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陪审制度自清末移植到我国之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历程。但是陪审制度有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它可以在司法独立和司法民主之间确定正常司法的位置,实现一种混合的正义。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度蕴涵着深厚的理念价值 ,即民主、人权和公正价值。陪审制度意味着人民通过参与审判分享部分司法权、监督司法权 ;陪审制度是保护公民或者司法弱者人身权利的一道护身符 ;陪审制度通过陪审员对案件的参与 ,体现法律维护社会正义之精神。重新审视陪审制度的内在价值 ,并在这一价值的指引下来认识我国陪审制度在现实中的命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应着力完善陪审制度的立法 ,增强陪审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并把它放在审判方式改革、司法改革、乃至司法现代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历史、背景、法理、法律——对我国陪审制度的四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自清末移植到我国之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历程.由于实践中的运行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在许多学者眼里,陪审制度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废止之声日涨.但是陪审制度有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它可以在司法独立和司法民主之间确定正常司法的位置,实现一种混合的正义.随着"人民陪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陪审制度的第二个春天也许不久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4.
人民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加案件的事实审判的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民主制度,人民陪审制度具有两个基本价值: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陪审制度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惑,一是司法专业化趋势与民主化目标的内在冲突;二是 人民参与司法的必然要求与陪审制度的立法缺失之间的现实矛盾。为了真正实现司法民主的价值目标,我们应该 在坚持陪审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司法权运作的分工并由此形成人民陪审员与专业法官互相制约的机制,从而使上述 矛盾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司法与政治功能,但其自始至终围绕着民主、自由与司法正义等价值观念进行构筑。近代两种不同的陪审模式实现其价值的机理有所不同,其司法功能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陪审制度的实证研究——以某市基层法院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特性和具体运行情况究竟如何?我们通过对一中心城市基层法院陪审制度实际运行状况的实证调查,发现中国陪审制度不同于两大法系陪审制度的诸多特点,并得出其制度设计与立法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在事实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未来陪审制度的改革进路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8.
历史、现状、未来——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法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自清末移植到我国之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历程。但是,面对陪审制度衰微和异化的现状,我们依然可以对其有所期待,因为不仅有官方的积极举措,更重要的是陪审制度具有独特的法理价值:它可以在司法独立和司法民主之间确定正常司法的位置。实现一种混合的正义。  相似文献   

9.
邵劭 《金陵瞭望》2011,(14):84-85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程序.并由其行使一定司法职能的制度。目的在于扩大司法民主.以普通民众参与行使审判权的形式。实现公民对审判权的分享与监督。  相似文献   

10.
陪审制度在我国法学界直到上世纪末都是研究较少的问题之一,当然研究较少并不表示没有争论,事实上在法学界和实物界围绕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存费之争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且一度成为热点问题。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的生效,又引发了众多的讨论,讨论当然是关于陪审制度在司法系统中的运转机制和存在价值以及我国陪审制度的实施影响等,当然这些都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却想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即从比较法的角度特别是从香港与内地陪审制度的比较来阐述这个问题,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差距,从而提出中国内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陪审制度起源于英国,完善在美国,清末传入我国,新中国的两次民事立法都予以认可。但陪审制在实践中却屡遭冷遇,现今的人民陪审员制更是受到众多批评。2004年8月全国人大进一步完善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并在很多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人民陪审制发展和适用的问题,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即人民陪审员的准入门槛太低;审判中专业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司法成本的增加,浪费已有的司法资源;陪审员的任职年限规定模糊以及陪审员的执法活动缺乏监督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陪审团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现司法民主化和审判公正的陪审制度普遍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中,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的陪审团制和以大陆法系国家为代表的参审制两种。通过对两大法系陪审制的利弊权衡,我国应废弃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在保留法官合议的基础上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陪审团制度。  相似文献   

13.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审判独立之间的关系较少受到关注.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助于抵制行政权对审判权的干涉以及防止人情关系对审判权的影响.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要求改革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和案件审批制度,它可以起到强化裁判者个体独立的作用.此外,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还可以营造审判独立的司法文化氛围,有助于实现我国真正的审判独立.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目前进行的司法改革为背景 ,作者从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价值功能出发 ,结合我国的法制状况 ,论述了我国当前坚持陪审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中国陪审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 ,世界范围内陪审制度发展呈衰微趋势 ,中国陪审制度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中国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通过参审来监督和保证司法公正”;现行陪审制度应从“陪审员选任制度”、“陪审案件范围”、“陪审员职责”等方面进行改革 ,使陪审制度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人民陪审制选择权是指诉讼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思决定启用人民陪审制并享有与该程序相关事项的诉讼权利。其实质是当事人根据自身利益对程序价值作出判断的一种处分行为。我国目前由法院启动人民陪审制的做法存在很大弊端,借鉴国外审判形式选择权的实践方式,赋予当事人积极完整的人民陪审制选择权是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几乎同一时期制定陪审员制度,但在陪审员制度适用范围、陪审员资格、陪审员选任、陪审员权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中日陪审员制度以及该制度实践的比较,分析归纳日本陪审员制度的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陪审独立     
陪审制是法院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案件审判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陪审独立是陪审制度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对陪审独立作过具体的论述.陪审独立的内涵包括审理职权上的独立和相对于法官的独立两个方面.为了实现陪审独立,必须使人民陪审制度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判独立,并明确陪审制的适用范围以及陪审员的资格和产生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