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利益矛盾与冲突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利益冲突能得到整合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的均衡。正确认识和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要求、主要基础和重要措施。分析当前利益关系变化的新特点及其成因,把握社会转型中利益关系变化的规律,寻找经济增长与利益格局均衡的结合点。探索利益关系和谐的新机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同步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利益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动力性、纽带性和协调性功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收入分配格局,化解因利益分配不平衡引起的利益矛盾,维护社会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当前利益协调面临严峻形势:利益分化过度失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极不合理,两极社会日益凸显;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主导价值观弱化,社会凝聚力下降。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是利益的均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正是政府用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探讨了和谐社会与资源环境管理政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并从资源环境角度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最后进行了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相关案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之上,以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为整体目标,以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配置、人际利益关系协调整合为核心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平等自由为价值依归的社会秩序状态。和谐社会在形式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主体行为的规范性、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等。其实质方面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公平合理配置和整合,社会利益冲突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和机制得以公平合理的解决,进而实现多元社会利益动态综合平衡。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具有理性化、讲平等、重诚信、守法度等特点,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和与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利益关系历来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格局,利益均衡有利于社会保持适当的张力和活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把握利益关系的现实变动、分化、博弈、协调和整合;要发挥党和国家机关在建立合理利益关系格局中的主导作用;要形成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共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而现阶段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实质,就在于社会各阶层并没有能够合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必须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尤其要重视维护和实现工农基本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的利益关系格局,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因此必须认真采取对策,协调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兴利除弊,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要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利益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实现利益的和谐,而现代立法其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交涉过程,也即表现为立法的利益协调功能,立法通过通过确定利益主体的范围,分配权利和义务,确立一系列的原则和制度来协调利益关系,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较多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非公有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在企业管理上的矛盾,以及党政机关公务员与普通公民在社会管理上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牢固确立和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在执政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构建人民调解机制,大力宣传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力求实现人民内部相互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的人民观思想体现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体现了人民观思想的重要性,人民观思想的传承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执政理念。这一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对于维护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包括社会管理体系内部结构的和谐,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各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等几个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必须真心实意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确立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必须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辩证地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和贫富分化的关系,让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利益分配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和谐。历史上,利益关系状况决定国家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今天,利益问题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紧密相联。公平处理社会利益问题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7.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建设和谐社区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和谐社区建设通过发挥自身的自治功能、服务功能、稳定功能、保障功能、文化建设功能,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促进社会融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受社会排斥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心理问题,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阻碍社会融合的推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融合的进程,就必须从整合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利益公正、扩大社会有序参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等方面入手,对社会心理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作为社会管理核心的行政机关能否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现行行政法的理念出发,来探询"依法行政"的含义,阐述行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最后强调要通过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各项措施,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利益和谐,是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运行良好的保证,利益和谐,是保证公平正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钥匙,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因此,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