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人口的职业结构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实质和重要标志。当把劳动人口的职业结构现代化过程定义为已有劳动者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即第二、三产业)转移和新增社会劳动力资源从以流入农业部门为主向以流入非农产业部门为主转变的过程时,劳动人口的职业结构现代化就可表述为就业结构非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动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试图从生产函数出发,将就业结构变动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得出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分析沈阳市产业结构近30年的变动趋势表明,统计数据揭示了出现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相悖的现象。产业结构效益评价发现,虽然其综合效益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结构贡献是下降的,说明其产业结构并没有真正地得到优化。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分析每一个产业的内部贡献,揭示了第二产业相对较好,第一、三产业均存在技术进步贡献在减弱,剩余劳动力制约产业效益的提高等问题。同时第三产业还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合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完善第三产业的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与劳动力的利用率;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终实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与否,对经济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江苏省2000—2009年以来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演变趋势,并对其偏离程度进行了测量,最后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作用机制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都具有显著关系,说明产业结构的提升是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形成的,但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是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以及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指出应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把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中心主题。文章以1978~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与第一、二产业的产值结构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与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率与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推进是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原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快慢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的 ,经济因素是建国初期决定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建国初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和体制的深刻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及城乡人口结构的同步变动 ,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再论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同步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荣志远和王展祥两位博士对我的"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一文提出以下四大争鸣观点:产业结构变化有一般规律,无标准结构;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或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没有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较弱导致了不同步升级和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是我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升级不同步的本质意义;就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提高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提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此拟一一进行解答,即发达国家标准是用于判断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同步的最好参照物;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同步性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制度障碍、推力有限和拉力不足是就业结构升级滞后的主因;多渠道构建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平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利用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全国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1980—2008年江苏省各类产业和职业的人口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特化系数法,对江苏省人口职业结构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江苏省三大产业的人口结构遵循全国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提高。其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上升幅度不断加快。人口产业结构类型由正三角型,经过鼓型过渡型,向倒三角型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从事农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从事服务业人口比重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0.
对产业结构提升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缓慢增加,第三产业逐年上升;就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从业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在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就业的矛盾等方面进行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没能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而提升产业结构却能带来就业的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金融危机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有效增加就业的关键。在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时要注意产业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遵循规律调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从人口红利的两个显著特征,高劳动参与率和总抚养比的下降两个途径提出理论假说。以中国1993—2012年的第二三产业总比重、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ECM 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受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共同作用;在滞后期内,第二三产业总比重的增加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扩大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从产业结构错位的角度,对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跟踪与实证分析,揭示了1979—2005年度间的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虽然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有向第三产业大量转移的现象,但同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同时期板面数据相比较,产业结构错位幅度较大,人力资本的转化利用率低,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成为制约陕西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城乡富余人力资本的蓄纳,论文提出了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三产业,兼顾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内的吸纳和产业间的转移,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找出目前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方法根据1996—2006年统计数据,使用趋势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结果通过计算得到就业结构偏差系数、相关系数、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结论认为目前西安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以下问题:(1)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太低,产生大量劳动力溢出,对第二三产业形成巨大就业压力:(2)调整后的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依然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作用不强,“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限制了普通劳动力就业;(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解决就业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就业岗位已趋于饱和;(4)西安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对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农村产业结构分为三个层次,通过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探讨了人口流动对各层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论是:人口流动与农村各层次产业结构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第三层次产业结构的相关度最高;与第一层次产业结构相关度次之;与第二层次产业结构的相关度最小。在人口流动的作用下,农村第一层次产业中的经济作物比重提高,第二层次产业中的农林牧渔四业共存并按需发展,第三层次产业中的二、三产业比重增加。总之,使农村各层次产业结构得到全面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认为1990-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与全国水平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三产业虽具有竞争力,但竞争优势不强,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根据各个地区区位、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突出其区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下降,在收入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中,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的这一关系几乎普遍成立。通过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经济模型,证明了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及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由于就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这一关系是成立的。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会对这一关系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一些例外的情况。在对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关系认识的基础上,说明了中国东部地区近年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可能是由于其进入了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造成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应采取相同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考虑了实际GDP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导致中国近几年来的实际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建立的模型对未来五年做出趋势预测。首先建立了资本形成率与人口抚养比、城市化率以及第二产业比重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转变因素的对资本形成率的联动影响。其次从标准生产函数核算框架出发,附加人力资本变量,考虑经济结构变动因素对潜在经济增速的影响,进行潜在增长情景模拟。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演化,可以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和利用方式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工业化预备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仅有少量的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且耕地占用量少,转化速度缓慢;在以第一产业比值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耕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逐步转化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致使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大幅减少,而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增加迅速,且耕地面积占用和减少幅度明显加快;在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的由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过渡阶段,虽然耕地总面积急剧减少,但用于种植蔬菜的耕地却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出发,以1978年-2010年安徽三次产业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样本值,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得出第二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其次是第一和第三产业,且安徽总产出受上一期三次产业产出的影响;同时第一产业拉到经济增长作用在降低,而第二、三产业增强。说明安徽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需要扶植第一产业和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3-2014年安徽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值及三次产业子产业相关数据,对安徽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安徽渔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第一产业对渔业经济贡献度虽然最高,但是贡献程度却呈下降趋势;水产养殖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依旧最高,但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产品加工和水产运输为第二、第三产业中对渔业经济贡献程度最大的两个产业;Moore结构变化值和年均变动值均反映渔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显示第二、第三产业均超前发展,且第二产业超前程度远强于第三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