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如何正确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中国当前急需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现行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的弊端的基础上,从体制和法律层面探讨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作者主张以市场为基础,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依法建立党政分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手段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三层制"的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好国有资产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搞好资产评估,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准确量化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所有者的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原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得以运转的保障。而这一动力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却严重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我国国有企业终极财权的分离、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发国有企业动力机制应该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健全经理人员市场,建立选择经营者的有效制度以及设计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公司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所有者“缺位”,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产生不规范,董事、监事、经理素质低下,没有形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应强调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产生的规范性,充分发挥各自的职权,提高董事、监事、经理的素质,实行外部董事、监事制度,完善经理聘任制,建立董事长、总经理分离机制,更好利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调动董事、经理、监事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只有权利、责任而无监督约束的条件下,就会出现权力过分膨胀局面。而权力过分膨胀的根源在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不流失并使之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激励方式不当、对经营者约束弱化等问题。应当建立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促进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切实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权,使其相互制衡;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和加强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自建国以来连云港市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查找了连云港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结合市情进行资产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选择适合自身的正确的监管模式等方面完善连云港市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多数转制公司中 ,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 ,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 ,其主要根源 :一是公有产权不明晰 ,产权主体缺位 ;二是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非国有股比重过低。因此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主要包括实现国有股权代表到位和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 ,并建立职工持股制度 ;进一步理顺“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资本营运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国家所有者将国有资产委托给国有企业经营者,具体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对企业资产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使得国有权益受到损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以实现。本文从人才选聘制度,评价企业资产经营者的指标体系,以及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完善对资产经营者的产权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当前福建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要注重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组织与实施、现在国有资产保值考核指标的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立了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都适用于这种监管体制。应当依据国有企业所处领域和功能目标的不同,将其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和营利性国有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针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法律路径。在国企类型化下的国资监管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指导原则,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与分类监管相结合,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国资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与人性的角度对国有企业的低效率问题进行探析,认为现有国企制度的低效率并不仅缘于产权制度本身,还缘于国企制度体系没有建立起与人性的良性关系.因此主张对国企制度进行适合人性的改造,加强对经营者和职工的激励,并注重激励的相容性和有效性;在有效激励的基础上加强对经营者和职工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包括出资人监督、政府监督、人大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几个层面。这些监督的性质、监督对象和监督方式都不同。因此,不能寄希望于依靠某种监督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应该探索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监督体制。出资人的监督应该以股权的私权本质属性为基础,重构出资人的组织结构,转变出资人的监督方式;政府监督应该区分股权监督和行政监督,在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中应该创新审计监督的方法和扩大审计监督的范围;人大监督应该在人大常委会下设立专门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机构,整合人大各机构的监督力量,加强人大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应该通过法律规定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应该构建社会公众行使监督权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资委的成立使政府、国有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为制定新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契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国有资产流失存在耦合性。国企改革不同阶段表现出国有资产治理不同层面的缺陷,3类国有资产流失行为因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起步阶段和过渡阶段以投资流失型为主,攻坚阶段以管理流失型为主,规范阶段以交易流失型为主,在调整阶段,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有很大收敛,数量减少,但国企改革在这阶段也渐趋中止。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时期,应以过往改革与风险的耦合性对未来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进行预评估。在资产流转前,须建立大宗国有资产转让公示制度;在资产流转过程中,须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权力的责任机关与具体职责;在资产流转完成后,须以公益诉讼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在从事资本运营和产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是产业经营被忽略,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被忽视,依赖资本运营不断甚至无限做大资产规模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专业化运营,国有企业回归产品产业经营,进而专注于实体经济,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的各司其职.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相适应,要重新构建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总额年平均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指标,应纳入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并设计成为核心绩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监控是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国有企业监控手段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在运用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监控和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监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阶段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国有企业监控实现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信息公开问题进入行政诉讼,缘于国有企业的公共色彩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附则规定,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公开诉讼类型。基于国有企业的复杂性质和监管机制,国有企业信息公开诉讼面临着被告认定无序性、义务主体复合性、信息内容复杂性等难题。作为应对,一是要通过打破行政主体理论的藩篱,明晰被告主体资格的判定方法。二是以确立国有企业作为被告的中心地位、建立“平行选择”制度、引入“第三人”制度为着眼点,厘清国有企业与国资委在诉讼过程中的竞合关系。三是细化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判定标准,包括确立信息产生的主体、明晰信息产生的过程、鉴别信息内容的性质、分割复合性信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除目前规定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外,还要搞好对公有企业的经营治理制度管理,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民主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购销制度等的管理。这是既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能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实现所有者到位而又不越位从而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而忽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殊不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进行有效监督和科学决策的前提。通过对中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现状、内容等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中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吸取美国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优点,并对我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提出合理化意见,包括拓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对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开拓信息披露渠道、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等,以期能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