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涵及目的、意义的阐述,并根据我院教学质量管理的实际,对我院如何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完善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出具体的操作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总结我院在党建工作中的思索和心得体会,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提出了具体措施。我院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促进我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0年3月31日下午,我院举行了“广西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成立以来的首次学术著作出版评审会,评审会由王甲辉副院长主持,我院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教授参加了评审会并对申请出版基金的学术著作书稿进行了评审,有三部书稿获得出版基金资助。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钟海青教授在评审会上说,“广西师范学院著作出版基金”的设立是一件好事,是我院广大教师的福音,可以缓解一下我院教师学术著作出版资金筹集难的问题,对提高我院学术的整体水平也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出版基金自去年设立以来,这是第一次举行评审会,以后我们每年都将举行一次,对…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提高我院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比较我院所采用的三套综合英语课教材,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几点看法,并对我院综合课教材提出了几点设想,主要是要重视教材创新,使教材也能适应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我院学生社团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最近几年,随着我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社团数量迅速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并且对我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社团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地位问题、管理问题、指导老师问题、物质保障问题、活动档次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探讨了相对应的解决途径和措施,以期为我院学生社团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院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 ,探索出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并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提出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院位处湘南,属于一所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本文对一千余份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掌握了我院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经过对这些思想状况原因的分析,提出切合实际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特困生的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招生及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中逐步出现了特困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深入细致地做好我院特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本文对我院特困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我院特困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内本科院校经验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院办学意识、师资队伍及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学生个性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南方部分高等院校考察情况介绍,结合我院的特点,对我院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几点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管理的道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伦理是管理学和伦理学交叉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管理和伦理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们对管理和伦理关系的认识早已随同两者的产生而产生。近现代以来,由于管理对象不断扩大的普遍化趋势、人在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作用的主体化趋势、管理的人文化趋势和企业竞争加剧与社会压力的扩大化趋势,更加强化了管理与伦理的内在联系。管理与伦理的结合不是人们人为的外在强加,而是管理本身的结构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其内在根据在于管理的道德性。管理的道德性表现为管理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编目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简单介绍了图书编目工作的内容和作用 ,分析了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指出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同时文章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编目工作实际 ,阐明了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性 ,并根据实际工作体会提出提高编目数据质量的一些设想及几点措施 ,扼要论述了编目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人在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追求人的存在的超越和审美化人生,追求生命、灵魂的不朽和永恒,这一取向为古希腊审美主义的发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希腊哲人对人的存在处境和世界存在的理性反思,标举和谐、逻各斯、美和善作为一种终极价值,从而不断推进人和人的生活、人类社会的完满化及其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并依此对人生和社会意义进行哲学追求。前苏格拉底的审美价值形而上学为西方审美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浅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论述了高校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1)实验室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仪器设备采购不规范:(2)实验人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数量不足,知识老化,素质偏低,结构失衡;(3)实验室管理滞后、利用率低。根据多年实验室管理经验和广泛调研,结合实例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既与人性结构模式中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密切相关,也有学说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通过制造关于圣人、经典和诗乐的神话,儒家在与君权建立神圣同盟时,早已使对语言文字、圣人经典的信仰敬畏变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而百家之中,惟有道家通过彻底否定语言文字、圣人经典、君权政治等,对儒家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儒家谋取和维护话语霸权,与道家消解和挑战其地位的努力相生相伴、相反相成,深刻影响了士人心性和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世方式,展现出"用具"在构建"此在"与世界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此在"在"操心"中直面"用具"而敞开自身进入真理之领域,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后期在《技术的追问》中,他对现代技术进行了批判,追问得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此种本质将世界解蔽为单一的向度,造成了"此在"的遮蔽,使人的生存陷入困境。在这两个阶段,他分别使用了"用具"和"技术"两个概念,并指出两者是不一样的。"用具"和"技术"虽然指涉的对象一致,但是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海德格尔展现出的是此在的敞开与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革命的纵深发展,中国新媒体发展已经进入了“微时代”。与之相应的是,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使得网络成为媒体危机甚至诸多突发事件恶化的媒介,导致社会风险扩大化、恶性化发展。网络谣言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在义愤心理、信息流瀑、从众效应、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的作用下,本身即形成了一定的自我强化机制。因此,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社会的新常态,必须强化网络社会制度规范,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模式,切实提高网络谣言的治理能力,发挥网络积极正面的功能,使之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8.
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里,国家主义和保守主义分别主导、塑造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及维也纳体系,而威尔逊式的理想主义虽然塑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主导该时期的却是激进主义。直到雅尔塔体系时期,民族主义才终于打败了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则成功战胜了极权主义。因此,国际体系确立的背后是观念分配竞合的结果,是主流观念取向在竞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观念作为深层次因素,始终是影响、塑造国际体系的更新与变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了重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了“疫情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界定了“疫情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并介绍了“疫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认为,“疫情经济学”的创立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包括流行病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政府有关疫情政策文件以及百年来人们应对疫情的实践经验; “疫情经济学”的学科可以定位为一门涉及多种门类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人类社会在疫情发生、发展、疫后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研究主线为疫情的管理、影响及机遇; “疫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疫情的概念及其演进、疫情的危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疫情预防、疫情控制与管理、疫后经济发展特点与政策、应急产业发展与管理和疫情管理体制等; 创立“疫情经济学”学科,能够通过系统分析疫情来源,研究疫情防控措施,从而对疫情进行事前预控、事初急控、事中管控以及疫后经济恢复、疫情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为理解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既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又能从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进行解读的综合视角。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是作品的文本生产及其社会传播。从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动关系出发,可以明晰文本生产过程;从作品、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建构的过程出发,可以厘清文本传播的社会意义。在印刷技术进步、版权制度确立、图书市场形成这些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本创作开始从阅读市场及社会阅读期待中确定作品的风格及内容;书商的谋利行为借助市场调节手段,促使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文本创作;读者的阅读消费实况则对作者、书商的相关努力进行直接评断。作者、书商、读者三者身份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最终以谋求个人主体性为出发点,以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性为终点,合力推动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