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靖 《南都学坛》2014,(3):122-123
<正>神话动物是汉画像石中常见和表现最多的对象之一,主要有龙、朱雀(凤凰)、玄武、麒麟、獬豸、穷奇、阳乌、开明兽、飞廉、九尾狐等,由于他们的表现内容不同,组合形式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了社会属性,基本功能有三点:一是教化,二是辟邪,三是祈福。一、龙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神话动物形象中最多的就是龙,按功能划分可见有呈祥示瑞的、辟邪的、兴雨的、升仙飞腾的……塑造了龙的卓绝不凡的诸多神异特性。从南阳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又称龙文化,学术界历时最久的"龙"讨论至今仍无定论。其实,对中国龙蛇文化,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要考虑到蛇进化的因素。上古的龙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动物:大蛇。上古传说及典籍中"豢龙、御龙、食龙"等是古人驯养大蛇为食物和工具的社会生活实录,与西周后以象征符号出现的龙意象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龙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定性,是从渔猎文化到农耕文化到文明时代的理性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又是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交融与概括.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物.而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的历史规律和一般法则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迎合西方某些人的兴味去有意改变长期形成的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方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国家都有一些词汇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的项,即文化不可译性。这些文化负载词作为各个国家民族特性的代表,其翻译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对于彰显民族特性、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象征,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情感。然其英译dragon却无法突出这一特性,且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意义会给中国的民族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妥当地翻译"龙",以正"龙"名,对于中国形象的维护和文化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
马家窑文化对中国史前考古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对马家窑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甘肃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马家窑彩陶上新近发现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马家窑彩陶画为我们提供了龙起源于蛙的有力证据以及马家窑彩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等四个方面就其最为突出的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元符号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过程中具有文化原型的功能,生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但同时元符号的表意机制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面临着现代性语境转换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文化根基,我们一方面要夯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域”的意义内核,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要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和机制,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立场上,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原型内涵,并且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国家文化符号,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提供持久的意义资源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龙"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中含有"龙"字的成语(本文简称"龙字成语")数量众多,含义丰富,这些成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出了中国的龙文化。本文试图从分析这些龙字成语入手,全面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国龙文化。  相似文献   

8.
凤文化探源     
我们在广漠的时空中漫游七八千年,路遍华夏大地,乃知凤凰因原始先民崇鸟而生,由各民族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的碰撞融合而来,经道德升华而至.凤凰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它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上早就是名副其实的"国鸟".中华民族对凤凰的热爱,除龙之外,无它物能及.它和龙一样,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凤、爱凤的民族,凤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涵.凤的形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时期的形象演变,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典型.凤文化的源头是原始先民对于神秘自然的崇拜,更重要的是凤文化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即对于我们的民族品格、思维模武及传统哲学思想带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湘西凤凰神奇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养育了中国现代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其作品独树一帜的“边城”民俗风情,不仅是一道奇诡灿烂的地域风情画卷,更是一种神秘悠久的民族文化象征性隐喻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一方面深刻地影响与支配着沈从文先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同样也可以借助于沈从文先生的文本符号载体,揭示出湘西凤凰苗族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模式。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这个崭新而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沈从文先生故乡题材作品的语言符号解读,分别从自然信仰、祖先信仰、神灵信仰三个方面,揭示出沈从文故乡题材作品所呈现的民族宗教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中国风”愈演愈烈的今天,设计师都在挖掘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即传统符号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基于对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喜爱,设计师们阐述了许多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文化内涵,彰显出强烈的地域民俗风貌和审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常常被隐匿省略;而英语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往往不可或缺。因此,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往往需要补译人称指示词,从而使译文指称明确,再现原诗的主旨和意境。补译人称指示词时,译者既应考虑原诗的创作背景、情景语境和文化内涵,也应考虑译诗的情趣与意境,从而正确地补译人称,达到再现、重构原诗的主旨与意境的目的;有时,译者也可以用恰当的人称指示词来隐替原诗中反复出现、或者不太重要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或者含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从而使译诗文字简洁、意义集中。  相似文献   

12.
张华先生英译的《中国的神仙》一书功力深厚,观点独到,但白璧微瑕。书中有关中国古代官职的名称,大部分在英文中缺少对等词。中国特有的道教哲学体系,在英文中是一个文化空缺,而有关“玉”的文化暗含,在中西文化间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音译、音译加注释、意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字结构是汉语的精华,也是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言简意赅,节奏明快。本文探讨英汉翻译中四字结构的运用,如何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把单词、词组、短语或习语适当地译成四字结构,使译文更为传神达意,风采倍增,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对古诗英译中的再现与在再创作问题做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文章借鉴前人的翻译理论,尤其是弗米尔的目的论,选取庞德的唐诗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受众群体决定了翻译的目的.汉诗英译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对汉文化感兴趣的英语母语人士,传达汉文化特色这个任务不是单靠归化的译法就可以做到的.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完全再现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庞德的译法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为我们传达文化特点提供了很多启示.在保证译本可读性的同时,对原作形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再现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任何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用法和文化特征时,其对应关系可分为三类完全或基本对应类;部分或半对应类;非对应类.第一类习语可英汉互译,第二、三类习语不能直译,必须弄清它们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灵活“意译”,先达意,后传神.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英文化差异及词义差别,有些比喻在翻译到目的语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持原作的意境,在翻译比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直译、代换、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节译等译法,加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专业术语的英译目前存在不少的错译情况,其原因乃在于译者对法律专业术语的特殊性以及中英两种法律文化的差异缺乏深刻的认识。法律术语的翻译不仅要进行语言的转换,而且要涉及法律思维、法律理念的变化、协调和衔接。法律术语的翻译除了要求语词之间在语义上要基本对应外,还要力求做到译出的法律术语要与原文本的法律术语在法律功能上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18.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不仅对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进行直接英译或对其内容诠释已成 为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中国典籍青睐的一种时尚。因局限于译者视角或理解的断章取义,致使其对同一名词翻译也不尽相同。 本着英文翻译理念——“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并参据词汇对等,选取了《论语》中两个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君子”和“小人”进 行分析,梳理了两者的英译现状,同时指出了某些翻译的不足并尝试给出更合适的英译。  相似文献   

19.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不仅对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其进行直接英译或对其内容诠释已成 为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中国典籍青睐的一种时尚。因局限于译者视角或理解的断章取义,致使其对同一名词翻译也不尽相同。 本着英文翻译理念——“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并参据词汇对等,选取了《论语》中两个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君子”和“小人”进 行分析,梳理了两者的英译现状,同时指出了某些翻译的不足并尝试给出更合适的英译。  相似文献   

20.
浅谈英语广告修辞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列举近一、两年英文杂志上的广告实例,归纳了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的六大类修辞手法并对其翻译作了一番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翻译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当英汉两种修辞格在表达习惯和文化概念上相近时尽量采取直译;反之,应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弥补翻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