇高、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为此,应加强精神文化供给侧改革,应需供给优质精神文化资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精神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共同价值信仰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正>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前进根基~((1))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 000多公里,从敦煌到兰州,一路穿越千年风尘,从历史之境到现实之境。总书记这次到甘肃考察调研,点多面广,核心围绕三点: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绿色发展、深化脱贫攻坚,关键词有两个:"文化""精神"。在敦煌,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文化交融互鉴,讲莫高精神;在嘉峪关,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和精神标识;在高台烈士陵园,讲传  相似文献   

18.
自信是在客观理性基础上对于自我的肯定性,自信的发育及培养需要与特定文化规则相契合。本文采用两个研究探讨了文化中的松紧特性、中庸思维与自信的关系。数据分析发现,越能认知到生活中的"紧",感受到更多未言明也无需言明的规矩,更愿意在各种情景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个体就会越自信;中庸思维独立于松紧特性作用于自信,中庸思维用的越好,就越有利于自信。基于文化一致性理论,本文阐述了自信的发展与遵守文化规则联系在一起,规则意识和倾向为人们提供了确定性的基础,而中庸则有利于突破规则的藩篱灵活地表达自己,从而使国人在日常生活、文化交往及文化转换进程中能够做到真正自信。基于自信锚定于规则发展的研究发现,本文在研究展望中提出了自信模式转换假说,并指出其在个体自信建构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唯识学和西方哲学为阶梯,强调儒学形上之维的敞开,在儒学哲学化的思辨进程中增强与西学的对话能力和互动生成。论题侧重分析其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主张和文化转型诸层面的理论特点,以期反观现代儒学哲学化进程中的熊十力及其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考察中国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以五大发展理念为视角考察中国道路,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深刻揭示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充分彰显中国道路的创新之维、协调之维、绿色之维、开放之维、共享之维。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而且能够更好理解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进而理性直面中国道路的现实境遇,自觉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拓展中国道路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