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康德的感性直观论与胡塞尔的范畴直观论的比较分析,证明胡塞尔企图突破康德的感性直观论的界限而创造出所谓的知性直观,是不成功的。然而胡塞尔的努力也揭示出康德的感性直观的局限性,即康德的知识论只注意知识的可能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多样性的原因的分析。这样,胡塞尔对哲学的发展仍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不同于胡塞尔的新的范畴直观论,把范畴直观定义为“带有个性色彩的感性直观”,并对这一新的范畴直观的形成机制、表现形式、作用和意义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直观"在康德数学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其既是数学学科知识来源的基石,又能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极大便利。然而,数学及一般自然科学需要超越感性直观,迈向知性建构,进而迫近理性的本体世界。介于知性与理性之间的"判断力"是连通科学与美学的重要桥梁,其深刻揭示了以美启真的可能性,也是解释科学美问题的极佳理论资源。"直观"源于感性而又超越感性,其在"判断力"的层面完成了向更高层次的复归。康德哲学以认识论为起点,以审美和目的论为纽带,最终指向道德伦理,营造了一个真善美一体圆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和美学中的直观/直觉理论,在西方关于直观/直觉的话语历史上,居于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康德在直觉问题上,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因为康德的先验哲学主要进行的是人的心智能力之知、情、意的界限、原理和有效性的研究,这就使得前现代的本体论哲学得到了彻底的扭转,即转向了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转向了认识论。正是在这个双重背景下,直观问题在康德哲学和美学中获得了完全不同的阐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话语呈现的框架。但也正是其启蒙哲学和主体论哲学的话语框架,使得康德一方面对前现代的本体论直观进行"祛魅",从而将其严格限定在主体感性直观的范围内,并因此而不承认有"理智直观"和审美直观;但另一方面,他在自然与自由之间架构桥梁的审美判断,却处处要求着一种超越自然与自由、感性与理性之分裂的整体性直观。  相似文献   

4.
康德在其哲学中全面关注了想象,对想象力进行了集中阐释,肯定了想象力在其批判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两个版本中,康德对于想象力的论述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象力从奠基性的基本能力变成了感性直观的方式,成为知性的附庸。不同类型的想象力与感性、知性概念结合,分别形成了形象、感性感念和知性概念的图型。在判断力领域,想象力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在审美判断中发挥自由性,在崇高判断中体现统摄力,在天才的创作中构建审美理念。康德对于想象力的研究使想象摆脱了感性的印象式的缺陷,在想象的研究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转折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康德通过图式论(schem a)试图建立起范畴与现象之间的一种内在"机制"。作为范畴与感性直观之中介的"第三者",图式必须同时与二者处于同质状态。纯粹知性概念能被运用的感性条件乃是时间,这是图式论的核心问题。时间在康德哲学里是一种内在的感性形式,范畴运用于现象是通过时间先验的规定,知性概念的图式以时间为共相的感性形式,这使得范畴统摄现象,现象归摄于范畴。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将旧唯物主义改造为革命理论的哲学成果,也是马克思扬弃旧哲学的最终哲学样态。在唯物主义历史化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辨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中自然科学的直观和最高的直观构成的二重性的直观的逻辑优先性,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与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揭示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的真实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不仅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论停留于抽象的人的概念,更是以高级的哲学直观超越了直观范畴,从而建构起生产逻辑有机介入的实践范畴,使得直观本身在历史化了的唯物主义中获得异质性重生。  相似文献   

7.
<正> 自我意识理论是康德认识理论的核心,他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主要集中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中,要想在这篇晦涩难懂而矛盾问题最多的部分理清这一理论,其困难是相当大的。这里仅就我的理解,作一简要分析。一康德把主体认识能力分为感性与知性,相应把知识分为直观与概念。在感性直观中,虽然直观形式是主体固有的,但就直观与对象的直接联系、主体的接受性而言,它又是来源于对象的。而知性概念,作为抽去一切感性具体性的形式,不是来源于对象,也不是对经验内容的归纳概括,它只能来源于主体的自发性,即知性活动。这样,康德就把直观与概念从来源上严格地区分开了。但是他又认为它们必须相互结合,因为“知性不能直观,感性不能思维,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知性的功能是提供知识得以形成的形式,直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何谓马克思"高级的哲学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高级的哲学直观",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普通的哲学直观"、"费尔巴哈的二重性直观"以及潜在的黑格尔式的概念思辨从而正面提出的哲学直观方法.其实质是立足于实践观及唯物史观对人之本质及其丰富性的直观,是对科学、技术及工商业等现代性及人的本质性要素的感性确认.高级的哲学直观其重心不只是"看",而是要求"做"和"行",要求提升并转化为对象性和社会化的洞察、批判和行动.现代现象学静态和超验的"本质直观"有益于开放和理解"高级的哲学直观",但在马克思哲学视野内这并没有超出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用现代现象学还不能很好地解释马克思所谓"高级的哲学直观".  相似文献   

