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集群式转型升级是我国中小企业积极应对新常态经济的重要措施,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虚拟产业集群从地理邻近向组织邻近、关系邻近扩展,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而B2B的模式创新则成为构建虚拟产业集群平台的有效方式。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在探讨B2B模式由基于信息到基于交易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系的B2B创新模式,并给出了基于B2B平台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大势所趋,文章在分析研究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分析模型,对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目前适合福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为政府政策导向协作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的一般规律做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几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对横店作为中国的一个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样本进行了全面考察,特别深入探析了横店发展影视旅游实践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与演化规律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探索。研究发现,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生成并迅速发展的机制在于其共享性资源在获得异质性禀赋的基础上结合根植性特点,进行扩张式的积聚,并在更高层面形成更有战略价值的异质性资源,使之向高水平跃迁;其发展源泉来自不断学习和创新;其发展模式已显现端倪,那就是以服务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影视拍摄为基石,而展开的"上游的影视制作产业"+"下游的影视旅游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横店的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经验及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对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产业集群有非正式集群、有组织的集群、创新型集群三个层次或形态,针对不同演化形态我们分别建立了Logistic模型,并对稳定平衡态下企业共生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了它们共生的条件和原因。另外产业集群演化除了能够产生稳定平衡的、周期的动态行为外,还可能产生混沌的现象,单一的线性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其演化规律;同时产业集群演化所具备的初值依赖性也促使演化混沌的可能产生;在集群演化混沌状态下,集群的演化发展方向、模式由集群内部企业间共生性和合作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就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加强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应本着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应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特点、类型,按照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分类方式,对不同类型集群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借鉴国外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揭示出我国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必要性,阐述了我国的核心企业、普通中小型企业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理论在初步形态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从创新环境角度研究产业集群,从知识扩散的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现象,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进展对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提供了理论工具,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为区域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法.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进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以产业集群为途径,提高我国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研究中国产业集群的一般规律,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成长;培育新的区域合作机制,创造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生产网络的形成,片断化生产模式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产业集群在构建其区域经济系统时必须嵌入到全球的价值链(GVC)中,构建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模式。本文主要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双钻石模型,并且分析在GVC下国内钻石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双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出发提出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大竞争优势。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的优势及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是军民融合实现的关键路径,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目前,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发展条件参差不齐,因此,摸清各地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和条件以及评价出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竞争力水平尤为重要。文章以四川为例,在分析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GEMS模型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了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但在企业、市场和环境等几个因素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方面也还有待提高的结论。最后,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舶工业已经进入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阶段,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是制定长三角船舶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指出上海船舶产业集群属于政府推动型、江苏属于政府市场共同推动型、浙江属于市场自发成型。同时依据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长三角造船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错位竞争战略和长三角船舶配套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畅通、高效的融资渠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对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与只对单个企业的投资是有区别的。在产业集群的萌芽阶段,风险投资宜占35%~40%;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风险投资宜占60%~65%;产业集群成熟阶段,风险投资宜退出;产业集群更新阶段,风险投资重新进入或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构建途径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整理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有待完善的方面: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尚未统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主要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缺乏从自身规律研究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途径定量研究少,可操作性弱.本文展望了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方向,以期为集群生态化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首先依据前人理论,详细阐述了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异同,明确了它们之间关系,澄清了人们的混乱认识。接下来分析了影响工业园区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因素,提出了特色工业园区和国家主导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该以产业集群为方向发展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建国以来国家科技、教育力量重点在武汉布局、武汉光电子产业的良好基础、东湖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历史必然性 ,对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几种基本模式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应采取的模式。文章提出 ,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 ,必须构筑创新体系 ,建立光电子领域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促进光电子企业集群的形成及建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渠道,不断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优化产业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壮大产业集群。通过对比分析漳州四大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品牌建设、物流体系、售后服务、人才培养以及营销模式等方面对漳州市四大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增强电子商务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度假旅游是西方流行近百年的传统旅游方式,最早的度假酒店起源于欧洲。目前,中国的度假酒店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总体水平不高,但一些沿海城市的度假酒店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度假酒店产业集群的结构和发展模式。首先从度假酒店的概念分析入手,归纳度假酒店的类型;然后研究酒店业产业集群结构,进而指出度假酒店产业集群的一般性结构。最后,分析了集群效应在度假酒店业中的作用,并归纳国际度假酒店业发展模式,得出度假酒店适于产业集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加速,现代企业竞争已经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产业链之间的集体竞争。与此同时,现代区域间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体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之间或特色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优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产业集群为研究区域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集群创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塑造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因为地理上的接近使集群内部的企业能够更方便地交流,难以编码化和以经验技能形式存在的隐含知识能被更方便地学习。因此,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