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英语语调短语停顿处时长、边界语调中的音高值、调域幅度值中存在梯度现象。梯度现象在语言中真实、普遍存在,并在语言交际中参与意义和功能的表达。我们在描写语言现象时如将“范畴”和“梯度”结合,能更真实地反映语言和语言使用实际。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是指人的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他们在整个大学阶段和此后漫长生活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人际交往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高校教育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是指相互交往中出现了影响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流的因素,阻碍了正常的心理情感与行为的流通过程,人际交往陷入危机,但机能没有丧失,可以调整和改善。对于大学生而言,具体表…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语言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对于民族的认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汉语有一个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活跃的词语——“情面”,而在英语中却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在中  相似文献   

4.
人际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虚假礼貌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广泛存在,言语交际中众多研究往往指向真实礼貌,而忽视了虚假礼貌.本文以Helen Spencer-Oatey的人际和谐管理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在收集的虚假礼貌话语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人际交往中虚假礼貌的真实意图.人际和谐管理理论主要包括面子管理和社交权管理两个部分.在人际交际中交际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真实意图,会在某种程度上顺应或违反人际和谐理论.本文最后发现人际交往中虚假礼貌在说话人构建自我身份以及人际和谐维护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除了用自然语言交往以外 ,还要借助非语言进行交往 ,如体态语言、服饰语言、颜色语言、环境语言、气味语言等。非语言也叫拟语言 ,这些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积极地作用或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真实性”既是交际语言测试区别于传统测试的主要指征,也是语言测试反映目标使用域中语言使用行为的根本保证。真实性具有无法迁移的特性,照搬真实生活情境将使得语言测试的效度下降,而以“一致性”为核心的真实性评价标准使测试任务扣情境的选择摆脱了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的束缚,最终得以将测试结果推广到其他情境之中,从而揭示出“真实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语言功能不仅是语言学家独占的研究领域,现代一些西方作家也常潜入语言学领域,以语言的功能为作品的主题,探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特别"功能--创造"事实"、摧毁记忆.语言,无论是对过去的假想叙述,还是对未来的假想叙述,都有可能成为"确凿的事实".因为语言的主要任务是激起情感,而不只是描摹真实,是使人信以为真,而不只是给人事实.  相似文献   

8.
时尚“哥”族新词及其社会文化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尚“哥”族新词由“哥”前面成分语义的获取导致其语义特征发生变异和泛化,从亲属或社交称谓,演变成人际交往中对男子极具戏谑、个性化特点的时尚化指称。“哥”族新词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是一种以语言形式为载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从众模仿、追新求异以及追求个性化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语言测试应以客观性和公正性为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受试者的地域文化价值观,尽量避免方言偏见和文化冲突,以保证语言测试的真实结果。在语言测试中,应充分认识语言使用过程中“得体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叙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间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叙事是叙述者对新近发生的事件重塑的产物,新闻叙事不是事件“脉脉的自我显示”,而是叙述者通过叙事话语对原事件的“指称”和“命名”。叙述中,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与语言的主观性倾向相冲突:在对所叙之事的选择上,一方面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始末;另一方面,框限系列事件中的局部事件,以传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在叙述主体的介入上,新闻叙事一方面努力营造主体不在场的假象,另一方面,主体又以言者主语、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化的身份介入叙事,主宰叙事的进程。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与语言的主观性倾向决定了新闻叙事只能是在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性之间博弈并寻求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现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在认知系统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制约言语活动(从编码到解码)的机制——模糊机制.言语交际的实践证明:模糊语在语用上有正负值之分,带正值的模糊语能丰富语言的表现活力,因而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对某些事物及言行有所忌讳,出现了许多禁忌问题。在英、汉交际中,我们应对各自的禁忌有所了解,以免造成交际失败。本文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个角度来探讨英、汉交际中的禁忌问题,揭示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形式,即同一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义,它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为了避免和消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歧义产生的原因、情况和特点,掌握其规律,从而在运用语言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和消除它们;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结构外,还要注意学习习俗、谚语、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知识;多交流、多沟通。  相似文献   

14.
口头禅是一种普遍传播于社会行业之间的另类流行语,并形成各种类型的口头禅模因体。从模因主体期待发挥的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解读在言语交际中口头禅的模因触发认知机制,探讨口头禅在主观意向与社会价值取向方面的模因语用传播,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公共讲演能力。重新审视口头禅的语言模因现象,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们可以凭借该理论来重新审视言语幽默。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表现形式分为“拿来”型、“改装”型和“原创”型等三种。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运用策略大致分为预设前提,请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梁挟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类别。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主要有: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称为"非语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障碍性模糊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者语言能力的缺陷而造成的。这种模糊表达,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交际产生朦胧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本文通过对模糊语产生原因的分析,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同时从非语言行为的总体功能和语义定位功能两方面对模糊语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只有借助于体态语这一非语言行为,才可以解决障碍性模糊语这一交际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中,含糊其辞话语会产生语言协同、语境协同、信息协同、语用不协同等语用现象。语用协同既是成功交际的基础,也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有效运作机制。语用不协同虽会给交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不会造成交际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阐释语言文化发展规律的一个新兴理论,也是近十年语用研究领域中拥有巨大研究潜力的焦点之一,为语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喜剧小品作为中国一种独有的当代艺术形式,以其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交际形式博得各阶层大众的喜爱。白云黑土系列喜剧小品口语文本中的各种制笑语言模因变体以及其言语幽默机制生成的模因理据,在扩大模因语言研究范围并在喜剧语言欣赏及使用方面给予启发。  相似文献   

20.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从独特角度、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把汉英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之下,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生动的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