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媒介融合给信息传播带来一系列变化,它的发展也给新闻伦理带来种种挑战。媒介融合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给新闻生产、记者角色认定、信息生产方式带来了挑战,直接导致了信息过剩、信息污染、个人隐私的无保障、新闻传播者角色定位等问题。面对媒介融合给新闻伦理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必须从更新传播理念、强化新闻理想教育、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新闻传播法治建设等方面入手,重建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给新闻事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新变化,给新闻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无论坚持与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加强新闻立法与执法、监督与被监督,还是改革新闻管理体制与传播模式,都有许多问题要研究,许多工作要做。现就其中一些热门话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便利和人性化的信息体验,但其虚拟化的形式同时带来了信息虚假等问题.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得益于新媒体传播迅速、难以监管的特点,迎合受众心理也是虚假新闻泛滥的最大诱因.虚假新闻传播所产生的负功能会误导和损害受众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就是对新闻美的深度追求。就新闻传播的本质而言,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传播者与受众对信息选择指向的契合性。新闻美的深度追求,就是要充分表现出新闻信息中的人性光辉和时代超越。新闻美的人性光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新闻人物的至爱情怀,一种是新闻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深刻人性给观众带来的启迪。对新闻美的深度追求,在充分表现人性的光辉的同时,还要充分表现时代的超越,即前瞻性新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传播教育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新闻传播业具有政治性强、业务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 ,对新闻传播人才和新闻传播教育有着特有的要求 ,也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直接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基本特点 ,即 :政治性与业务性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新闻传播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受数字化技术影响以及网络平台日趋成熟,视觉新闻的传播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融合态势。视频新闻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其集声音、图像、动画、特效等于一身,在多种媒介传播平台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得到应用,这无疑给新闻摄影发展带来挑战。新闻摄影与视频新闻存在差异,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践中要彰显两种媒介特色,弘扬两种媒介的传播价值,使二者彼此借鉴,适应未来媒介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的播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播音风格的尝试都要基于把新闻内容更清楚地传递给受众。“播”新闻与“说”新闻是目前新闻传播的两大播讲方式,文章就两者各自的优势、适用范围及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材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材种类和数量也急剧增加,购销教材所需资金量逐年增多,给教材管理诸多方面之一的教材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出较为高效、规范、科学的教材财务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新闻教育的现状看课程修订的目的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大学在新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是新闻传播教育首要的问题。然而落脚到办学环节,涉及问题太多,师资、设备、管理是一个方面,课程、教材、教学又是一个方面。本文以新闻教育现状为背景,从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课程修订的目的和意义,以此探讨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并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提供一些适时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闻学有很多基本问题,从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到新闻政策等等;传播学也有很多基本问题,从已经得到公认的一些传播模式、理论假设到效果模型、传播体制等等。这些问题在教材中作为必谈的基本问题,已经很少再作为研究的话题。但是,对这些作为新闻传播学基础的观点、理论和模型,我们仍有再审视的必要,否则我们就不知道新闻传播学大厦是不是建立在沙滩上。而且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人们的传播行为也在悄然变化,传播功能也变得更加复杂,传播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因此,对基础问题的再研究仍有相当的必要。这里,我们发表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组织的一组笔谈。我们也欢迎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将一些基本问题整理一番,并针对新闻传播新现象加以阐释。这对促进我们对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思考、对我们新闻传播理论人才的培养、对活跃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一个财政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经济发展中的三种农业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不同的农业政策。通过对我国指标的考察,我国农业中存在的是相对贫困问题,应该采取从剥夺农业向反哺农业过渡的政策。我国财政视角下的农业政策与实证分析的结论不相一致,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成为今后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为高校办学体制和机制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正因为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和新兴性,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教学计划缺乏特色、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教学质量缺乏评估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原则和思路,以推进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严格登记制度和开放登记制度的冲突中产生,本应兼采二者的优势、兼具安全与效率两大价值理念,但实际并非如此。反思目前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自贸区(港)推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从制度内容角度破题,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现行114部相关法律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探索问题产生的内因,深剖问题实质。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中存在规范性文件杂乱、立法原则不一致,船舶登记要件不明确,监管措施过于抽象等问题。基于发现的问题,在研判法律根源,创新构建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立法原则基础上,明确界定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法律内涵,并建议通过打造兼具效率与安全双重属性的监管系统,重塑具备安全与效率原则的条件要素,以探索更加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演化发展的新因素、新力量。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灾害问题,而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大倒退、大毁灭,是社会生产与自然生产、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其实质是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是传统价值观念、自然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直接缘于人类未能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自身活动的双重效应,深刻原因却在于私有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于导致并支撑这种制度的错误价值观和片面自然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的整体现念。其次要解决好人类社会的自身问题,再次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成果,合理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能变换,同时还要合理调整社会价值观,这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基础、必要前提、主要途径和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主题标引是控制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主题标引中存在着标引不一致,过于简单,及选取的主题词专指性差,复合概念处理不当等问题,叙词语言和后控词表也有局限和不足。必须制定相应的主题标引的标准和依据,有控制的关键词标引方式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6.
跟单信用证汇票主要在汇票要式性、汇票议付行地位、汇票无条件付款和汇票背书签章规则等方面与UCP600存在冲突。跟单信用证汇票在国内立法与国际惯例的法律适用上遭遇无法协调的困境。通过票据基础理论和国际惯例的分析,跟单信用证汇票不仅符合汇票要式性规定,议付行具有汇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而且其实质上仍为无条件付款汇票,这就为跟单信用证汇票适用我国《票据法》的疑难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旅游本科生直接就业是对旅游高等教育效果的检验。目前,我国旅游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着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问题,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企业实践工作,旅游企业也不能有效接纳旅游毕业生就业。分析旅游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的问题,发现旅游教育机构与企业对人才认识不统一是其根本原因,提出旅游毕业生直接就业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跨载体复制系复制的特殊形态,原《著作权法》排除了对跨载体复制的司法保护,这有其特定时期的特殊原由。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著作权法》(修正)却依然未对著作权人的跨载体复制权予以明文规定,这不仅不符合国际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发展趋势,同时带来一系列实践中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应当分阶段从立法上予以补充和完善,将跨载体复制权纳入司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云冈石窟旅游文本看汉译英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冈石窟景区旅游文本的汉译英现状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语法和拼写错误、翻译的不一致性及过度一致性、中国式英语以及对原文信息不恰当的增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旅游文本汉译英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剧本应以通行的120回本为创作底本;应力求表现出《红楼梦》的哲理意味与其风格中空灵的一面,妥善处理好小说中前后矛盾的地方,传达出《红楼梦》的艺术精髓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