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之后将要经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但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即放弃了这一思想,转而主张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为什么要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呢?通过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抗日时期和解放前夕有着明显的不同。建国初期,党内相当多的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在内,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解基本上是停留在抗日时期的水平上。由于这一原因,也由于受列宁过渡时期理论的影响,毛泽东轻易地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质的角度分析,毛泽东并没有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只是因为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前后发生了重要变化,而利用资本主义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中,只是一个实现工业化的手段,手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理论的放弃。  相似文献   

3.
再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思想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思想动机张继昌在《对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思想动机的探讨》(见《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一文里,笔者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就设置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悬念,以及毛泽东接受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并...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国际环境对毛泽东放弃这一理论有着重大影响。首先 ,面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格局 ,中国共产党“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 ,使毛泽东重新审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其次 ,苏联方面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和行为 ,使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为可能。再次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更坚定了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从现在起就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这标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正式形成.此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点睛之笔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一直坚持此思想,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便有所动摇.就在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发生嬗变的时候,他的战友们仍遵循着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前行,他们共同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建国前后的丰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毛泽东总结和概括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由此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规律,是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是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实践依据.党的七大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演变是偏离上述基本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开创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不够完善和成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认识的不确定性、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认识的二元论、转变时间和条件认识的模糊性及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致使我国过早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大部分。前者是主要的或基本的,但不是唯一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却是不可或缺的。两者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发展的标志,是中共党史上第一次理论飞跃的重大成果的体现。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1935年-1949年间,毛泽东曾依据事态变化,先后提出过六种不同的建国口号或方略。依次是: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民主联合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毛泽东最后敲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方略,同时也为后来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其主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其主题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1.
(续)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渊源和差异。但是多数人往往习惯於认可某个权威的某种简单的结论,便不再思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词,是我和胡乔木在争执中争出来的。”胡耀邦听了,马上表态说:“写上,写上。”在我和于光远先生关於刘少奇的那次交谈结束时,于先生送给了我一本地的《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回到家中仔细阅读了一逅,发现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中根据翔实资料的排比,叙述了毛泽东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放弃他的创造,到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又…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太理论内容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解决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这两个理论前后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起点,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丰富的独创性内容和鲜明的理论创新性。一是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二是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三是建构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政治体制;四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文化模式。这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50年代惟一可能将中国导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设计。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理论得到大规模的实践。然而,在日益显示其价值之时,毛泽东却中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究其原因是由于毛泽东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前途时陷入了理论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进行了四次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就具有了雏形。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和实践有了初步模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已经形成并付诸实践。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已经成熟 ,突出标志就是《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实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宪政学说 ,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一部分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内容是极为广阔和深刻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与经济理论,其代表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本文拟主要从毛泽东关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面貌迅速改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只存在了3年。笔者认为,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明显不足或偏差,这是他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求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