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解体导致美国国家利益重心发生变化,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面临调整的需要.冷战后,因一体化而日益强大的欧盟与美国在众多领域发生利益冲突,美欧矛盾的激化促使美国加快其对欧战略调整的步伐.伊拉克危机的爆发最终导致美国对欧洲一体化分化、防范加限制的"新欧洲"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统一给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德国统一彻底动摇了雅尔塔体系,开创了欧洲战略格局的新时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共同体的当然成员。同时,壮大的德国为消弭邻国的不安,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欧洲一体化。德国的统一使德国向政治大国迈进,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今天,分析统一后的德国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欧洲防务一体化是欧盟的诞生初衷与长期追求目标。然而,无论是二战后的欧洲防务共同体还是当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都无法达到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预期,英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特殊历史渊源,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始终持保留态度。冷战后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政策经历了从"双重遏制"到"恶意忽视"的一系列调整,对其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在英国与欧盟即将分道扬镳,欧洲防务一体化能否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认为,英国退欧意味着欧盟外部影响力的缩减和内部共识基础的弱化,这对于欧洲防务一体化来说并非利好消息而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4.
李明明  徐燕 《国际论坛》2011,(4):27-33,80
疑欧主义是当前欧盟政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话语。它作为一种"反对的政治"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欧洲一体化谈判和国内政治化进程是它影响欧盟政治的两个主要途径。冷战后疑欧主义在欧盟各国大众和政党中的发展导致一些政治裂痕的出现,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分歧与矛盾。  相似文献   

5.
法德轴心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德两国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在冷战特殊的环境下,法德两国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实现和解,从而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了密切而成熟的法德关系。然而,德国的统一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这一状况,法德轴心出现松弛,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冷战期间法德关系日益密切,乃是冷战后法德轴心松弛的原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是法德关系松弛的最核心因素,法德关系调整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6.
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欧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发。在总体上支持这一进程。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以欧盟为主体的欧洲一体化随之深入发展,这使美国不得不及时调整对欧政策,以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权地位。  相似文献   

7.
1987年7月生效的"欧洲一体化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决定在1992年底取消欧共体成员国间现存的各种障碍,从199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以保证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入90年代,欧共体一方面深入自身的建设,促使各个领域向一体化变革,以加快形成统一的欧洲内部大市场;另一方面努力扩大范围,联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尽快完成建立欧洲经济区域(European Economic Space)的工作,并以强劲的势头,吸引和引导包括东欧在内的欧洲国家进入欧洲一体化的行列.当今欧洲的三大历史事件——统一大市场、两德统一、欧洲重组,将使欧洲经济、金融出现重大的变化,对世界经济、金融及其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欧盟已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上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相对独立的制度框架及成员国政府间合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这反映出后冷战时代欧洲安全结构重新调整的现实需要及欧洲经济与政治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迫切要求。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制度协调是介于“欧洲化”的向心力和“国家控制”的离心力之间的一个相互妥协的演进过程。因此,通过制度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本质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府间合作性质,也不是超国家的一体化过程,实质上是政府间合作主义与超国家一体化主义两种相互冲突的驱动力之间的持续妥协统一产物,体现为一体化趋势中的一种政府间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地区主义的兴起是“二战”后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在“冷战”的两极格局背景下,欧洲国家探索在本地区实现经济与政治一体化,以消除内部战争和实现欧洲复兴,欧洲一体化的实践成为地区主义的典范.在欧洲以外,其他地区也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地区主义实践.发端于东南亚区域合作的东亚地区主义,在“冷战”结束后快速发展,表现为一种与欧洲模式不同的地区主义.欧洲地区主义与东亚地区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表明,超越国界限制的利益诉求是地区主义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当前地区主义所面临的困境则与民族主义等深层次原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后冷战时期欧盟的东扩,欧盟少数民族问题治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欧洲的非政府组织在少数民族问题治理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相关案例分析,认为欧洲非政府组织完善了对欧洲"少数民族"概念的全面理解,在支持与保护少数民族权利、倡导或监督有关政策的落实以及促进多元社会的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务实的作用.因此,欧洲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欧盟少数民族问题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顺利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论述审美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指出审美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是通过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加以阐述。而审美教育对学生非智力发展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内化"、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来阐明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内在因素的作用 ,也有外在因素的作用。作为外在因素的社会政治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政治需求对历史上前科学的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革命的形成以及科学中心的转移所起的作用 ,并探讨了其现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确立马克思理论"微观基础"时,通过重释马克思的原典,承认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客观要素"的价值,并有限地体现出其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客体动力观"的"回归";通过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主客体要素统一性的阐发,表达了其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是主体与客体双重要素推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制度、文化、人口、教育与人才、社会保障、自然环境等是障碍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消除障碍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社会因素的途径与措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内生的、协调的、综合创新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六大方面的创新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制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文化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是首要障碍。这些文化心理因素包括 :道德中心主义、封建专制主义、民本主义、官僚主义、政治冷淡主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使其朝着阶级社会人类所期望的方向演化,使技术成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作为影响技术发展的一种因素,其政治组织、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政治要素都对技术轨迹的演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使其更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而政治因素间的博弈关系则在理论层面更深入地揭示了多种政治要素间是如何通过竞争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成为建构技术的重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影响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因素、人口因素、制度政策等因素构建耕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四川省1978-2015年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人口和农业科技是推动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政府对耕地的利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农民集约利用耕地;整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性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制度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兴起等因素的出现,成为促使企业制度变迁的内在诱因。随着企业独立自主地位的完善,这些诱因也必然演化为新的制度需求。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致性变迁,政府的制度供给都十分重要。当前政府制度供给的思路,应一方面赋予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规范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保障合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因素有较为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中华可持续发展系统内的主要影响因素、关键因素的作用特点和作用规律,指出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是中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教兴国是中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不同产业实现有效融合发展.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明显,但不同行业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别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