9.
:"物自体"概念的内涵及其不同表述对应于康德对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具体考察过程。作为限制性概念,物自体的理论功能是限制感性和知性;作为范导性概念,其积极作用在于引导信念。物自体理论显示了康德批判哲学谦抑的理性精神,而黑格尔哲学对物自体的批判与消解则导致了理性的绝对化。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于纯直观和纯粹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较为复杂,并且分散于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中。在这三层论述的每一种中论述的层次又是不相同的,因而较难把握。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康德的先天直观和纯粹范畴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智性直观”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却始终无形地贯通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之中。“智性直观”不应局限于哲学的考察,哲学之外也存在着“智性直观”。文章从人类艺术与心理的视角对“智性直观”概念做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主流哲学都把人类理性的限度作为主要问题来研究,康德和胡塞尔都从认知的主观理性形式和被给予直观的经验性质料两方面限定了人类经验的范围和界限, 同时也站在先验哲学的立场指明了经验自然科学的可能界限,为经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但并未为人类经验知识和科学的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指引。  相似文献   

13.
道德之于人类实践的意义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牟宗三的观点与康德哲学多有共同之处,都认为道德是人之所以成,道德是无条件的自律性、普遍性行为。二者不同在于:康德否认人先天地拥有完全的善的意志,认为道德是意志对理性的无条件服从,这种服从的前提是人有意志自由,但这只能是一个设准;牟先生则认为人不仅先天地拥有完全的善的意志并随时呈现,同时这种意志也是一种智的直觉,对无限的本体的直觉,是人绝对而无限的性体,是万物的生生之源。牟宗三将他与康德之间的差异解释为对人是否可以既有限而无限这一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背后的根源则在于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传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通过对哲学史上的直觉理论进行奢分缕析地梳理,以达到对不同类型的直觉有清晰的认识的目的。虽然直觉具有非逻辑性和偶然性,但在智慧的获得过程中,理智的方法把握的只是具体知识,它不能证悟大道,惟有理性直觉才有如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转折点,他以其先验主义的理论视角厘清了以往形而上学所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作出了评判,在此基础上,又对未来形而上学进新了重新的建构。而在这一过程中,经验,作为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始终都发挥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形而上学形成之缘起、评判之标准以及最后之归宿都与经验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政治哲学以目的论为基础,即“人是目的”,大自然隐蔽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普遍法治下的公民社会,实现人的尊严和自由。康德政治哲学具体表现在“政治自由主义”和“理想的世界主义”两方面,这是其目的论在政治法律层面的落实。康德政治哲学是近代启蒙政治思想的总结和展望,其纯正的自由主义精神和普遍法治下世界公民的理想,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费希特是从研究康德哲学开始步入哲学殿堂、从认同康德哲学逐步转向改造康德哲学的,并将康德带有二元论性质的先验哲学发展成为以自由为最高原则的客观唯心主义知识学体系。费希特的哲学带有独特的行动特色,从以自由为最高原则的知识学出发,构建了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等体系。行动特色不仅体现在他的知识学思想中,更在他的伦理学中有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康德以先验哲学的方式对传统自然法和契约论进行批判性的改造,探寻政治合法性的根据并提出了"法治国家"和"永久和平"的理念。通过对已有关于康德法权思想的理解路径、具体内容以及意义和局限的分析,探究康德所提出的"现代政治设计"模式的价值与问题,即在他自身不可避免的二元形式主义倾向中论证作为理念的国家的正义之所在;建构起来的政治系统应该对每一理性个体的外在自由实行平等的约束和保护、促进其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始端的构建者,其主旨是以概念的界分来构筑人之为人主体结构的形而上学基础。从外观或者延续的历史角度加以观察会发现,学界对于康德哲学本身的理解是在对其哲学不同板块的特有规定以及在板块之间的相互界限的转换问题上进行推进和梳理的。而本文试图从新的理解视域出发,进而将对康德哲学外显结构的研究沉淀为实现其哲学最终目的的意识一体性把握,以此阐释在康德哲学的内在建构存留着一个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学设定,在这一设定中,以对作为主体的人理性意识建构为起点,以实现其自由为最终目的,其完成过程因理性意识自由的实现而首尾衔接,而内在隐含着对于"人"本性或者本质理论的环形构筑。此理解与传统分解式或板块式地理解康德哲学对于"人性"的建构不同,作者试图从康德哲学内部的结构分析入手,对其面对的理论困难及其意义进行新的梳理,以期达到对康德哲学某种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