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演变特征,认为当前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房屋和资金投资三方面,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是传统土地制度的约束、农村财产交易市场的缺乏和农民理财观念的落后等,提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环境下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改革和创新土地制度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益的主要来源;建立健全农村投融资体系以培育农村理财市场;通过"村资分离"股份合作构建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农民增收愈发困难的背景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意义、现状、收入偏低的原因,以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相关后续研究或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志强 《调研世界》2012,(12):30-33,42
福建省泉州市的农民与我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并不缺乏"财产",其最重要的"财产"即为土地、住房等不动产。但由于农民这些不动产的权能不完整,无法转化为真正体现其价值增值的"财产"。再加上农民从动产方面获取收入的渠道狭窄,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优化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形态的对策思路,为我国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为例,在掌握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制约其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规模来看,江苏省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但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从结构来看,土地流转收入增长迅速,土地征收补偿收入占比逐渐降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以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是制约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外来资本对农村土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价值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最后基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视角提出:完善财产权制度设计、提高市场化制度水平、注重外来资本适当引进、提高地区农地产出效益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农民来说,财产性收入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虽然较小,但其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大。而土地财产性收入在农民财产性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探索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贵州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并和全国以及我国发达省份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相对比,力图探索提高贵州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群众在劳动中积累的财富成为收入的来源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虽然浙江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高,但是它的增长速度超过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且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浙江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浙江居民财产性收入连续多年居31省区之首,财产所有权制度的改革、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强烈的投资理财意识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浙江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浙江省省情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资本市场等六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融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融资条件与财产性收入关系模型",认为西部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非常小,主要是由于农民理财方式、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融资政策法规与制度滞后,继而提出创造融资条件以增加财产性收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1984-2017年中国农民收入数据,对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值和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的增收效应分别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农民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收入增长的源泉由过去单纯依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转变为近年来各项收入的协同增长,但农民收入的结构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2)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累计贡献力度已于2010年超越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将来亦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必然会与家庭经营性收入作为两大主要收入来源而“并驾齐驱”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3)长久以来,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因为具有不确定性和暂时性特征,又非农民的传统性收入,因此对农民增收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新世纪以来,两者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率之和已经从2%上升到了16.02%。上述结论意味着,如今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演化成了一个越来越多地与非农密切相关联的问题,农民持续增收离不开收入结构优化和各项收入协同增长,其核心就变成了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民非农就业、支持农民创新创业、赋予农民更完备的产权权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提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着立法滞后、产权制度不完善、无公开流转市场、宅基地隐性流转多等困境,应从立法层面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流转,放开宅基地使用权主体限制,建立较为完善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及调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土地是农民主要的财产,而现有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只有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明确农民作为土地的产权主体,完善现有土地流转方式和土地补偿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权利,才能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的变化表现在收入来源、收入阶层及区域3个维度。在收入来源方面,工资性收入稳定快速增长,进而逐渐取代经营性收入成为对增收贡献度最大的收入来源;在收入阶层方面,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收入增长偏慢,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的增收动力结构差异明显;在区域方面,各地农民增收动力结构呈现出不同模式,收入增速地区差距较大并由此影响到区域收入不平等的变动。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性特征的形成,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发展方式、农民自身禀赋、“三农”政策、区域发展格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既能总结农民增收的规律与经验,也揭示出农民增收中存在的财产性收入贡献度低、分配公平性不足等问题和矛盾。今后需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变化,着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制度创新。通过对农村土地信托、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及农村土地抵押三种现阶段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比较,指出现行法律限制、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是抑制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局部地区的改革试点经验,从法律保障、基础制度、抵押制度和风险补偿等方面提出推动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障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贫困的状况,扩宽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途径和方式,调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和消费模式。当前我国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不均衡性日益凸显,财产性收入比重依然较低,收入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收入群体的理财知识缺乏,投资风险意识薄弱。鉴于此,要加大风险教育,提高低收入群体才投资的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存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创造条件保护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积极拓展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渠道,创造条件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产化视角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由于土地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投资理念的落后等原因,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农民单纯依靠体力劳动进行土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创造条件落实、完善土地股份制改革,实现土地资产化,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最大化,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背景,深刻讨论了土地资产化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相关性,运用理论工具分析土地资产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并针对我国农村土地资产化的制约原因,提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技能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财产性收入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股票投资的股息和红利,又通过股市财富效应影响消费和经济增长.我国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很低,居民财富相对较少是根本原因,而市场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和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对财产性收入普遍提高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并保持股票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是最终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的年度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当前福建农民增收呈现出本地从业工资性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成为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泉、农村内部整体收入分配状况有所改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继续增加、区域间收入差距仍然明显等特点。经济增长放缓、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低、农村综合改革滞后等因素制约着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提出的对策即: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发展资本市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财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财产分布格局的变化,居民财产性收入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稳健的资本市场使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坚实平台。因此,务须通过完善资本市场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创业板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稳健地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使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高效率配置,从而带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群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条件增加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成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我国目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两极分化、渠道有限、收入总量不高、发展不均衡及财产性收入覆盖面不广等问题,要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有关财产权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试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还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空间,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防止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加引起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一环。为此政府和市场要互补长短,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0.
财产和产权是决定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两个关键因素,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民财产转化为财产性收入。在产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所进行的农村产权改革实践,并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