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焕辉教授的《言语交际学》,我曾在1987年2期《语言教学与研究》上以《一门新的科学在中国兴起》为题加以评论。现在我觉得那篇书评在“借鉴国外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长之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中书评最勤、数量最多的学者,其书评不仅展现出李长之博通古今中外的学养识力,还体现出李长之的真性情。在他人视为畏途、费力不讨好的书评中,李长之的笔下却时刻跳荡着诗心才情,每一篇书评中都有一种活的理想人格的闪现和生命力的跃动。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周一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今年一月,是先生八十岁生日,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也可谓是庆祝内容之一吧。这是周先生继《魏晋南北朝史论集》(1963年中华书局)、《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986年中华书局)之后的第三种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专集。全书收入论文、札记、书评等二十八篇,约二十五万字;有关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十七篇,是全书的主体,还有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的“敦煌学”九篇,最后两篇则是有关文物考证方面的短文。周一良先生1923年由辅仁大学转入燕京大学,师从洪煨莲(业)和邓文如(之诚)先生学习历史,所撰第一篇学术论文《魏收之史学》,即以北朝史研究开学术研究之先河。在燕京毕业后,周先生到中央研究院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界资历最老的书评家萧乾先生,对目前盛行的有偿评论风气深感不满。他认为书评不该与图书广告成为同义语,而现在却不幸正是如此。 前段时间,萧老在读书中对一套书颇为喜欢,就写了篇书评交给报社发表。没想到,此书的出版社见后,两次致信萧老,请他在收到报社稿费后,将收据  相似文献   

5.
浅论“书评”袁琳蓉书评即图书评论,书评工作即围绕图书评论而开展的活动。书评是更深刻地揭示图书内容的一种方法,所以它属于目录学范围。一书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大概始于春秋战国,孔子的弟子子夏为《诗经·国风》中的首篇《关睢》写了一篇大序,叫《诗大序》...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国汉学家瞿理思1889年发表了他翻译的《庄子》,而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很快在1890年就发表了长篇书评,把庄子的道家思想阐释为反对一切政府管理、争取个人自由的哲学。这正是王尔德自己所理解的费边社会主义,即认为艺术应该是超越政治和伦理的唯美主义思想;这是一种近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主张一切任其自然。王尔德这一思想与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有一种不期而至的契合。虽然王尔德不懂中文,对道家思想也没有研究,但凭着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敏感,他对庄子的评论不无深刻之处。由于现代王尔德研究往往不关注这篇书评,而王尔德选本也通常不收录这篇书评,因此,在审视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时探讨王尔德对《庄子》译本的评论,自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6年底,本文作者为了撰写一本关于1948年以来阿以冲突的书,专门采访了侯赛因国王。最近,美国的《纽约书评》对当时的采访内容作了全文报道。文中系统地描绘了自1963年以来约旦与以色列的历次接触和讨论的内容,披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重要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吉尔曼著《利润率的下降》一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注意。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从1958年第3期到1960年第1期陆续发表了评论文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该书加以评论。《美国经济评论》1959年第5期和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59年第4期也分别发表了两篇书评,对这本书做了简短的评介。罗宾逊夫人认为吉尔曼的论证充满了逻辑的混  相似文献   

9.
《东方史研究》,1935年创刊,东方史研究会出版。主要刊载关于亚洲特别是我国历史研究的文章,兼载书评和文献题录。《历史评论》,1949年创刊,校仓书房出版。日本“历史科学协议会”编辑,刊载有关历史研究的论述、讲座、对话和书评等,以研究日本历史为主,兼及我国和其它国家的历史。《史林》,1916年创刊,史学研究会出版。主要刊载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10.
学术书评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语类,富含评价资源,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在评价理论框架下,通过随机选取的中英文学术书评各十篇作态度资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为了使自己的评价显得客观,书评作者很少使用情感和判断资源,而比较青睐鉴赏.中西方文化语境下这一现象的跨语言跨文化一致性,说明学术书评这一语类对评价资源中态度意义的表达具有相似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1.
语篇中的角色责任是指交际者因在语篇中的角色而被赋予的责任,角色责任研究可以有效克服权力研究的消极性。在语篇中,I是角色责任的标记,含有I的小句(简称I小句)的语态、语气、主位、及物性过程、情态和时态等特点体现了角色责任的态度、类型、范围、内容和程度等。以20篇英语语言学书评为语料,其中I小句的词汇语法特点表明,书评作者愿意主动承担描述自己和书评(包括作者对书的评价、对书评的组织,等等)的角色责任,并且在评价书的时候有意减弱自己角色责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理论框架下,通过对80篇书评和121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探讨网上的编辑书评和两种读者书评之间存在的评价系统选择差异,以及其差异在专业程度和可信度上产生的效果。研究表明,编辑书评与读者书评在情感系统和介入系统选择上存在差异,处于"编辑声音-读者声音"连续统上,在专业性和可信度上形成互补,最终达到书商推销其书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30篇书评为语料,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比书评中"I"和"we"体现的作者权力。研究结果表明,书评中的"I"多用于发表评价性言论,而"we"则多用于对书的客观性介绍,"I"比"we"体现的作者权力更大。  相似文献   

