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近百年来,国内外对廖平的研究均有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国内对廖平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对廖平的研究正日益深入与细化;日本与美国学者对廖平的研究也出现了令人注目的成果。但客观来看,这些研究成果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今后对廖平的研究应该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等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学界主要对文学语言的特性、组织结构、泛化和大众化等问题进行探讨,使文学语言研究摆脱了对文学内容研究长期的隶属关系,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静态化研究导致对文学语言特性的认识原地踏步、对新兴语言样式的研究机械雷同、对西方研究模式的盲目套用等,进而导致文学语言研究缺乏个性和整体性,结合汉语特性研究文学语言将是文学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博客之传播学研究现状:主题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论文出版年份、研究主题、研究议题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五个维度出发,对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博客研究的现状和进程做了简要的分析。发现国内学界对博客现象的研究进程与博客的发展状况基本吻合,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博客的传播特性、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方面,对博客经济、博客用户。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多数论文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大多为博客现象总结性的定性分析。在研究理论方面,自觉运用理论或者建构理论以解释博客现象的论文较少。在理论驱动的研究论文中,对理论的选择多集中在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框架之内。总体而言,国内传播学界对博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与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4.
国内城郊森林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郊森林旅游因距离适中、环境优美而备受青睐。近些年关于城郊森林旅游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研究主要从城郊森林旅游的概念、主体、客体、环境等4个方面展开。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从三个方面着力,即研究方法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学科应由自然学科向社会学科扩展,研究内容需完善对城郊森林旅游者的研究、深化对城郊森林公园的研究、优化对城郊森林旅游市场营销的研究、加强对城郊森林旅游社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研究学前教育问题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四方面展开论述。研究现状重点从积极心理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对弱势儿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今后的研究要合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扩展研究的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包括对心理素质内涵、维度和结构体系的探讨;二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究和对所编制量表的实证研究;三是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或心理训练的方法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并认同心理素质是多维度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种内部心理特性的观点。但在测评和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实证研究中对心理素质概念使用混乱、测评工具不够完善、研究方法单一,尤其在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中对心理素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性质及范围、研究意义、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及功能、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汉语名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内学界对勇敢美德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传统勇敢美德的研究、对古希腊勇敢美德的研究、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勇德研究以及对道德勇气的研究。当前国内学界对勇敢美德的研究虽然有着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广度,但多停留在表面,对勇敢美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对全面提高农林高校本科生文化素质而构建的“大学语文教育整体优化体系”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实验研究、总结研究进行了科学的论述 ,对研究与实践产生的结果与结论进行了陈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理论或派别是以一定人性观为基础和前提的。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和理解的差异与分歧。针对学术界存在五大心理学研究取向:生物学研究取向、行为主义研究取向、认知主义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研究取向及人本主义研究取向对人性的理解,以促进对心理学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神经网络模型(ANN)比符号主义方法更加接近人脑处理语言的实际心理加工机制。神经网络模拟可检验“语言加工双重路线”、“语言初始状态”等假设有效性;语言认知心理机制研究也会对神经网络构建起促进作用。语言认知机制研究应从追求简单的脑区定位发展到脑区间互动以及脑内语言信息加工的时空网络建模。  相似文献   

12.
母语和第二语言认知差异的时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母语语言信息输入到大脑的时间与个体习得语言的关键期相吻合 ,有助于母语信息网络在大脑中的构建。而第二语言信息滞后进入大脑 ,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 ,难以构建语言信息网络 ,因此 ,语言信息网络能否构建是语言信息能否自然输出的关键。正是语言信息输入的时差性导致了不同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不平衡性 ,从而造成了个体在两种语言认知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儿向语是成人对儿童的一种简易化的特殊语言。最早是由西方中产阶级提出并运用的。对这种语言现象,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语言句法的学习形式,另一种则认为是一种交流形式。西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向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群体中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看护儿童的理念,也决定了儿向语在该文化背景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的研究偏重差异见于本体论及认识论视角。二语习得认知派关注语言学习者的同质性语言能力发展,呈现出脱离社会情境、去社会性的倾向;二语习得社会派高度融合社会情境,关注语言使用者的异质性语言能力发展。语言社会化范式发展史显示,第一代语言社会化研究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型同质社区内的母语社会化为重点,第二代语言社会化研究聚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型异质社区内的二语社会化。通过长期的理论拓展与实证充实,语言社会化不仅能囊括认知派与社会派的研究重点,中和二者的研究偏重矛盾,与社会文化理论兼容,还能作为语言习得的社会干预范式发挥解释语言习得的效用优势。语言社会化作为兼收并蓄的语言范式,未来将因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突出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优势而逐渐成为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语块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用维普资讯检索了近年来各类刊物上我国学者发表的有关语块研究的文章。为使研究成果更具有信度,选取了CSSCI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对1989到2012年间关键词分别为语块和词块的48篇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语块研究的关注程度从2004年以后逐年增多,外语类刊物对语块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所有综合类刊物,应用型研究占了近50%,但汉语语块的研究相对不足,揭示了当前语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人体词语的语义能够跨越“人的肢体”语义范畴进入“抽象事物”、“思想感情”、“行为活动”、“空间方位”等语义范畴,源于存在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跨界基础:客观上的人物同类和主观上的求新。人物同类,使人和动物、植物、非生物间的跨界能够得以实现;主观求新,使语义从一个范畴跨界到另一个认知主体所想要表达的范畴时所使用的新鲜隐喻(包括新鲜转喻)的形式能够得到接受,新鲜隐喻约定俗成后成为规约隐喻进入语言体系。这一研究对探究词语语义演变具有一定价值,结合语义学相关理论以及认知规律,于网络流行词语发展迅速的今天,可引导建构高质量网络语言和规范现有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网络交流的工具——网络语言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交流沟通的效率和信息含量,在网络交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种类,了解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进而对网络语言在我国的发展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18.
郑洁  白崭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4):135-138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与传统的社会语言相比,具有道德主体的自主性趋势更强、道德体系的开放性范围更广、道德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等伦理特点。网络语言在传播和运用过程中凸显出语言本身的污染、语言内容的虚假、网络媒介的道德缺失以及被迫接受者的道德失范等伦理问题。加强网络语言伦理建设,需要采取整合不同文化背景的网络语言伦理、实施有效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强化网络语言的伦理过滤与技术监控、完善网络语言伦理的法律监管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语言焦虑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焦虑的研究缘于一般的课堂焦虑研究,逐渐被界定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特有的焦虑。研究者们利用FLCAS、FLRAS、OAS等测量工具研究了语言焦虑的性质特点,发现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作用往往是消极的,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对近30多年来的语言焦虑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往语言焦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中独特的美学存在,对捍卫语文的体性,推动语文科学化、生命化,促进语文教育的审美实现等,均有助益。但是,对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的研究,人们多着眼于文本形式,而非教育形式;着眼于形式论,而非形式美学;着眼于语用学,而非语文教育美学。不过,这些边缘性的研究在形式外延的多维拓展、形式内涵的深度开掘、形式本体的强化、形式价值的梳理方面,依然丰富了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思想武库,值得进一步梳理、提炼,以便深化对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