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化心理是人类社会现象中一个重要层面,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去实现。中国各少数民族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文化心理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这一主观因素符合时代要求,那么它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否则就起阻碍作用。因此,随着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必然转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就是价值观念结构关系的转型、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经济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伦理价值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 2 0年间 ,政治转型成了一种全球现象。中国政治的上层建筑也面临着政治结构和权威形态的整合、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等一系列转型时期的困难和障碍。中国市民社会的成熟将最终导致政治转型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起落变化的考察,提出了中国人现代化进程所必须完成的文化心理改造问题,而后又以历史经验和现实思考论述了中国人文化心理改造的必然性、必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本体、心理假定、心理结构、心理性格予以重建、重构、重铸、重塑的若干理论说明和论证。最后,文章以文化心理改过为前提,以文学使命的本体论和社会实践功能两个方面论述了文学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4.
开放系统视野下的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具有一定合意性结构和功能有机组合的整体,在有效解释自身延续和发展内在动力和机理的同时,也提供了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宏观和微观视野相通约的分析路径。通过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相应组织理论引入转型农村社会组织研究,以"制度"话语框架的演化路径为时间纵轴和场域"行动者"网络系统意义建构逻辑为空间横轴,尝试建构起"转型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型"的立体分析框架。在整体把握转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演化基本规律同时,深入探析农村社会组织本体的"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形成的逻辑和模式,以实现重构转型期农村良性社会管理秩序及和谐的生活共同体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造后其乡土性也在发生着转变,从当前看来,这种乡土性并未消失,而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在不断的自我重构.但是这一时期的乡土性的重构产生了一种“粘性”效应,阻碍了乡土社会的转型.乡土社会的“粘性”主要表现在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努力,才可以化解“粘性”效应带来的转型困境,促进乡土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战时期形成的“中国化”思潮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表现为三民主义儒学化、新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不同的发展路向。不同的路向,有着不同的归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路向,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正确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重构了中国文化结构,重塑了中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新文化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有其特定的现实原因和时代动力,转型过程仍受中国文学的传统影响。古代文学发展的式微与晚清文化语境中的强大变革压力为文学近代性的最初涌起准备了合适的条件。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人重新定位价值方向和精神需求的一种反映。但文学形式具有民族性,通常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学传统的特点、民族审美心理的趋向紧密相连。因此,中国近代文学终究无法摆脱中国文学的古代影响,也无法突破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民主文化转型基本经验体现在基本影响和动力作用两方面。基本影响包括社会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基本规定与社会转型作用下民主文化转型所体现出的重要特征。动力作用包括社会技术形态转型、社会交换形态转型、社会主体形态转型以及全球化等对民主文化转型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9.
古典组织理论集中考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和变革方向。现代组织理论将组织放入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强调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有机互动,为拓展企业家理论的研究领域和重新审视已有理论提供了动力和依据。中国的企业家是伴随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而不断成长起来的,转型经济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定势使中国企业家理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协同治理是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理想模式,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则是协同治理得以实现的基础.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本"二元并存、发育不良、分布不均"的总体状况严重制约了协同治理的实现.因此,推进中国公共治理结构转型,实现协同治理,必须重构中国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时代的大趋势,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推动那个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首先,社会文化心理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动力;其次,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决定那个时代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内容;第三,党的文艺路线永远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指路明灯;第四,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激发当代文化产业的创意火花;第五,动态的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文化产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本文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心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实质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目前所谓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和传统观念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而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就成为了一次由包含诸多文化形态因子的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换。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目标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它是以个体自我文化意识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可以认为自我文化意识的确立是文化转型以及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总体发展趋势,是在此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因子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社会力量参与反腐倡廉建设是新时期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实现反腐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探索,也是我国当前廉政建设亟须重视的现实课题。社会组织、网络力量、公民精神等社会因素迅速成长,构成了我国现有反腐模式得以再次转型的社会向度。反腐模式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嵌入将形成多元主体、多元手段及多元监督的反腐格局,这对创新反腐模式、推进反腐工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转型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的转型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民族、民俗文化工作者应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强其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在校内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与商业化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5.
移民扶贫不单纯是一项经济工作,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移民扶贫成本的分析是移民可行性的重要依据。移民成本应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环境成本和文化成本等,任何一方面的成本过高,都会影响移民扶贫的有效性。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集中连片的几个地区,移民扶贫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成本也不尽相同。忽略移民成本这一客观事实,任何主观善良愿望的移民扶贫决策都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通过对江西省遂川县深山区移民扶贫的成本问题分析,认为扶贫移民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要把心理成本、文化成本降到最低,在移民扶贫过程中忽视传统文化,对人的心理造成伤害的移民决策是不慎重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文化动因是商品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条件与文化动力作用的发挥。经济的腾飞又引起文化震荡,结出一系列文化新果。在产生文化新变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分析指出,校园无差别杀人案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会"冤有头,债有主"的伦理规范,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心态更复杂的阶段;认为将校园无差别杀人案作类型化犯罪心理学研究,以探索个体犯罪心理发生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视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生产力内在构成要素的转换,其中精神文化因素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要素,经济发展从客体性经济转向主体性经济。其本质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从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向现代性的物质生产方式转换,具有现代经济的精神文化特性,主体的精神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从"直接劳动"向"科学劳动"的转变,具有鲜明的现代科学文化精神;发掘人的智能,以精神性的资源逐步替代物质性的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沿存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自近代,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及社会政治的变迁而退居边缘.但改革开放以后,儒学又重新复苏,不仅回到学术界、理论界,而且吸引着众多国家的学者和社会人士的目光.由此,儒学在当代中国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问题也愈加显得重要起来,诚然,这个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实践层面的问题.但作为学者,从理性的角度回顾近代以来儒学在中国地位的变迁,参照东亚模式各国社会转型与儒学转型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增强自觉的文化意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随着菊花文化的不断发展,菊花在不同的民族传统与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菊花都有着具有文化特色的多元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的多元性渗透在诗词、小说等文学领域,以及民间习俗、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菊花象征意义多元性的产生可以认为是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