14.
收集了一些书面语篇(学术书评)作为语料,运用面子理论,分析赞扬与批评策略在男女书评中使用频率的异同,以求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性别与礼貌、性别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评价理论将投射视作调控作者与假定读者之间对话空间的重要介入资源之一。通过考察介入性投射资源在语言学和金融学两种英文学术书评中的使用情况,笔者发现:在对话空间建构方面,两种书评不仅因语类上的相同而表现有共性倾向,而且因学科差异表现有个性特征。其中一种书评倾向于建构较为狭窄的对话空间,另一种书评倾向于建构相对宽松的对话空间。据此文章指出,学术语篇写作教学不仅要强调衔接连贯和语类结构的分析,而且要重视各种介入策略的配置和适宜对话空间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英《中国季刊》举办学术会议讨论我国当代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英国出版的《中国季刊》报道1962年8月间,该刊在牛津附近的“英美会议中心”主办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文学”。据该刊称;这类讨论在西方还是第一次。参加讨论的有“中国和西方学者”。会上宣读了十篇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了充分的讨论。1963年1~3月号的《中国季刊》为此出了专号,除刊载这些论文外,还发表了社论。这些文章的题目如下(其中第1、第4和第13篇未在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徐基山由于人们长期对书评和书评工作者的疏忽和偏见,致使书评长期处于有评无学的尴尬境地。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近期出版的《书评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中国书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1.《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书评学的基本理...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英语书评与汉语书评在语步结构和评价策略上的异同点。样本是英汉书评各30篇。Motta-Roth(1998)提出的英语书评普遍采用的语步结构M1-M2-M3-M4也适用于分析汉语书评,但汉语书评中以省略M4为特征的M1-M2-M3的语步类型则更普遍。就内包式语步类型来说,M2(M3)更受英语书评的青睐,而汉语书评更多采用M3(M2)的形式。英汉书评都表现为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的特点,但英语书评比汉语书评承载着更多的否定态度意义。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在英汉书评中的语步1和语步4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语步2和语步3显著性差异较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学术写作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评价理论为框架,选取权威的语言学杂志学术5篇书评为语料,从态度系统的视角对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进行分析。经统计发现学术书评中蕴含了大量表态度意义资源,但其子系统分布不均匀,其中表情感、判定和鉴别意义的语言资源占表态度意义总资源的比例。因此,学术书评作者通过使用较多的鉴赏资源,判定资源来实现其评论客观公正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2年《复杂性科学专栏》编委会会议决定,从2013年第一期起,每年第一期将组织网络科学同仁畅谈有关热点问题,为此本期刊登了三篇相关文章。第一篇"网络科学热点问题荟萃"由多位学者共同撰写,分别介绍网络统计、网络重构、网络优化、以及网络大数据问题。另有两篇:一篇介绍网络动力学,一篇介绍网络的网络。第二篇"共演博弈下网络合作动力学研究进展"由荣智海等人撰写,详细介绍了网络进化博弈中的三个重要方面进展。第三篇"相互依存网络鲁棒性研究综述"由李国颖等人撰写,介绍了相互依存网络的概念和模型,并简单描述了相互依存网络上的级联失效过程。我们相信通过这些网络科学热点问题介绍将有助于大家开阔视野,促进我国网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